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快遞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極兔速遞,閃電戰能否持續?

  2020年3月,當極兔頂著疫情進入中國時,多位物流行業從業者都不看好這個“武林新秀”。

  當時市面上的一個共識是:中國快遞行業已然進入了寡頭時代,而極兔如果想要活下去,需在兩年內達到日單量2000萬。“日銷單量1500萬是盈虧平衡點,2000萬才能保證你不會被擠出去。而兩年則是國內快遞業的反應時間,看上去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而極兔僅用10個月時間便完成了日單2000萬件,在中國快遞業“撕下了一個口子”。

  不僅如此,自今年4月拿到18億美元后,極兔8月31日又完成了2.5億美元融資,這意味著極兔快遞最新的估值或達78億美元——超過圓通、申通、韻達,僅次于順豐、京東物流和中通。

  9月末,彭博社發表分析文章稱,百世快遞正在尋求業務出售。而對于誰是百世快遞的“接盤俠”,除字節跳動以外,另一個可能就是極兔。

  更早些時候,極兔關聯公司匯森全球也已先行一步收購了壹米滴答的全部股權,后者旗下擁有以大件包裹為主的優速快遞。

  電商平臺的年度狂歡節將近,快遞企業們都陸續召開旺季保障動員大會,備戰“雙11”。作為快遞行業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盈利節點,也在考驗著各家的運力、服務、時效、供應鏈等。

  這是老玩家反擊新玩家的最好時刻,也是極兔身為快遞“攪局者”的嚴峻大考。

                                     

  01

  帶資進組“富二代”

  對于快遞玩家而言,做大需要三大因素:錢、單量、人,缺一不可。而極兔從來沒有擔心過這方面的問題。 極兔創始人李杰在步步高體系中工作多年,自從大學畢業后就進入了該公司,從安徽音頻事業部總經理一路升遷到OPPO蘇皖地區的總操盤手。 2013年,李杰拿到OPPO在印尼的代理權,僅用四年就把OPPO印尼市場份額從零提高到10%。到2020年,OPPO的市場份額超過了之前的三星,躍居第一。

  兩年后,李杰從OPPO離職,正式創辦了快遞公司J&T Express(“極兔速遞”),后來成為東南亞地區綜合評分排名第二的快遞品牌。 珠玉在前。當李杰2019年決定進軍國內市場時,幾乎一呼百應,很多原步步高體系的經銷商們紛紛找到李杰,要求加盟。 據業內人士描述,“步步高系是一個比較封閉的體系,內部鼓勵員工出去做生意,大家彼此的信任感很強。”有加盟商甚至直言“不讓我加盟,你就是看不起我”。

  從2019年回國到2020年3月正式在國內起網再到當年9月底網絡覆蓋全國,極兔僅用6個月就快速布好了一張全國網絡。在日單量不明、市場不明、環境不明等情勢下,早早布局了一張全國網絡。這對一個新玩家而言,不失為一個大膽的決定。 極兔當然也有底氣。早在回國前,極兔就融了近80億人民幣,據媒體報道,這些大都是“OPPO,vivo,小天才工廠的領導們和全國體系代理商們”投入的“真金白銀”。因此,極兔能得以從一開始就高舉高打,重資產全國起網。 另一方面,快遞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電商驅動行業,強烈依賴電商件。極兔快遞能夠迅速在全國跑起來,離不開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幫助,后者與李杰都同是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的“門徒”。

  為幫助極兔獲得訂單,拼多多主動用補貼鼓勵商家選擇極兔服務。雖然后來兩者澄清并無股權關系,但極兔有90%的快遞單量都來自拼多多。 這一步步高體系造就的強紐帶,也體現在人際方面。 大部分OPPO體系內的代理商們,不僅出錢加盟,還自己出資建倉庫、買設備、雇傭快遞員,并為極兔貢獻了眾多管理人才。 這種模式既不像郵政和順豐、京東的直營模式——需要全部斥巨資建設快遞網絡,購買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又不像“三通一達”的加盟模式——公司與加盟商關系較為松散。其更像是一種“類直營”模式——跑通之后就能迅速復制“閃電式擴張”。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極兔在在短短10個月走過了“三通一達”幾十年才走過的路——這些都是“通達系”建立之初所不具備的。

  02

  通過價格戰坐上牌桌

  極兔的誕生并沒有帶來新商業模式的出現。 原因得從2015年說起。當時,經歷四年電商政策推動后,印尼電商開始蓬勃發展。但在印尼這個由5大島和17000多個小島組成的國家里,去中心化的地理環境給物流能力提出了挑戰。 電商風口之下,印尼的極兔快遞采用了直營模式——總部為每個行政區都設置了一個配送點。如像雅加達這樣的大城市,極兔甚至在8個行政區設了34個配送點,以縮小每個快遞員的負責半徑,降低交付時間,提高投遞效率。

