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車輛上路巡查,超限貨車就銷聲匿跡;執法車一離開,大批違法車輛就魚貫而出——原因竟然是執法車輛被運輸公司裝了GPS跟蹤器。
日前,這個案子破了,12名犯罪嫌疑人被抓!
溫州市公安局甌海區分局發布消息,警方已抓獲12名涉案人員,其中6人因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被刑拘,1人被治安拘留。
多輛執法車被安裝GPS跟蹤器
3月20日開始,溫州市治超辦在全市開展超限超載車輛百日專項整治行動。執法隊員發現,路面上超限運輸渣土、沙石的貨車明顯減少了,甚至接連幾天一輛車都碰不到。但據群眾反映,路面上違法運載的貨車并未減少,他們總能精準地避開執法車的巡查線路和時段。
4月1日,執法隊二中隊一輛執法車因開行時有異響被送到修理廠,抬升后,底盤上出現兩個煙盒大小的黑色方塊。經查,是兩組不同型號的GPS跟蹤器。此后,三中隊一輛執法車底盤上也發現被裝了GPS跟蹤器。
甌海警方接警后偵查發現,當地4家運輸企業多名負責人、管理人員有作案嫌疑。4月9日凌晨,甌海警方將朱某某、盧某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甌海公安分局有組織犯罪偵查大隊大隊長卓湘棋介紹,這批涉案人員以4家渣土、沙石運輸公司的股東、管理人員為主。其中一家運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朱某某、車隊長盧某某等人直接參與了GPS跟蹤器安裝。
其余3家運輸公司則通過人員盯梢、尾隨等方式,干擾執法活動。這4家運輸企業的管理者們還組建了一個微信群,相互分享各自掌握的執法活動信息。
據警方查明,運輸公司長期在新南站周邊安排人員盯梢,一旦發現執法車出動,就會駕車尾隨。
除了車隊長、駕駛員等輪班蹲守外,他們還雇傭了專人盯梢,每個月工資有上萬元。民警介紹,盯梢人員通過微信群、對講機等,源源不斷地把執法車動態通報給路面上的駕駛員。
執法車一出動
跟蹤器就發出警報信息
為了便于車輛調度,運輸車隊的貨車一般都裝有跟蹤器用于定位。為了降低日常盯梢的成本,2020年4月,該運輸公司雇人分別在兩輛執法車上安裝了GPS跟蹤器。
據該運輸公司車隊隊長盧某某供述,“跟蹤器上有一塊磁鐵,只要往車底隱蔽處一貼就能吸附住,幾秒鐘就能裝好,基本上不會被人察覺到。”
據了解,執法車裝上跟蹤器后,盧某某通過手機軟件就能實時掌握車輛的動態,“跟蹤器還具有電子圍欄功能,一旦執法車離開設定的范圍(如停車場),盧某某就能第一時間收到報警信息,執法活動完全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憑借跟蹤器
每個月逃避罰款近10萬元
據了解,這些運輸公司現有的貨車大多只允許載重10噸以內,而它們實際載貨量往往能達到三四十噸。一旦被交通執法部門查獲,每輛車將面臨1萬元左右的罰款。
“以前沒有跟蹤執法車的時候,車隊平均每個月會被查處10多次,用上跟蹤器的那幾個月,每個月只查處了兩三次,效果十分明顯。”據盧某某供述,通過跟蹤器獲取的信息也被他們分享給其他三家企業。因此才會出現執法車一上路,超限車馬上銷聲匿跡的怪象。
據介紹,市區常見的渣土、沙石運輸車按照規定,載貨總重應控制在30噸左右。為了降低運輸成本,許多車輛通過非法改造、加大運載量違法運載,一些車輛總重甚至達到了七八十噸,超限達到了100%。
“超限車輛荷載遠超公路的設計承載能力,會造成路面嚴重損壞,大幅縮短公路正常使用年限。另一方面,超重的車輛會產生巨大的慣性,嚴重影響剎車效果,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交通執法人員介紹。
據了解,這是溫州市第一起因盯梢、監控執法而被查辦的刑事案件。交通執法部門表示,為了從根源上遏制超限運載的亂象,將從執法信息化、加強源頭防范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提升道路運輸管理水平。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