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波三折的東京奧運會就要開幕了。由于疫情影響,風險管理和物流保障一直是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體會盛會,奧運會不僅僅是人流高密集聚的過程,也是物流高頻發生的過程。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物流系統是每一屆奧運會成功舉辦的基本保障。
從我們國家物流業發展來看,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倒逼物流業成長的一次關鍵時間,給國內企業帶來了一次高標準、高要求的物流實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也進入了倒計時,這也將是對我們國家物流業發展成果的一次檢閱。
一、奧運會有哪些物流需求?
奧運會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 每四年一屆,會期不超過16日,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具有比賽項目最多、參賽國家(地區)最多、參與人數最多的特點。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賽國家(地區)達到204個,占全球224個國家(地區)的91%;參賽運動員11438名、現場觀眾達到750萬人次,全球收看觀眾達到40.78億人次。
這樣一個大規模賽事自然會產生大量的物流需求,主要有五個方面:
1. 食品物流
奧運會期間,運動員和觀眾不僅數量大,還來自不同國家(地區),飲食習慣存在差異,所以大批量、多元化的食品需要物流完成配送。一方面要滿足4R供應原則(準確的品種、準確的數量、準確的時間和準確的地點),另一方面要保證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滿足不同的溫度、濕度、氧氣濃度的要求。
2. 醫藥物流
奧運會期間,出于運動保護、安全應急等需要,將產生大量、多樣的醫藥和醫藥器械物流。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運動員專用的藥品就有128個品種。這些藥品、醫藥器械基本都是從廠家直接采購,不經過中間環節,所以對物流的及時性、可追溯性要求很高。
3. 花卉物流
奧運會期間,場館內外少不了花朵的裝飾,頒獎儀式也少不了花束的點綴,那么鮮花的運輸、配送自然是一個重要環節。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使用的頒獎花束就接近3000束。而這些花束,都是根據當天頒獎活動需要,按數量現摘,每朵花直徑、花莖長度、搭配綠葉基本一樣,通過冷藏方式在準確的時間送到準確的地點。
4. 場館物流
奧運會的舉辦離不開各大體育場館,包括競賽場館、訓練場館、非競賽場館等。例如,北京奧運會僅競賽場館就有37個(其中31個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后保留了25個)。這些場館和其承擔的賽會活動,就有了大量的物資供應、流轉需求,還有開幕式、賽事所需要的設備儀器轉場。而這些物流業務,既要保障效率,更要強化安全。
5. 寄遞物流
奧運會期間,來自外國外地的運動員、觀眾多,自然行李也多。同時奧運會也是對消費的一次重要拉動,紀念品、特產等購買后郵寄的情況下也很普遍。
可以說,物流是奧運會的生命線,雖然我們不能直接看到,但是一旦物流保障出了問題,奧運會就會有停擺危機。而對于物流業來說,奧運會的需求是具有一定難度的。
首先,這是一次階段性需求。奧運會每4年才一次,一次才16天左右。不可能有某一家企業或者機構,常備物流資源來服務奧運會需求。所以每一次奧運會的物流系統,都是一次企業的遴選、資源的整合。
其次,這是一個集中性需求。奧運會主辦城市和協辦城市不多,時間也不長,在一個有效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滿足大規模、多元化的物流需求,對物流組織的精細化程度要求很高。
再次,這是一個安全性需求。防暴反恐、衛生防疫、食品安全等都是各類大型盛會必須關注的要求。同時,賽會過程中比賽器材、醫藥物資、運動員食品等都是關鍵物品,不僅要保障安全和品質,還需要有可替代的柔性,保障賽事按期進行。根據有關研究,奧運會期間,一般只有40%的倉庫空間用來儲存所有的比賽器材,余下的60%的空間用來儲存未知的物品。
二、北京奧運會背后的物流故事
2001年,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這給我國國家物流業創造了一次臨時性的機遇與挑戰。當時,我們國家的物流業是這樣的:
我們國家物流領域第一個國家級政策文件,《關于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經貿運行〔2001〕189號),由國家經貿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
我們國家物流領域第一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國家標準(GB/T18354-2001) 發布實施,“物流”這個概念有了官方的權威界定。
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高達18%,物流費用中,運輸費用占51.5%、保管費用占31.3%、管理費用占17.2%。
“中國物資流通協會”更名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首屆“全國高校物流教學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提出“啟動物流人才教育工程”。
國際物流巨頭搶灘我們國家,馬士基在廣州獲得獨資附屬公司牌照,東方海外在上海成立了總部,UPS獲得我們國家的直航權。
全國物流企業只有1000多家,寶供、大通是當時民營企業的低昂性代表。
根據國務院領導對中遠集團做出的“企業主業要突出,核心競爭力要強”的重要指示,中遠集團進行業務重組,形成“班輪+物流”為主體的核心產業。
客觀來說,當時我們國家物流業才剛剛起步,沒有能夠托底的企業。可以對照一下2004年悉尼奧約會指定的物流服務商——德國SCHENKER國際公司,這家公司在世界各地100多個國家擁有1000個辦公室,27000名員工,年營業收入近100億德國馬克,是世界領先的物流與貨運代理商之一。
但在物流壓力之下,奧運會也蘊含著巨大的物流商機。有研究測算,與奧運會直接相關的物流費用就有417億元。這對我們國家物流業來說還是一次成長機會,從歷屆奧運會物流供應商身上吸取經驗,提高企業的物流服務水平。北京奧運會的物流保障隊伍中,既有中國郵政這樣的央企,有祥龍物流這樣的地方國企,有UPS這樣的國際巨頭,也有榮慶物流這樣的民營企業,可以說是對物流業的一次洗禮。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奧運會可以說是我們國家冷鏈物流發展的加速器。這次奧運會期間,食品冷鏈方面,榮慶物流配合俏江南,建立了食品冷鏈的監控追溯系統,將奧運食品備選供應基地、生產企業、物流配送中心、運輸車輛、餐飲服務場所全部納入監控范圍,對奧運食品種植、養殖源頭、食品原材料生產加工、配送到奧運餐桌,開展全過程監控和信息追溯。
在醫藥冷鏈方面,北京醫藥公司設立了五大保障體系:品種貨源的保障體系、藥品質量監督的保障體系、網絡信息的保障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和物流配送保障體系,需承擔31個競賽場館、42個訓練場地、9個非競賽場館和232個醫療站點、191輛流動救護車和北京市的24個定點醫院的藥品、耗材和醫療器械的供應工作。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主辦和協辦城市都沒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在食品藥品方面做到了“零差錯、零事故、零投訴”,這是極為難得的。
三、北京冬奧會的展望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國郵政成為郵政服務獨家供應商、京東物流(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成為物流服務商。時隔14年,我們國家的物流業已經改天換地。《財富》雜志發布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郵政位列第90名、京東集團位列第102名。
我們國家已經從有承接奧運物流的勇氣,變成了承接奧運物流的底氣,并且無人車、機器人等新裝備新技術也會走進北京冬奧會,在物流的操作無人化、運營智能化和決策智慧化三個方面為全世界“打樣”。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