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三年內兩度換帥,引發了人們的關注。2017年4月,京東物流集團成立,王振輝任京東物流CEO。2020年12月,余睿接替王振輝,成為京東物流新任CEO。2023年6月,余睿離職,胡偉成為第三任京東物流CEO。
三年兩度換帥,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首先,王振輝和余睿的離職可能與公司戰略調整有關。隨著電商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京東物流需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尋找新的增長點。其次,CEO更迭也可能是為了推動公司的轉型升級。新任CEO帶來新的視角和思路,有助于推動公司在降本增效和數智化等方面的發展。
不過,人們可能更為關注的是,京東物流的未來走將走向何方?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前兩位CEO任職期間的主要動作。
王振輝時代:京東物流走向開放
出生于1975年的王振輝,在2010年加入京東初期,先后擔任華北區域分公司總經理和倉儲部負責人。之后流轉于智能硬件事業部、京東商城運營部。2017年4月,京東物流集團成立,王振輝出任京東物流CEO,負責京東物流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
在王振輝擔任京東物流CEO期間,京東物流經歷了一次重要的轉變,從過去的“成本中心”成功轉型為“利潤中心”。這一轉變的關鍵是京東物流對外開放,面向社會全面開放其物流服務能力。
長期以來,物流一直是京東追趕阿里的利器,但作為“成本中心”,京東物流的運營并沒有為集團貢獻收入,反而吞噬了大量的利潤,京東決心改變這一現狀。
2017年初,京東物流獨立運營,并對外開放。這意味著京東物流不再僅僅是京東內部的物流支持部門,也不再是一個僅服務京東的企業物流,而是向外界全面開放其物流服務能力。
這次轉型對京東物流來說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京東物流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變,開啟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通過對外開放,京東物流不僅可以增加收入來源,還可以通過優化運營和提高效率來產生更多的利潤。到2020年底,京東物流的外部客戶收入占比已接近50%。
與此同時,王振輝一直強調技術驅動,并且在他初掌京東物流時就表示,京東物流將成為一家年收入過千億的物流科技服務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京東物流不斷進行創新,應用最新的技術來提升其物流服務。
區塊鏈、5G和自動化等新技術的應用是京東物流重點關注的領域。京東物流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全流程無人倉和5G智能園區,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倉儲和配送效率。這些創新的應用使得京東物流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提供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務。
王振輝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表示,京東物流將與社會各界共同建設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推動全球供應鏈的智能化發展,促進社會商業形態的轉型升級,全面降低社會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這一舉措將為京東物流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同時也將推動整個物流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在2020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王振輝正式發布了JDL京東物流科技品牌。目標是通過“以簡馭繁”的物流科技,將創新科技和多元場景有機結合,打造數字化、智能化、軟硬件一體化的供應鏈物流科技產品和解決方案。這一舉措進一步鞏固了京東物流在物流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余睿時代:強化一體化供應鏈的定位
2020年12月30日,京東物流宣布王振輝因個人原因辭去CEO職務,接替王振輝的是80后的余睿。
余睿是京東第二屆管培生,自2008年加入京東以來,在公司內部得到不斷晉升。他先后擔任過京東物流華中及華東區域負責人、1號店首席執行官、京東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CHO)等關鍵管理崗位。在2014年,余睿已經成為“京東最年輕副總裁”。
2021年5月,京東物流在余睿上任僅半年后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這標志著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上市后,京東物流迅速展開擴張計劃,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物流需求。
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京東物流新增倉庫數量達450個,相當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間的建倉數量。通過大規模擴充倉庫數量,京東物流能夠更好地覆蓋全國各地,提供更快速、高效的物流服務。
不過,更為重要的是,余睿將公司的發展重心放在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市場上。與傳統的孤立供應鏈物流服務不同,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夠提供全面的物流解決方案,包括輸出一整套服務方案和進行精細化運營。這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既考驗其快速變革的能力,也考驗其綜合管理的能力。
為了將一體化供應鏈能力的服務范圍從頭部客戶擴展到中腰部客戶,京東物流采取解耦策略。即將過去的服務進行模塊化,并通過一個固定通道(即接口)進行結合,形成新的解決方案。這意味著京東物流把自身的能力變成小模塊和組件,以便在服務行業中腰部客戶時能夠快速做出不同的排列組合。
為了實現解耦戰略,京東物流首次嘗試成立中臺部門,搭建了京東物流運營數據中臺,整合倉儲、揀選、攬收、運輸、派送等全鏈路運營數據。同時,在數字化基礎設施上,京東物流打造了一個算法中臺,將相對耦合的業務場景進行拆解,將不同業務場景中共性的部分抽象出來,制作成相對標準的組件,并沉淀到算法中臺上。這進一步鞏固了京東物流在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同時,為了補齊短板以提升一體化服務能力,京東物流在2022年3月宣布收購德邦。收購完成后,德邦成為京東物流的附屬公司,且其財務業績并入京東物流財報。收購整合德邦后,京東物流在干線快運、大件物流上的能力得到強化,更好地提供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京東物流的未來該怎么走?
