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一場主題為“綠色貨運 碳路未來”的公路物流行業會議在南京舉行。會上國內領先的數字貨運平臺滿幫集團正式宣布升級“滿運碳路計劃”雙碳戰略,并與知名高校南京郵電大學正式達成雙碳方面的戰略合作,同時宣布雙方共同打造的區塊鏈公路物流碳足跡管理平臺及重要應用成果“中國貨運行業首個司機碳賬戶”體系正式上線。首批“碳賬戶”將率先開放給全國3000名貨車司機中,據測算,3000多名司機一個月可累計減碳約400噸,相當于節省柴油約15萬升。
科技減碳 破題公路物流碳減排難題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數據顯示,交通運輸行業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行業,碳排量占比高達25%。同時,也是碳排放量上升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根據國際道路聯盟(IRF)預計,到2050年,全球范圍內與交通運輸相關的能源消耗量比2016年將會增加21%-25%。
公路貨運是中國交通領域碳減排的核心戰場。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碳排放總量約為121億噸,其中交通運輸領域約占 10.4%。在交通運輸領域中,公路交通所產生的碳排放占比超過80%,其中公路貨運的碳排放占60%以上。
碳排放挑戰尤為突出的是重型卡車,其碳排放量占公路貨運的比重超過85%。要實現交通運輸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公路物流至關重要。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提出,中國實現道路交通運輸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幾個舉措中,針對公路貨運的交通需求優化,縮短交通運輸工具的運輸距離和改善物流關系與之最為密切,合理的物流線路規劃可以有效縮短物流距離并減少不必要的行駛活動,提升運輸效率,降低交通流量,改善道路安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企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主體。滿幫集團總裁郭浪波表示,作為國內最早投身低碳實踐的數字貨運平臺,滿幫集團在2020年就開始開展“雙碳”方面的探索,聯合交通部規劃研究院發布了數字貨運平臺減碳戰略和路徑報告,確立了推動降低公路“三空”(空置、空載、空駛)的模型和價值測算。2021年,滿幫集團專門成立了“雙碳”業務項目部,由滿幫首席科學家陳朝暉牽頭推進。2022年,滿幫集團聯合中國船級社,牽頭編制了我國公路貨運車貨匹配領域首個碳減排團標,填補了公路貨運行業碳減排核算體系的空白。2022年6月,滿幫集團推出了“滿運碳路計劃”,通過建立碳排放管理平臺,建立碳減排測算——碳資產開發——碳交易核算的閉環體系,旨在聯動平臺司機,共建共享碳普惠平臺。
滿幫集團CTO王東表示,公路物流碳減排是一件“難而正確”的事。滿幫集團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實現了供需兩端的高效匹配和路線優化,顯著降低了公路運輸的“三空”現象,因而降低了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的碳排放因子。公路貨運實載率的提高直接對應了單位運輸周轉量的碳排放因子下降,從而幫助公路物流實現溫室氣體減排,助力交通運輸領域達成“雙碳”目標。
據滿幫測算,2022年,近千萬貨車司機在滿幫平臺上完成了上千億噸公里的運輸周轉量,累計碳減排1200萬噸,相當于為司機節約柴油超過46億升。
碳賬戶上線 貨車司機有了節能減排的新動力
一直以來,貨車司機最關心問題只有一個:如何運貨掙錢。具體來說,一個是怎樣找到價格更好的貨,另一個就是如何省油省錢,降低運輸成本。
在公路貨運1.0時代,貨車司機找貨要么靠熟人介紹,要么去物流園趴活,或者掛靠公司,從配貨站找貨。貨主找車、司機找貨的成本都非常高。貨車司機最頭疼返程空駛,時間、油耗等直接把收入大大拉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數字貨運平臺的出現,完全顛覆了貨車司機的找貨方式。他們只要下載運滿滿APP,就可以就近找到發往全國各地的貨,找貨效率也大大提升,從以前的耗時幾天,變成了幾分鐘。
用技術創新提升效率本身就是一種減碳行為。運滿滿等數字貨運平臺的出現,直接提升了車輛運輸效率(實載率),降低“三空”(空駛率、空置率、空載率),帶給司機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省油了。
省油,就是減碳,能降低成本,提升收入。在滿幫平臺的積極引導下,減碳,這個貨車司機曾經遙不可及的概念,終于一步步進入他們的視野,成為他們的直觀認知,并和他們息息相關。
如何讓更多的貨車司機有動力爭做“減碳達人”?滿幫集團在公路貨運行業率先面向貨車司機開通了“碳賬戶”,司機可以通過賬戶查看自己從事運貨獲得的碳資產。為了鼓勵貨車司機通過平臺節能減碳,滿幫設立了一筆綠色專項資金,通過給司機發放對應綠色權益,調動司機降低“三空”和提升有效運輸里程的積極性,進而實現碳減排的目的,讓司機越跑越賺錢。
