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消息,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物流技術裝備專業委員會主辦,武漢市交通運輸局聯合主辦的第一十五屆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年會于2023年12月23日在湖北省武漢市開啟。
在此次峰會上,準時達首席技術官呂臺欣發表了主題演講,深度探討了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和賦能物流供應鏈管理領域,以及準時達利用AI在物流供應鏈管理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呂臺欣預測,未來的供應鏈將被AI全面滲透,“未來只會存在兩種供應鏈,一種是已經被 AI 賦能的供應鏈,另一種是正在部署 AI 的供應鏈!”。他強調,AI不再是單一的應用,而是將與RPA機器人自動化、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生態系統。
面對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挑戰和機遇,呂臺欣強調了AI在全球供應鏈管理中的關鍵作用。AI能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通過智能預測和實時監控實現更準確的需求和供應預測;能優化供應鏈成本,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倉儲系統降低物流成本;能構建數字化供應鏈基礎設施,打破信息割裂,提高供應鏈透明度;能提升供應鏈決策智能化水平,通過數據分析提供精準的市場預測和優化建議;還能解決供應鏈斷鏈問題,通過智能供應鏈網絡確保各個環節的無縫銜接。
呂臺欣表示,準時達作為首批將大型語言模型與信息系統整合優化的供應鏈管理企業之一,在制造供應鏈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其核心AI產品JusElsa已上線并投入實踐應用。JusElsa利用智能大語言模型技術,不僅能以自然語言協助客服處理客戶查詢和異常情況,還解決了跨國協作中的語言障礙問題。
在峰會上,呂臺欣分享了一項與浙江大學合作的產學研成果,即智能原材料庫存管理算法。這項研究成果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精準預測庫存需求量,結合歷史數據和物料情況,實現了對未來14天的需求預測相對誤差僅為30%。此外,系統的補貨規則也得到了顯著改善,按照算法補貨與真實補貨相比,平均庫存下降幅度達到了的23.78%,大大降低了存儲成本的同時提高了運營效率。這項研究成果未來將在準時達的倉儲管理中得到運用,AI技術正在逐步滲透到制造業供應鏈領域,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提升。
在具體應用層面,呂臺欣還分享了準時達正在實施的兩個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一是全球原材料和生產庫存管理解決方案,利用數字化供應鏈技術和AI能力,幫助企業精準管理庫存,降低庫存成本,同時保證生產和供應的連續性。二是全球分銷控制塔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和AI技術,提供全球范圍內的庫存狀況實時可視性,幫助企業高效管理全球分銷,滿足全球售后服務需求。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