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倉庫人做一個最讓人頭疼問題評選的話,庫存數據的錯誤恐怕要排前三名。大到成本數據無法核對、小到幾個零件找不到實物,如此種種情況都是令人頭痛且難以面對的。
今天我們也嘗試來談一談倉庫中庫存數據的錯誤問題。主要內容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尋找庫存數據錯誤的成因,另一個就是出現錯誤如何善后這一問題。
先談談庫存數據錯誤的成因
一般來說,身為管理者,對自己倉庫里有什么問題多少是有些數的。可能的情況無非庫存遺失、盜竊、記錄錯誤等幾類錯誤。
對于庫存遺失來說,很多時候都是揀貨員或者理貨員粗心所造成的。比如一筆訂單需要將某貨位上的貨物搬下,從中拿出相應數量的貨物進行出庫。在上架時,卻將該托盤放置到了錯誤的庫位上。巧合的是,該貨位上的貨物很少有動作發生,因此等到盤點的時候,盤點人員到達該庫位進行盤貨就此發生所謂的“貨物丟失問題”。
失竊問題這個純屬自身倉庫管理與技術手段不到位的問題。這里說比較麻煩的一類情況,就是倉庫管理員與外面的人員內外勾結進行盜竊的情況。避免此類情況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多對人員進行嚴格的“后果”教育,同時在重點角落區域放置攝像頭進行全程的記錄拍攝。嚴格要求倉管員在攝像頭下進行出庫的操作,確保每一個動作都在記錄的范圍內進行。
記錄錯誤是比較常見的一類現象,尤其是信息化系統不發達的倉庫里經常遇見。在此類條件下工作,由于所有數據都由人工填寫,沒有相應的系統進行限定,因此經常出現這類情況。比如A訂單要求出庫50件貨物,但是在出庫時由于馬虎,出庫了60件,但由于缺少系統的比對機制,加之人員的疏忽大意,因此導致庫存實際上少了10件。
對于這類情況,我想說最好還是購買一套像樣的WMS系統,在出庫下架時候通過PDA的掃描與原訂單進行確認和比對,降低此類問題的觸發概率。
發現庫存錯誤后該如何處理
發現庫存數據出現錯誤后,應當先把問題具體化,說白了就是問題究竟出現在哪里?出現在哪個庫區、哪個庫位、具體相關操作人員是誰、是否能夠調取相關操作記錄等等。由此逐一排查原因,直至找到真實的原因。一般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有人為失誤、操作流程問題、系統故障等等。
找到真正導致庫存發生的問題后,要進行妥善的處理。比如是人為失誤造成的,就要多進行溝通與培訓,并進行相應的獎懲。如果是系統方面出現的問題,就需要多與信息部門多溝通,甚至是軟件開發人員多交流,發現是否在系統方面存在一些過去未曾發現或者忽視的問題,徹底解除此類隱患。
在操作流程方面,盡可能的要實現更為全面的透明化管理,盡量做到每筆賬目可查,每組操作可調閱,如此甚至可以幫助管理者通過數據的錯誤反推出流程當中可能會造成麻煩的一些問題,將壞事變為好事。
問題發現并確認后,一定要在處理時設定好輕重緩急的層級,尤其是要充分考慮其他部門或是客戶方面,以便進行優先級的安排。比如發現庫存數據錯誤,但此時有一批貨物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出庫,那么此時就應當進行相應的記錄,先把出庫工作完成,再繼續進行錯誤原因的查詢或處理。
待所有問題都查明處理后,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更改或恢復,此行為一定要通過上層領導批示同意方可操作,倉庫方切記不要自行處理。另外如果庫存數據問題對其他部門或利益相關者產生影響,及時通知他們,確保所有相關方了解問題的存在、糾正措施和預計的恢復時間。
在處理庫存數據問題后,制定預防措施以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可能的措施包括加強培訓、改進操作流程、優化庫存管理系統等。
最后要定期監測庫存數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進行定期審查和評估,以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問題。
本文來源于SmartWMS智慧倉儲管理系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