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對七家主要的航運公司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貨運量在2021年第一季度出現顯著下降,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暫停了前兩個季度的增長。
與2020年第一季度相比,為調查提供數據的七家航運公司第一季度的貨運量平均下降了6%。被調查的七家航運公司分別是:中遠海運、馬士基、達飛、赫伯羅特、陽明海運、HMM和以星航運。
除以星航運外,其他幾家航運公司的貨運量已降至與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疫情暴發前的最后一個季度)大致相同的水平,其中HMM和中遠海運的貨運量降幅約為10%。
Alphaliner在調查中寫道:“這一趨勢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因為航運業的運費已經飆升到很高的程度,甚至引起了反壟斷機構的注意。”
Alphaliner指出,對于創紀錄的高運費和下降的貨運量之間的矛盾,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疫情持續給全球供應鏈帶來挑戰。
港口擁堵、班輪延誤、集裝箱短缺、蘇伊士運河堵塞、鹽田港出現疫情等都嚴重影響了全球供應鏈的效率,以至于與疫情前相比,承運人不得不使用更多的運力來運輸同樣數量的貨物。
然而,盡管增加噸位會帶來巨大的額外成本,航運公司的凈收益仍受到供需緊張導致的運費飆升的推動。Alphaliner補充道,當航運公司下個月公布業績時,預計第二季度的盈利將打破紀錄。
事實上,航運公司正搭乘著一波巨大的盈利浪潮。例如,自去年11月以來,亞歐航線的即期價格飆升了500%以上。除此之外,還有船公司不斷增收的五花八門的附加費,PSS、HLC、VAD、CFD、PCS、CIC....像是沒有盡頭。
如搜航網昨日報道,8月起,船公司又將征收新一輪的附加費。(新一輪附加費來襲!赫伯羅特、馬士基等多家船公司又宣布漲價!)
? 虧艙費
高麗海運表示,由于虛假訂艙嚴重,將對訂艙確認后未正常出運的訂艙,收取虧艙費:300RMB/UNIT
? 旺季附加費PSS
8月1日起,赫伯羅特征收至澳大利亞的旺季附加費,每40尺柜1000美元
? 增值附加費VAD
8月15日起,赫伯羅特征收美線5000美元/箱的增值附加費
? 港口擁堵費
7月26日起,馬士基將征收突尼斯港口擁堵費(CFD),20' 200美元
8月5日起,美森輪船對美西港口再次增加港口擁堵費(PCS)2000美元每柜,達3600美元/箱
? 塞港費CGS
9月1日起,地中海航運將征收美加線塞港費:USD 800/20DV、USD 1000/40DV、USD 1125/40HC、USD 1266/45’。
? 不平衡附加費CIC
8月27日起,中外運集運調整征收日本航線不平衡附加費20'/20000JPY
? 交貨費DDC
8月1日起,以星航運對目的港為洛杉磯港和塔科馬港的貨物征收1000美元/柜的DDC
英國國際貨運協會(BIFA)總干事Robert Keen表示:“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看到了燃油附加費、集裝箱失衡導致的附加費、旺季附加費和幣值波動產生的附加費等。就在本周,一家全球港務局宣布,對進口貨物每箱收取5英鎊的能源過渡費。附加費和手續費的數量一直在增加,而往往又沒有真正的解釋或理由。”
▎央視爆料:爆艙搶箱,企業暫停接單!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日趨常態化,對外貿易迎來復蘇。上半年,山東青島外貿進出口總值3975.2億元,同比增長39.6%。在對外貿易迎來增長的同時,遠洋航線的集裝箱出現“一箱難求”,運價大幅上漲,這給生產、物流企業帶來不小影響。
? 山東青島:海運“一箱難求” 企業面臨物流難
平度市是國內假睫毛生產基地,假睫毛產量占全球70%,有生產企業5000余家。冷素美是青島當地一家假睫毛生產企業的負責人,最近她一直在為出口訂單的物流發愁。盡管來自歐洲和美國的訂單不斷,但面對緊張的海運艙位和高昂運價,企業不得不暫停接單。

山東青島某假睫毛生產企業負責人 冷素美:確認訂單的時候,已經給客戶報過一個海運的價格,做好貨之后,價格上漲了,而且漲了不少,陷入一個很被動的狀態。
價格上漲,讓外貿企業有些吃不消,而忙碌的還有貨運代理公司。董呈文是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今年4月以來,國際航線的集裝箱運力緊缺,運價較2019年同期上漲了約五倍。

某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商務部經理 董呈文:疫情之前,青島至美國線路,基本上超高集裝箱的運價在3000美元左右,現在疫情之后,基本市場價在16000美元左右。尤其是歐洲和美國航線,貨物如果要訂艙,基本上需要提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 山東青島:鐵路集運成新選擇 海運緊張供需或將持續
一邊是企業旺盛的訂單和產能,一邊是緊缺又昂貴的艙位,跨國物流成為外貿企業經營發展的一股阻力。面對這種情況,周轉效率高、運價穩定的鐵路集裝箱運輸受到外貿企業的歡迎。
在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貨運車輛進出繁忙。自去年下半年全球海運運力吃緊以來,鐵路集裝箱運輸成為不少貨主的首選。

山東青島某物流公司國內運輸部市場經理 陸書盛:在保持原有運量的基礎上,客戶主要增加了出口貨物的發運,有山東省周邊的工業型產品、生活類產品,發往歐洲國家,包括意大利、德國比較多。

在疫情之前,鐵路集裝箱運輸相比海運,價格優勢并不明顯。可隨著海運價格高企、艙位“一箱難求”,十余天到中亞、二十多天到歐洲的中歐班列成了貨主眼中的“香餑餑”。
為緩解集裝箱運力緊張,交通運輸部近日表示,將會同商務部等部門,加大運力供給,提高集裝箱的周轉效率。不過,新增運力投入使用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海運運力緊張、運價高企的現象短時間內較難改變,生產企業應降低對外貿訂單的預期,同時更多發掘國內消費市場潛力。
中國遠洋海運大學企業管理學院副院長 王鵬:運價大于產品的價值本身,這就有巨大的棄貨風險,根據物流的效率,來適當調整自己的生產。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