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價格戰對快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但各大快遞依然沉迷于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他們都深知,持續下滑的單價對總部的影響或許并不大,因為受傷最大的往往是一線。而且,快遞在規模化的進程中,同時企業也開啟了其他掙錢的路子。
持續下滑的單價
2024年上半年已經過去,快遞業的相關數據陸續出爐。2024年上半年,我國快遞業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實現了業務量的持續快速增長。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01.6億件,同比增長23.1%,這一增速不僅超過了2023年同期的水平,也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其中,“五一”假期和端午假期期間,日均快遞業務量同比分別增長32.7%和25.6%,假日經濟的強勁需求成為推動快遞業務量增長的重要動力。
業務量增長熱鬧的背后,卻是永無止境的快遞價格戰。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廣州產糧區,50克的快遞價格已下探到0.8元左右,當然發貨量要達到5000票以上。的確,隨著直播電商和社交平臺帶來消費增量,低價電商件在各家快遞企業中業務占比逐步增加。
單價持續下滑也可從多家快遞公司的經營數據中看出。2024年1-5月,申通快遞完成82.62億票業務量,其單票價格分別為2.19元、2.25元、2.1元、2.05元、2.01元,單價同比下滑18.89%、7.02%、 12.86%、12.39%、9.05%;圓通快遞則完成100.02億票,其單票價格分別為2.45元、2.53元、2.36元、2.3元、2.23元,單價同比下滑10.59%、0.09%、4.11%、2.82%、3.89%;順豐完成51.06億票, 其單票價格分別為17元、16.2元、15.66元、15.67元、15.25元,同比下滑(不含豐網)為5.92%、3.38%、5.26%、4.86%、6.56%。
上述三家企業中,申通快遞的單票價格下滑最為明顯。盡管如此,但申通快遞上半年的表現卻十分亮眼。7月13日,申通快遞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顯示2024年上半年,申通快遞實現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約 3.75億元至 4.75億元,同比增長達到72.34%至118.30%。
當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盡管快遞單價不斷下探,但似乎并沒有太影響企業的營收與利潤。其中原因或許正如申通總裁王文彬在客戶開放日活動中表示,當下及未來行業價格競爭更多是點狀,區域狀,不會出現全國范圍的“一刀切”情況。不過他也提到,價格戰現在雖然會有點難受,但是到了旺季單量上升也會修復利潤,更多還是考驗公司穿越周期的能力。
不論何種原因,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正如一業內人士所言,持續下滑的單價對總部影響并不大,而受傷最大的是一線網點,不少從業人員對于快遞漲價已不再抱有期望。因為快遞企業在規模化的進程中,同時也開啟了其他掙錢的路子。而目前最熱門的則是國際化的布局與深入制造業的合作。
加碼海外布局
2024年快遞企業的國際化布局呈現出加速趨勢,這一趨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推動,包括全球經濟的復蘇、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政策利好的不斷釋放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等。
如圓通快遞。7月,圓通國際快遞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聯城與KazPost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在哈薩克斯坦成立有限責任合伙企業。6月,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運營,圓通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郵政正式合作開通中國?哈薩克斯坦跨境快遞物流業務,哈薩克斯坦成為圓通在中亞地區覆蓋的首個國家。據悉,圓通與哈國郵的合作源自2023年10月,在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見證下,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順豐。6月28日,順豐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高盛、華泰國際及摩根大通擔任聯席保薦人。此舉旨在通過香港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以便在未來能夠用資本方式快速擴張國際業務。同時,順豐還不斷拓展其國際航線網絡,以支持跨境電商和全球供應鏈的重塑。截至2024年上半年,順豐已經開辟了包括“鄂州?安克雷奇?紐約”在內的多條國際貨運航線,盡管航線數量相較于其他國際物流巨頭仍偏少,但順豐正在積極增加其國際航線的數量和覆蓋范圍……
菜鳥。2024年以來菜鳥在國際市場的布局異常活躍。6月24日,菜鳥宣布計劃全年落地七大跨境商家中心,輻射全國20個產業帶,首站落戶義烏。據菜鳥國際快遞商業發展事業部總經理李雅萍介紹,菜鳥計劃一年在全國七個核心城市落地商家中心,并逐步拓展到14個。3月,為滿足中國大件商品快速增長的出口需求,菜鳥作為領先的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于近期推出海外倉大件商品解決方案……
