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物流業對全球貿易的關注程度,正超過以往。
面對疫情持續、俄烏沖突、能源市場變化等諸多挑戰,全球貿易格局和供應鏈體系面臨重構,不確定性增加。甚至有觀點認為,全球化時代即將結束。
那么,全球貿易的前景究竟如何?
日前,擁有全球第三大海運貨代、第二大空運貨代DHL品牌的DPDHL集團,與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聯合發布了分析全球貿易格局變化的報告《DHL貿易增長地圖冊》(DHL Trade Growth Atlas)(以下簡稱報告)。
這份報告涵蓋了全球173個國家和地區,DPDHL集團基于貿易數據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并給出了其對全球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景的判斷。
DPDHL首席執行官Frank Appel在報告的序言中表示:“總體而言,該報告的結果證實了我的樂觀看法——保持開放的貿易,繼續增強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仍然將是未來貿易繁榮的關鍵驅動力。貿易將繼續搭建橋梁,加強全球的連接?!?/span>
他同時認為,決策者可能會權衡成本和風險間的關系,重新考慮布局某些供應鏈,以確保高效、安全。為避免單一來源的中斷風險,供應商可能會多源采購,或采用多條貿易路線和運輸方式。
DHL快遞(DHL Express)首席執行官John Pearson則介紹說:“在當前全球貿易環境中,DHL可以幫助客戶重新梳理供應鏈布局,搭建更為安全、高效的供應鏈。作為服務全世界的物流企業,我們有能力提供滿足客戶各種需求的物流解決方案,并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span>
報告中,DPDHL集團和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合作成立的DHL全球化倡議項目研究中心,對全球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景,給出了十大判斷。
研究結論
1.疫情期間,全球貿易表現出驚人的韌性,即使供應鏈瓶頸限制了進一步增長,貿易總量也已擴大至遠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2.盡管受俄烏沖突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但2022年和2023年的貿易增長速度,仍將略高于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速。
3.疫情期間,電商銷售蓬勃發展,擴大了賣家進入全球新市場的機會。預計跨境電商業態將繼續強勁增長。
4.全球貿易增長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尤為重要,貿易能夠加速經濟增長,降低通脹,并使各國獲得多元化的關鍵資源輸入。
5.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從2000年的24%增長到2012年的40%,僅中國就推動了這一增長的一半左右。但過去十年,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變化不大。
6.2016-2021年,中國創造了全球四分之一的貿易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21-2026年,中國仍將實現強勁的貿易增長,但在全球貿易增長中所占的份額,將下降至13%。
7.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正出現新的貿易增長極。此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貿易增長,也將急劇加速。全球貿易經過幾十年向東半球轉移后,現在正轉向南半球。
8.雖然新興經濟體貿易增速更快,但發達經濟體的貿易增長量更大。IMF預測,到2026年,55%的貿易增長來自發達經濟體,45%來自新興經濟體。
9.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貿易側重,也發生了變化。新興經濟體日益成為重要的原材料進口國,以及中間產品和消費品出口國。
10.新興經濟體之間也在互聯互通、創新能力和龍頭企業方面互相競爭,推動貿易發展。未來貿易模式的轉變,可能更多地反映在這些國家產品的質量上,而不是數量。
對于上述判斷,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未來管理中心高級研究學者、DHL全球化倡議項目總監Steven Altman表示:“這些結論顯示,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以及全球各地區,仍蘊含著巨大的貿易增長機會。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并帶來新挑戰,這有力地反駁了全球貿易將出現重大倒退的預測。”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