三年前阿里誕生了盒馬,當時也是比較讓人耳目一新的。那過去那么久了,我們就來看看盒馬的收獲怎么樣了?
低調運營三年之后,阿里新零售探路者盒馬終于在全球投資者面前揭開神秘面紗。9月17日盒馬鮮生首次亮相阿里巴巴投資者大會,交出成績單。
數據顯示,盒馬1.5年以上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線上銷售占比超過60%。這也意味著盒馬模式已經取得階段性的積極成果,通過市場檢驗,未來盒馬會在繼續高速開店的同時,對其他商超進行賦能。
盒馬的首份成績單顯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馬已在全國擁有64家門店,分布在14個城市里,服務超過1000萬消費者。業界極為關注的經營數據和盈利能力也首度被披露。數據顯示,運營1.5年以上的盒馬鮮生門店,單店坪效超過5萬元,單店日均銷售額達到80萬元,遠遠超過傳統超市。實現這一成果的,是盒馬超過60%的線上銷售占比。
早在成立之初,盒馬就確立了“通過數據驅動,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技術完全融合”的頂層設計,讓門店成為倉庫,配送范圍內實現了30分鐘免費送達的智能物流體驗。憑借這一服務體驗,盒馬線上會員持續增加,被囊括到盒馬物流配送范圍內的區域,被用戶稱為“盒區房”。數據顯示,從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越來越多“盒區房”用戶用腳投票,筆單價穩定上升,會員月度消費額也不斷增長。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數據的披露,不僅被業界看作盒馬模式成功的標志,也是新零售行業的里程碑。
阿里從來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只用了3年就把盒馬做到如此成績,主要也離不開公司的運營和管理。以這個速度下去,盒馬一定能遍布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