京東物流。其在2024年的國際化布局將圍繞拓展海外網絡、深化國際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聚焦重點市場和關注政策變化等方面展開。如7月15日,京東航空與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通的國際貨運航線,如鄂州—河內航線正式開通,并成功首航。7月8日,京東旗下歐洲全渠道零售品牌 ochama 已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部分區域上線精選商品一小時達配送服務……
當然還有韻達、德邦、極兔、中通等也紛紛通過各種方式,加速國際化布局,并在國際市場上大展身手。畢竟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跨境電商的持續繁榮,快遞企業的國際化布局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這些快遞企業也將繼續加大國際化布局力度,通過并購、合作、自建網絡等方式,不斷提升全球競爭力。因此,在國際化布局層面,快遞巨頭們的貼身肉搏,一觸即發。
深入制造業
在經歷了一輪輪的價格大戰后,快遞企業慢慢將目光轉移,延伸服務觸角至制造業。當然,這是在踐行“三進一出”中“進廠”。根據制造業企業的實際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可能包括入廠物流、倉配一體、供應鏈管理等綜合服務,幫助制造業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如7月12日,中通快遞集團與奇瑞商用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安徽蕪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各自核心優勢深化戰略合作,在供應鏈、新能源和數字科技等領域深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7月5日,順豐集團與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安徽蕪湖隆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各自核心優勢深化戰略合作,在汽車物流、城市綠色配送、新能源和數字科技等領域深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4月1日,京東小時達宣布與小米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小米SU7的最新配件已經在京東小時達平臺上線。
3月5日,菜鳥集團和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依托菜鳥全球化物流能力與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在新能源商用車研發制造及生態運營實力,共同探索出海新商業模式,推動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在海外的應用……
可見,當下的快遞企業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點對點”運輸模式,而是通過大力推進“快遞進廠”,將服務延伸至生產環節。這種深度融合不僅提高了物流效率,還促進了制造業的供應鏈優化和產業升級。
快遞近場戰爭開啟
2024年上半年快遞單價持續下滑,反映了價格戰對行業利潤空間的擠壓。然而快遞行業的價格戰競爭態勢正在發生變化,盡管企業深陷價格戰,但同時又通過差異化競爭、品牌建設等方式來應對價格戰帶來的壓力,如通過布局國際化市場、入局制造業等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快遞近場戰爭正在開啟,并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區域價格戰蔓延。價格戰不僅在產糧區(如廣州等地)持續進行,還逐漸蔓延至非產糧區(如山東濟南、河北固安等地)。這些地區的快遞發貨價普遍較低,各家快遞企業的爭奪同樣激烈。
二是以價換量策略的常態化。各大快遞企業普遍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通過降低價格來吸引更多的發貨量,從而攤薄固定成本,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三是企業利潤承壓。價格戰導致快遞企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為了維持低價策略,企業不得不削減成本,這可能影響到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
四服務質量分化。在價格戰的壓力下,部分快遞企業可能難以保證服務質量。例如,末端派費下降可能導致快遞員收入減少,進而影響其工作積極性和服務質量。
五是行業整合加速。價格戰加劇了快遞行業的分化趨勢。弱勢企業可能因無法承受價格戰的壓力而逐漸失去市場份額,甚至面臨被并購重組的風險。而頭部企業則可能利用市場份額和資金優勢進一步拓展業務邊界和海外市場。
不難預見,伴隨快遞服務分層、分級逐漸走深走實,快遞近場戰爭的邊界已打破,而競爭猶如烽火重燃,激烈而持久,其結局的揭曉更成為難以預料的謎題,快遞企業們也是時候思考下自己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了。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