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亞洲交易時段早盤,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升破7.0關口,為去年5月以來首次。
分析師指出,在美聯儲降息以及中國逆周期政策強化等內外部因素作用下,人民幣匯率已踏入溫和升值通道。
人民幣大漲
去年5月以來受美元持續高利率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兌美元持續承壓,離岸人民幣匯率最高觸及過7.37。但今年7月底以來,隨著美元降息周期的開啟,以及國內一系列重要政策的推出,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今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升至6.9942,從7月觸及的低點反彈了約4%。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9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0202,調升308個基點。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7.0510,在岸人民幣16:30收盤價報7.0385,夜盤收報7.0318。
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近期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進行了調整,所以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明顯緩解,而且轉向了升值。
潘功勝表示,匯率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是貨幣之間的比價關系,它的影響因素是非常多元的。比如說經濟增長、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地緣政治、突發的風險事件等等,這些都會對匯率產生影響。從外部的情況看,受各個國家的經濟走勢分化、美國大選等地緣政治變化,所以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對于外部環境和美元的走勢的不確定性還是依然存在。從中國國內的形勢來看,人民幣匯率還是有一個比較堅實穩定的基礎。
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在匯率政策上的立場是清晰的,也是透明的。有這么幾個要點:第一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第二,要強化預期引導,防止外匯市場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并自我實現,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有企業已經出手了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據其測算,人民幣已然步入溫和升值的通道,未來12個月人民幣對美元的中樞區間預計將在6.8-6.9之間波動。
有市場人士觀察到,近期,在人民幣升值且美國啟動降息的背景下,部分出口企業開始集中結匯。2024年8月銀行貨物貿易“代客結售匯差額”369億美元,比7月升高319億美元,且為24個月以來的最高值。隨著美聯儲降息落地,短期或還會有出口企業集中結匯,加大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幅度。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此前表示,對國內企業而言,美元利率下降一定程度上將有助于企業海外投資,如果美元指數相應走弱,也有助于增強人民幣購買力,進一步促進海外投資。
“外貿方面,短期來看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人民幣匯率穩定性增強,可以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加穩定的貨幣環境;若人民幣長期走強,可能會影響國內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不過貨幣寬松助力全球經濟復蘇,又有利于提振外需,因此綜合影響仍存不確定性。”溫彬分析。
他還提醒,根據歷史經驗,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可能會出現反復,這會帶來全球外匯市場動蕩,因此外貿企業仍需提升匯率避險意識,加強匯率管理能力。此外,對國內居民而言,在美聯儲降息周期中,美元指數有較大概率會走弱,相反人民幣匯率可能會相應走強,這將對我國居民出國旅游、留學、投資等形成利好。
不過,分析師也提醒稱,當前國內宏觀經濟數據維持弱勢,“三駕馬車”中外貿表現相對亮眼,但投資、消費等內需表現不佳,因而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升值的現象。
本文來源由運去哪整理自華爾街見聞、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界面新聞等,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