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全球最大的無人貨運飛機W5000,在白鯨航線的常州生產基地成功總裝下線。該機型具備10.8噸的最大起飛重量、5噸最大業載能力,航程達到2600公里,是全球最大的無人貨運飛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呂金虎、常州市副市長徐軍、常州市政協主席戴源、常州市新北區區長石旭涌、副區長杭宏偉,中通、京東、中國郵政、東航物流、南航物流的重量級嘉賓、多家客戶、投資基金及白鯨航線供應鏈合作伙伴等數百位業界人士出席總裝下線儀式。
在W5000成功總裝下線的同時,白鯨航線也官宣了獲得A輪融資1.2億元,本輪融資是2024年第二次融資,距今年6月數千萬Pre-A輪融資僅僅4個月。老股東常金控投資持續跟投,本輪資金主要用于W5000型號的試驗機生產研制、地面試驗和總裝能力建設。白鯨航線2024年度累計融資總額已接近2億元。
白鯨航線董事長兼CEO胡震東表示: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見證W5000的成功總裝下線,并宣布迎來我們2024年的第二輪融資,感謝我們老股東,投資人對白鯨航線的認可和鼓勵,以及常州市新北區的大力支持。我們相信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大型無人貨運飛機有望成為航空貨運的未來主流,推動物流行業邁向更高效、更經濟的新時代,而白鯨航線W5000毫無疑問將成為物流新時代的主流航空器之一。
白鯨航線W5000項目自2021年啟動,專為滿足物流需求而設計,是全球最大的無人貨運飛機,設計最大商載5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0.8噸,貨艙有效容積超過65立方米,商載航程達到2600公里,可實現國內城市航空貨運當日可達的夢想。
W5000采用傳統的渦槳發動機,翼展22.70米,垂尾7.51米,機長22.89米,是國內載重最大、航程最遠、整機安全性最高以及貨運效率成本最優的大型貨運無人機之一。該款飛機采用自主駕駛、地面監控,一個機組可監控6-7架飛機,機組人員成本僅為同級別有人飛機的1/10。W5000實現了供應鏈全面自主可控,全機部件都來自于國有航空工業體系和民營主流航空企業。W5000在運營成本及效率方面具備優勢,噸公里成本與同級別有人駕駛貨運飛機相比可降低40%以上,在民航及通航機場的過站時間僅為15分鐘。目前適航申請已獲中國民航局受理,首架機預計2026年下半年實現交付。據悉,白鯨航線W5000還將在今年舉行的第十五屆珠海航展進行全球首發展示。
白鯨航線于2021年創立,致力于成為全球重要的大型無人自主駕駛貨運飛機制造商和完整航空貨運解決方案提供商,白鯨航線以航空貨運為方向,專注于大型無人貨運飛機的研發和制造,致力于為未來的支線航空貨運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實現國內物流24小時全國可達的目標。主要創始人均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具有空客、中國商飛、通用電氣、小米等知名航空與制造企業豐富的工作經驗,對民用航空適航體系、運營體系、生產制造、質量管理等領域有深刻的理解。白鯨航線已經在北京、西安和上海成立研發中心,開展總體氣動、機體結構和機載系統等開發,在常州市建設總裝制造和測試中心。
東盟、日韓、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亞五國都在W5000航程覆蓋范圍內,中東地區的沙特和約旦等國家,也對W5000大型無人智能貨運飛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已經簽訂了意向訂單。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增長引擎,“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航空物流運輸是低空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占據低空經濟的半壁江山,將大幅度的提高運輸效率,降低航空貨運成本,將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