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空運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世界級機場群迎來新“明珠”, 讓“航線上的大灣區”通達全球

     近日,廣東省發改委公布的廣東省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顯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項目將于今年開工建設。這意味著,繼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廣州也將進入“雙機場”運營模式。廣州第二機場“在路上”,將承載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不斷增長的客流,以及大灣區機場均衡布局發展的未來。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發展自然也離不開“交通先行”。目前,正在蓬勃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陸海空”立體大通道越發暢通,“軌道上的大灣區”密織成網,“航線上的大灣區”通達全球。發達的航空運輸能力和臨空經濟是世界級灣區的核心增長極之一。民航局在此前發布的《關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正是其中關鍵的一顆“明珠”。


  

      新機場將成為大灣區一個強勁動力源


  根據《關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構建以香港、廣州、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多核驅動,澳門、珠海等機場多點聯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著力提升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的規模和功能,提升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服務和航空貨運保障能力,完善提升澳門機場服務功能,提升珠海機場保障能力。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協同、綠色、智慧、人文的世界級機場群,為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發揮戰略性、基礎性作用。

  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將為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發揮戰略性、基礎性作用。作為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中的重要一員,廣州白云機場及新建機場將成為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源。

  2023年,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317萬人次;去年7月運送旅客604.51萬人次,成為自2020年以來國內首個單月客流量超600萬人次的機場;單日最多運送旅客22.44萬人次,成為2023年國內單日客流量排名第一的機場。今年1月~3月,廣州白云機場客流量達1949萬人次,全年有望達到近8000萬人次;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廣州白云機場運送旅客85萬人次。而廣州白云機場正在運營的兩座航站樓設計容量僅為8000萬人次,當前客流量已經逼近設計容量。

  如今,新建、擴容正雙向發力。為加快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目標,在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即將動工之際,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有望于2025年建成投用。建成后,廣州白云機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1.2億人次。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除了分擔廣州白云機場逐漸飽和的客流,也將進一步均衡廣東的機場布局,更好地發揮世界級機場群的輻射帶動作用。

  該項目落子廣州佛山高明,被命名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粵港澳大灣區現有的7個運輸機場集中分布在珠江東岸,而佛山當前已投用的只有一個軍民合用機場——佛山沙堤機場。建成后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不是單一的空港,而是將成為“機場+高鐵+地鐵+高速公路”的立體交通樞紐,在填補珠江西岸航空資源缺口、優化珠三角機場群布局的同時,助力佛山“西進”和肇慶“向東”,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將依托便捷高效的機場綜合交通,構建覆蓋廣州、佛山、肇慶,輻射珠江西岸、粵西和部分桂東地區的航空服務網絡,打造珠三角西部樞紐機場,可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機場布局和航空服務均衡發展,全面提升大灣區機場群整體保障能力,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自由貿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表示。

  機場群建設助力實現區域協同發展目標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位于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所置身的包含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及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等9個城市的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程度最高、經濟發展活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依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為引領的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業務規模位居國內乃至全球機場群前列,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在大灣區內共有7個運輸機場、11條跑道。香港機場是國際性航空樞紐,年貨運量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廣州白云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4年排名全國第一;深圳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人次,進入全球繁忙機場行列;澳門機場通達國內外近50個航點;珠海機場通達國內省會及二、三線城市近90個航點。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部門提供的數據,預計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擁有7個運輸機場、17條跑道,年旅客吞吐量將達4.2億人次,年貨郵吞吐量將超過2000萬噸,客貨保障能力將比2020年提升約一倍,建成引領全球、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級機場群。未來,大灣區將依靠世界級機場群連通全球。

  “讓機場群在經濟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統籌協調發展是關鍵。”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動工,廣東骨干機場已齊整‘到位’,分布在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大行政區域。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應擴大機場輻射范圍,統籌綜合交通體系,讓‘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綦琦表示。目前,珠江西岸佛山、肇慶、云浮、陽江、江門等城市居民航空出行主要依賴廣州白云機場。而長期以來,缺乏樞紐型機場成為影響粵西地區居民出行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原因。坐落在佛山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建設,將解決粵西地區居民出行問題,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真正的協同發展還在于整合區內地面交通,調動全要素資源,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激發協同潛力和集聚要素活力。

  完備的綜合交通體系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的地面物理連接,最大限度消除區位差異。去年底“經珠港飛”政策正式實施后,從內地出發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機場的旅客無須辦理香港入境手續,可陸路直達香港機場。業內人士分析稱,該項目年服務旅客量有望達到50萬人次。而這得益于民航、鐵路、公路等立體綜合交通協同發揮作用。

  目前,隨著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交通網絡重點工程投運,珠江口東西兩岸跨江通道陸續建成,廣佛江珠城軌、深中通道啟動建設,大灣區鐵路運營里程近2500公里,高速公路路網密度達9.3公里/百平方公里,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已基本形成。同時,多網融合也在加速推進: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地鐵等軌道交通正在加快接入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等大型樞紐機場,珠海金灣機場、揭陽潮汕機場、湛江新機場也將接入軌道交通,未來將實現航空出行與軌道交通運輸的互聯互通、無縫銜接。不僅如此,香港和澳門也逐漸融入了全國高速鐵路和軌道交通體系,澳門去年新啟用的青茂口岸未來將便捷澳門居民過關赴珠海乘坐高鐵列車,實現地面與空中交通更“絲滑”的連接。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航空,貨運,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