據悉,這是中國公路貨運領域首個面向貨車司機群體的“碳賬戶”,它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在車貨匹配場景的應用,讓貨車司機的碳資產具有可采集、可計量、可視化以及數據要素的不可篡改性。
滿幫集團CTO王東介紹,平臺根據貨車車型、車長、燃料類型以及司機的運輸里程、運輸貨重等,科學劃分出4條碳減排“基準線”,初步建立一套貨車司機綠色成長體系。例如今年1-5月碳減排大于3.5噸的貨車司機,綠色信用評級最高,被授予“低碳大師”。
貨車司機的減碳之路,由此充滿溫度。因為他們在掙錢的同時,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碳資產。特別是綠色等級認證,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榮譽。據了解,此次開通碳賬戶的3000多名司機均為平臺綠色信用評分最高的低碳大師。據滿幫數據測算,這3000多名司機一個月可累計減碳約400噸,相當于節省柴油約15萬升。
滿幫集團總裁郭浪波表示,貨車司機作為重要的運力供給,為他們打造看得見、可兌現的“碳賬戶”,是從行業運營端(供給側)來減少公路貨運行業的碳排放量,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減排工作,這也是滿幫“碳賬戶”和目前很多平臺推出的以消費端(需求側)為主的“碳賬戶”的不同之處。
隨著碳賬戶的上線,中國公路物流綠色化發展進程有望進一步加速。根據滿幫“雙碳”戰略規劃,滿幫將持續推動公路貨車司機綠色認證落地,為中國公路貨運構建綠色運力池,加速打通干線+同城(短途)貨運網絡,為企業綠色供應鏈建設提供一站式綠色運力服務,也將繼續探索多式聯運數字化場景,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高效運轉,繼續升級貨運服務產品,大力拓展零擔拼車等業務場景,促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數字化升級。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任豪祥發言時指出,滿幫集團開創性地在平臺創建司機碳賬戶,這將為公路貨運低碳發展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和技術路徑。同時,有利于提高廣大司機的節能降碳意識,培養節油駕駛習慣,將綠色低碳落到執行層面,落到最實處。
產學研深度融合 綠色貨運需要擴大朋友圈
現場,滿幫集團與南京郵電大學圍繞“雙碳”簽訂了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了聯合創新實驗室,該實驗室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區塊鏈公路物流碳足跡管理平臺。
據了解,區塊鏈公路物流碳足跡管理平臺可實時記錄和跟蹤貨車司機在平臺的運輸訂單所產生的碳減排量,并且已經實現司機歷史減碳數據的可查詢可溯源,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唯一性,為碳賬戶的上線提供了穩固安全的數據底盤。未來,還可為平臺碳資產核算、碳認證、碳交易等提供核心數據支持。
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蔣國平現場發言時表示,南京郵電大學是以電子信息為特色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滿幫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數字貨運平臺之一,雙方強強聯合,共同打造的區塊鏈公路物流碳足跡管理平臺,開創了行業先河,是公路貨運領域第一個區塊鏈+雙碳應用示范項目。
蔣國平指出,南京郵電大學將依托滿幫集團公路貨運實際應用場景,充分發揮學校在區塊鏈技術和人才資源上的突出優勢,進一步開展區塊鏈技術在車貨匹配物流溯源以及碳資產系統研發和產業化研究,有望產生一系列達到國內外主流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時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助推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關鍵技術聯盟,建設“雙碳”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共同推動行業碳普惠平臺上線,成為綠色公路物流生態示范樣本。
“滿幫將聯合政府、高校、車企等探索數字化場景和運輸組織模式優化升級,,打造一站式綠色運力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車貨匹配效率,助力行業空駛率逐步降低到20%以下,同時加速推廣新能源車,給予新能源車司機在看貨、接單、充電等激勵政策,助力行業將新能源車占比提升至20%以上。”王東現場分享了滿幫“雙碳”戰略兩大目標。
公路貨運“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整個行業的齊心協力。因此,滿幫集團呼吁,希望更多數字貨運平臺、物流企業和貨車司機參與進來,擴大“碳普惠”的朋友圈,促進公路物流可持續發展,共筑綠色貨運美好未來。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