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此前著急結匯的出口商們似乎也放緩了步伐。
人民幣跳水
10月15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7.12關口,日內跌超300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13關口,日內跌超400個基點。
截至10月16日14時04分,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130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1183。
10月16日早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191,調貶361個基點。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7.0830。
拉長周期來看,10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月內累計已跌超1200點。此前,人民幣匯率一度漲破“7”,最高升至6.9707。
反觀美元指數,近期走出整體上揚走勢,站上103關口,10月以來上漲近2.5%。
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的這一波下跌主要原因是美元持續走強,由于美聯儲大幅降息的預期落空,使得美元相對其他貨幣迅速走強。
出口商結匯止步
人民幣轉跌,出口商開始放緩結匯。
外匯專家、浙商中拓集團金融市場業務部總經理劉楊表示,“特朗普交易”熱度上升,市場又開始交易“不降息”,中美利差再度拉大,出口商結匯意愿也開始減弱,“而且,全年1~9月境內外幣存款實則僅僅增加了500多億美元,至少境內囤匯沒想象的那么多。最新出口數據也低于預期,這都導致人民幣開始走弱”。
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9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75萬億元,同比增長0.7%;出口總值2.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進口總值1.58萬億元,同比下降0.5%;貿易順差5826.2億元。
9月以來,市場尤為關注可能繼續推動人民幣的“結匯效應”。從各大機構獲取的數據顯示,目前,主流機構對出口商超額外匯囤積量的估算都在5000億美元左右(包括離岸)。
同時,機構估算出口商囤積的“超額”美元的平均成本略低于7.1。例如,巴克萊估計,中國出口商約持有5000億美元,如果美元/離岸人民幣持續走弱至7.1以下,該機構預計其中最多會有1000億至2000億美元可能被換成人民幣。
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盡管人民幣升值,且9月以來出口企業主動結匯的案例存在,但量并不算多,可能仍在觀望后續的市場變化。
后市怎么走?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人民幣匯率正處于多方因素交織的影響之下。短期內,人民幣貶值壓力可能依舊存在,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預計人民幣在7.0~7.3區間波動仍是主流觀點。
民生證券認為,一方面,海外對于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可能向“軟著陸”方向修正,會支持美元指數走強,這對人民幣匯率會形成一定壓力。此外,即使今年四季度經濟基本面改善,但考慮到潛在的出口降速、地緣政治、關稅摩擦的風險,匯率也難以持續偏強。綜上而言,人民幣匯率年內或仍維持在窄幅區間內波動。
展望后市,有機構分析稱,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將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從政策空間來看,相關部門有能力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央行曾多次強調,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市場參與者要堅持風險中性理念。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院的婁飛鵬先生指出,鑒于年底外貿企業通常需要進行結賬操作,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外貿企業的結匯行為預計會有顯著增加,這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作用至關重要。
本文來源于由運去哪整理自上海證券報、第一財經、券商中國、財聯社等,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