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測體溫、查健康碼,“防疫三件套”已經與大家共處了快一年,而近期陸續散發的病例仍時不時打斷還在逐步復原的城市生活。
但整體來說,疫后一年,中國的城市生活已經基本回到了正軌上。 在本期《城市生活復原追蹤》中,新一醬聯合餓了么,對過去一年中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座城市里的外賣活力變化展開分析。考慮到一整年的時間太長,新一醬選取了以下五個星期,作為代表性時間段,來分析全年外賣市場的變化:
① 2019年12月2日至2019年12月8日最后一段正常的生活
② 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2月16日疫情后第一個工作周,當然真正物理上返回工作崗位的人還很少
③2020年3月9日至2020年3月15日不少公司開始正式恢復集中辦公
④ 2020年5月11日至2020年5月17日城市商業初步復蘇,高校學生陸續返校
⑤ 2020年11月30日至2020年12月6日近期一個普通的工作周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疫情剛剛爆發時,城市里發生了哪些改變。
大約就是去年的這個時間,日常的城市生活和春節假期戛然而止,大家不敢外出,也無法聚餐,甚至沒有辦法確保家里新鮮食材的供給,外賣就成了很多人溝通居家生活與城市商業的唯一方式——當然由于大量餐廳暫停營業,外賣小哥也沒有完全回歸,城市里整體的外賣訂單量還是明顯下降的。 新一醬請餓了么根據收貨地址的關鍵詞對外賣訂單做了一些分類,在我們觀測的四座城市中,去年2月10日起的這一周,居住區都是外賣訂單量下降最少的一類地區。與此相比,幾乎沒有學生的高校區則受影響最大。 午餐和晚餐一直是外賣訂單量最高的時間段。在平日,一天的外賣高峰期通常從10點持續到14點,16點又重啟,直到21點之后才陸續褪去。
新一醬對比了四個城市在五個代表星期里的分時外賣活力,大家的情況基本類似,這里我們拿杭州舉例——在2020年的2月10日至2月16日,午餐外賣訂單量的高峰期基本只集中在11點到13點前后,晚餐則更短,16點到17點訂單量略有增加,18點之后就明顯減少了。
與日常生活的另外一個重大區別是,在2月的這一周里,通過外賣方式在超市、便利店以及水果店買生活日用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這種類型的外賣訂單量排名甚至在這一階段沖到了各城市的前五位。 也是因為商超采購類的訂單增加,疫情爆發期的這一周里,外賣的訂單的客單價明顯升高。
新一醬請餓了么對四個城市的一片典型區域做了詳細的訂單數據分析,你會看到北京中關村和杭州城西文教區內,2月這一周的外賣客單價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平時的兩倍。 新一醬之所以選擇了北京中關村、上海五角場、深圳南山科技園和杭州城西文教區這四片區域做重點研究,是因為它們都能在大約1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囊括了辦公、居住、高校和醫院這四種類型的城市空間。過去一年,生活在不同城市空間里的人們,在外賣這件事情上也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你可以在接下來的四套地圖上看到各類區域的外賣訂單量復蘇差異。
在北京中關村,只有居民區的外賣訂單量在去年年底時恢復到了以往的水平。由于6月北京遭遇了源起新發地的二次疫情,整個城市的活力恢復都相對偏慢。
與北京的緩慢相比,在上海五角場的辦公區和居住區,去年年底的外賣訂單量都已經超過了上一年同期。反倒是高校和醫院所在的區域,由于對人員流動的管控仍然嚴格,外賣活力尚未徹底恢復。
除了深圳大學等高校區域,深圳南山科技園的外賣活力在去年5月就已經大致恢復到了日常水平。這與杭州城西文教區的情況基本類似。 這兩地都是南方城市中互聯網公司和創業公司聚集度最高的片區之一,它們更傾向于盡快恢復到日常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中去。
再來看一次杭州五個星期分時外賣活力的對比。 這次我們重點看2020年11月30日起的一周和2019年年底的比較——這兩條曲線已基本完全重合,甚至在夜晚和深夜段,近期的外賣活力還比一年前更高了一些。
我們對外賣的熱情確實回來了。 不過從品類數據上看,大家點外賣的偏好也出現了一些改變。 在疫情開始前,奶茶果汁就是上海外賣訂單量最高的一類,現在它依然排名第一,并且實際訂單指數還有大幅增加。在杭州,人們對奶茶果汁的偏好提升了更多,它的訂單量排名從疫情前的第三位上升到了第一位。
米粉米線、炸雞炸串,以及面類、蓋澆飯等一人食為主的食物也是在四個城市中訂單量普遍出現大幅增長的品類,它們確實是在減少聚集的原則下更簡單的外賣食物選擇。 除此之外,新一醬還發現了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粥這個品類在北上深都出現了訂單量指數的明顯下滑,在所有熱門的外賣品類里,這種走勢幾乎是獨一份的。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