2023年6月26日起,京東物流迎來第三任CEO:胡偉。
2010年1月加入京東后,胡偉在京東集團及京東物流擔任多個職位,包括京東集團華北地區總經理、京東集團物流部西南地區總經理和京東集團物流部人力資源部總監。因此,胡偉對于物流業務并不陌生。而他此時接手的京東物流,已是營收過千億的“巨獸”,但也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京東物流營收為1374億元。同時,京東物流在全國擁有七個區域分公司,運營超過1500個倉庫和由云倉生態平臺上第三方業主經營的2000多個云倉,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超過3100萬平方米;員工數量超過39萬人,其中一線員工數量超過37萬。
不過,京東物流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雖然該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4.3%,但仍然虧損10.37億元。股價更是從高位的48港元/股持續跌至6月29日的12港元/股,蒸發了約四分之三的市值。
這表明京東物流在盈利與市值管理方面仍面臨挑戰。首先,京東物流需要不斷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以實現盈利能力的提升。其次,京東物流還需尋找新的增長點,拓展業務領域,以實現持續增長。最后,京東物流需要為資本市場提供“新故事”或“新模式”,擴大資本對京東物流的“想象空間”。
面對以上挑戰,胡偉接手后的京東物流如何解題呢?具體舉措我們目前不得而知,不過作為局外人,筆者嘗試從內外部兩端的分析,窺一窺京東物流未來的可能方向。
一、降本增效是近期主要訴求
2022年10月之后,劉強東在京東內部多個場合上提出了零售業務需重視低價,回歸用戶的要求。而且,2023年的消費復蘇并沒有如預期那樣快速,消費信心恢復緩慢,人們在消費支出上仍然持謹慎態度。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京東頻頻打出“低價”組合拳,決心在下沉市場上找到增量。自今年年初以來,京東開放京東小店,吸納個人商家、個體戶等“低端”商家;發力買菜賽道,關注果蔬米油鹽等“低檔”商品;升級“百億補貼”,想用“低價”搶得更多用戶。
京東CEO許冉表示:“未來一段時期,我們將重點圍繞‘省’和‘多’,通過低價進一步觸達廣泛的下沉市場增量用戶。低價是一種系統化的綜合能力,其根基在于供應鏈,低價表象的背后,是立足于供應鏈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高的運營效率。”
京東認識到低價策略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一個系統化的綜合能力來發展。供應鏈降本增效將成為京東物流的重要任務,未來需要開發更多經濟型的倉配產品或解決方案,以支持集團的低價策略。
二、進入世界五百強是中期目標
在前不久,京東正式提出未來20年“35711”夢想藍圖:3家收入過萬億人民幣、凈利潤過700億人民幣的公司;5家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公司;7家從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能為國家繳納1000億人民幣稅收;提供超過 100萬就業崗位。
未來的京東物流,估計會是“5家世界五百強公司”中的一員。根據2022財富世界五百強排行榜的數據顯示,目前進入五百強的年營收門檻為286.5億美元,匯率按7.2計算,約2062.8億人民幣。而京東物流2022年營收為1374.02億人民幣,未來只需保持25%的增速,兩年后的京東物流便有望進入世界五百強行列。對于近三年來營收增速均在30%以上的京東物流來說,這個應該沒有太大的難度。
三、打造全球物流巨頭是遠期夢想
極兔收購整合百世快遞、豐網,并將登陸港交所;菜鳥升級自營物流網絡,推出“菜鳥速遞”自營品牌,親自進場參與競爭,同時也可能在年底前提交IPO材料……國內物流市場,尤其是快遞領域已成紅海,價格戰大浪淘沙,小微物流企業不斷被市場出清。
因此,物流行業的想象空間在跨境和海外市場。物流是商流的支撐,在當今互聯互通的世界中,物流業在支持商品流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企業擴大其全球足跡,對強大高效的物流網絡的需求變得愈發迫切。
“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深化為跨境貿易開辟了新的途徑;阿里、京東、拼多多、SHEIN等企業已將業務擴展到全球,這些均需要我們建立一張橫跨各大洲的龐大物流網絡,為跨境貿易、跨境電商提供端到端的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加快交付速度,降低國際業務的成本,增強客戶體驗。
京東物流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物流企業,有能力發展成為全球物流企業。而其中的重點,可能是建設全球范圍內的航空運輸網絡和海外本地倉配網絡。有了這兩張網絡,京東物流一方面可以確保更快、更高效地跨境交付貨物,從而構建其全球物流企業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將庫存儲存在離客戶更近的地方,從而減少交付時間和成本;甚至可以提供量身定制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以滿足每個市場的獨特需求。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