  與此同時,極兔還在當地開創了物流業全年無休的先河——7*24小時快遞運輸,客服隨時在線回答問題等。 這些在中國快遞行業習以為常的服務,成了對印尼市場的“降維打擊”。在同行節假日不派送、快遞單號官網不更新、客服電話沒人接、下班不派送等“同行襯托”下,極兔東南亞“順豐”的口碑做大做強。 但中國的情況遠比想象中要復雜。 從2019年開始,中國的快遞業務量就已經占據全球一半以上,連續5年保持世界第一,包裹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總和。行業20%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與前6快遞企業(通達系與順豐)包裹量占比超8成的紅海競爭,一次又一次演繹了中國快遞業的“冰與火之歌”。 回國趕考的極兔并沒有照搬印尼模式,而是選擇了一條簡單粗暴的市場競爭方式來奪取市場份額,那就是價格戰。 2020年3月上旬,極兔在全球快件量第一的義烏主動挑起“戰爭”。

  在當時,一次發3000-5000票、均重100克以下的商家,圓通1.2元可發全國;發到新疆、西藏只要1.5元。發申通1.35元,百世則是1.3元。而極兔則把價格降到了一元以下。 總部通過對義烏眾多拼多多商家給予運費補貼,超萬件大單小件都可做到1元發貨。而在義烏之外的散件,極兔則比照通達系8-10元的省外快遞要低上2元左右。 主動挑起價格戰后,虎口奪食也不容易,極兔很快就被通達系們圍剿。 由于極兔是剛剛入局,脫胎于OV體系內的加盟商很難快速找到合適的快遞網點。

  為了迅速跑通,極兔找到了因單個快遞公司單量“喂不飽”的網點。而后者為了生存,大多會同時加盟四通一達五家公司。極兔的這一做法也被業內稱為“蹭網”。 今年7月,一封由圓通總部下發的通告顯示:圓通禁止全國網點以任何形式代理極兔業務,終端不得為極兔提供代收代派服務。隨后,申通、圓通、韻達等通達系均發布了類似通知。

  有業內人士表示,極兔這一流血打價格戰的做法,“面單費和派費都賺不回來”。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讓同行、加盟商及快遞員日子都不好過。伴隨著極兔因“低價傾銷”被整治,快遞價格戰暫告一段落。 今天,中國超過8%的快遞訂單(不包括同城急送)都由極兔速遞承運。從這點來看,極兔已然成功地坐上了牌桌位。

  03

  “攪局者”如芒刺背

  但中國快遞行業并非是“待宰羔羊”。整個快遞市場正發生著新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在考驗著極兔未來的長續航能力。 首先,下沉市場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 據順豐2020年財報顯示,以“特惠專配”電商件為代表的“新業務”占比已提升至28.2%,件量結構已超過時效件。

  圖源:順豐2020年財報

  此前,順豐的電商件更多用來“填倉”閑置資源。在順豐財報會上,公司表示將為電商件做專門的布網建設,減少對于原有時效件的沖擊。同時,順豐也在嘗試拉起另一張低價的加盟式“豐網”。 另一邊,從去年開始,京東推出主攻下沉市場的京喜,由原零售集團下面的事業部直接升級為京喜事業群。而眾郵快遞作為京東旗下專注于下沉市場的快遞公司,主打性價比的電商小件,并對接京喜的電商小件業務。 隨著下沉市場的紅利逐漸放開,越來越多的單量也將得到釋放。

  極兔不僅要面對來自通達系的圍剿,還將與順豐特惠專配、京喜快遞等正面交火。 極兔還必須面對的是,老玩家們修煉內功的速度正在不斷加快。 快遞作為重資產行業,要想長期生存,快遞公司就要建立起成本管控、分配效率的綜合能力。 以中通為例,經過數年在基礎設施端的投入,其在行業內擁有最多的自主產權廠房、自有車輛、自動分揀設備,已經率先完成了行業內的自動化、信息化、精細化。

  這也體現在單票運輸成本上:中通從2014年開始不斷下降,2020年為0.51元,較2014年的0.9元下降43%。不僅如此,韻達、圓通等均緊隨其后。 換言之,以中通為首的通達系正通過一系列降本提效舉措實現精細化管理,以此不斷蠶食尾部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確保領頭地位比重越來越高。 這也意味著,未來快遞行業的入局門檻將會越來越高,難以借用大規模“價格戰”坐上牌桌。 除此之外,隨著東南亞電商行業的大幅增長,新一輪物流跑馬圈地已經開始。以阿里、騰訊和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在東南亞物流領域的布局正悄然展開。

  上個月,阿里巴巴便參投了東南亞物流獨角獸Ninja Van(中文名“能者物流”)。這家成立于2014年的物流公司,運營范圍覆蓋東南亞六個國家,公司每日包裹運送量達到170萬個,正對極兔發起沖擊。

  僅有快速增長并不是真正意義的“閃電式擴張”,過多地依賴融資燒錢也是不可持續的。 在資本及背景的雙輪驅動下,極兔短時間內超越了不少老的跑者。但跑得太快也容易后勁不足,畢竟企業經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 對于回國決定,極兔內部人士曾解釋過,“長期來看,東南亞和中國會成為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如果你不趁著市場還有機會的時候進來,那么以后等待你的,就是被碾壓的命運。”李杰也曾不止一次明確,極兔回國的目標是成為全國前三的快遞公司。

  現在看來,攪局者極兔不僅要穩住勝利戰果,在海外市場中也要隨時做好應對其他企業的“背刺”。 未來命運何去何從不得而知,但如芒在背的極兔,落下的很多課都要開始補上了。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極兔,快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