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鐵路部門交出今年前10個月物流保通保暢、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的亮眼答卷。1月至10月,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累計完成32.49億噸,同比增加1.8億噸、增長6%;貨運裝車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月日均裝車2次刷新歷史紀錄,最高達到182622車;集裝箱單日裝車多次刷新歷史紀錄,11月1日再創新高,首次突破5萬車大關。
數據彰顯力量,行動展示擔當。今年以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牢記“國之大者”,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鐵路運輸,為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提供了強有力的運輸支撐。
從深挖運輸潛力到優化運輸組織,從打通運輸堵點到全力保通保暢,一系列有力有效的舉措,為保障國計民生、服務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注入強大“鐵動力”。
——以貨補客,全力攻堅。今年以來,國鐵集團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實施以貨補客,加大保通保暢工作力度,深入開展貨運增量大會戰攻堅戰。全路上下積極克服疫情、惡劣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充分發揮全國鐵路“一張網”和集中統一調度指揮優勢,充分運用新線開通和配合防疫部分客車停開釋放的運輸能力,持續增加貨運能力供給;統籌運用線路、站場、機車、機輛和人力資源,強化日常和施工期間的運輸組織,精細化調整車流和機車機班,統籌用好平行通道能力,合理組織迂回運輸,強化兩端接駁,多措并舉用好路網能力。今年前10個月,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貨運裝車、集裝箱裝車、卸空車等多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作用進一步彰顯。
——能源保供,責無旁貸。國鐵集團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電煤、糧食等重點物資加強運輸組織,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運輸支撐。全路持續開展電煤保供專項行動,將運力資源最大限度向電煤運輸傾斜,對電煤運輸需求做到“充分滿足、應裝盡裝”。截至10月底,國家鐵路今年累計發運煤炭17.4億噸,同比增長9.8%,其中發運電煤12.2億噸,同比增長15.5%。國鐵集團將煤炭中長期合同列為運力優先對象全力保障兌現,充分發揮兩級煤炭保供辦作用,緊密對接地方政府經濟運行部門和電廠企業,用好主要煤運通道,大力組織西煤東運、北煤南運,重點做好疆煤外運。10月份,在大秦線受疫情影響情況下,鐵路部門迅速調整運輸方案,舉全路之力保通保暢,把對市場的影響降到最低。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國鐵集團精準掌握糧食運輸需求,優化運力安排,創新運輸方式,為端牢中國飯碗提供了有力運輸保障。截至10月底,國家鐵路今年累計發運糧食9125萬噸,日均裝車4807車,均實現同比增長。
——國際聯運,暢通高效。今年以來,國鐵集團加強鐵路國際聯運組織,暢通口岸運輸,全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嚴格落實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國鐵集團統籌用好中歐班列西、中、東通道能力,加強國際鐵路合作,提升口岸交接能力和效率,確保中歐班列穩定開行。今年前10個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3685列,發送貨物132.9萬標準箱,同比均增長9%;綏芬河、滿洲里、二連、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鐵路主要口岸運量屢創歷史新高;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運量實現持續增長,發送貨物62.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1%。國鐵集團加強基礎設施和智能化建設,不斷提升班列開行質量和運輸效率。中老鐵路常態化開行6對國際貨運列車,今年前10個月累計運輸跨境貨物174萬噸,為改善兩國民眾出行條件、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中老經濟走廊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服務品質,持續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國鐵集團不斷提升客貨運輸服務品質,用心描繪人享其行、貨暢其流的生動畫卷。根據疫情形勢變化,鐵路部門科學精準做好站車疫情防控工作,用好票、證、人、健康碼、核酸檢測數據“一體化核驗”手段,提高查驗精準度,縮短旅客查驗等待時間,較好地滿足了旅客出行需求。國鐵集團用好新線能力,優化客運產品供給和12306系統功能,大力推廣靜音車廂、新型票制、“暢行”掃碼服務等一系列創新服務舉措,開好公益性“慢火車”,持續改善旅客出行體驗。貨運方面,國鐵集團大力發展以敞頂箱直通運輸、鐵水聯運為主的集裝箱多式聯運,提升綜合運輸服務能力。鐵路專用線、物流基地建設加快推進,鐵路物流網絡的通達性進一步提升、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國鐵集團不斷優化鐵路95306系統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和網上辦理效率,累計網上辦理貨運業務3487.93萬單,涉及貨物33.35億噸。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國鐵集團將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車頭”,在新時代新征程展現更大作為。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