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2年1-8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927.4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4%(下同),折合1384.1億美元,增長20.2%。
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從投資來源地來看,韓國、德國、日本、英國實際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8.9%、30.3%、26.8%和17.2%,歐盟總體對華投資更是增長123.7%。這充分表明,包括歐盟在內的外國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在全球疫情反復、俄烏沖突延續、經濟復蘇乏力、跨國投資疲軟的背景下,中國接受的外部投資不減反增,足以體現國際資本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
中國市場之所以能夠逆勢而為,首要的原因是中國市場規模的吸引力依然可觀。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依然是發達國家無法忽視的利益來源,全球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前景看好的巨大市場。
2021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4萬億元,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并且中國經濟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改進,蘊含著巨大的潛能。
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同比增長21.4%。其中,出口21.73萬億元,同比增長21.2%,進口17.37萬億元,同比增長21.5%。以美元計價,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05萬億美元,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
這兩個數據都體現了中國市場的規模優勢,同時也是國際資本青睞中國市場的重要原因。
從行業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621.3億元,增長8.7%。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3.6%,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43.1%,高技術服務業增長31%。
這體現了外資主要投向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現代服務等領域,其資本回報會非常有吸引力。
另外,中國營商環境的改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對于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而言,過去很長時間都受益于中國市場的發展,這些國家的在華企業都獲得了非常好的投資回報。
相比美歐市場而言,中國的經濟穩定讓投資者感到更加安全。相比其他國家來說,我國通貨膨脹壓力較小,外商投資收益穩定,相對也更加安全。這也是對華投資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