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快遞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狂飆”的韻達,除了“聯盟”德邦,還有哪些想象空間?

  隨著韻達2020年年報的發布,一線快遞企業2020年的最終排名也浮出了水面。

  韻達2020年年報顯示,去年全年其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141.44億票,同比增長41.02%,增速高出行業平均增速近10個百分點;快遞市場份額達16.97%,較去年同期提高1.18個百分點。結合之前其他企業發布的成績單,可得出快遞市場份額排名:中通(20.4%)>韻達(17.0%)>圓通(15.2%)>申通(10.6%)>百世(10.2%)>順豐(9.8%)。

  而從快遞業務量增速角度看,排名則依次為:順豐(68.5%)>韻達(41.02%)>中通(40.3%)>圓通(38.76%)>申通(19.62%)>百世(12.7%)。

  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業務量增速,韻達均排名第二。考慮到去年一年波云詭譎的行業變化,殘酷異常的行業競爭,這份成績確實難得。當然,和同行一樣,韻達也付出了一定代價。2020年韻達實現實現營業收入335億元,其中標準快遞業務收入316.6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7.52億元,同比下降49.6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4億元,同比下降46.94%。

  對此,韻達給出了三個原因:去年第一季度受到疫情防控影響,快遞企業普遍出現了量能不足的困難局面;第二季度以來,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一批穩經濟措施的出臺,線上消費異常活躍,快遞企業短時期內集中回補業務量,客觀上導致第二季度局部地區的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此外少部分快遞企業以補貼市場的方式,以較為激進的價格政策進行低價競爭、快速獲量,導致部分區域的快遞單價下行明顯。

  激烈的價格戰也延續到了今年一季度。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19.3億件,同比增長75.0%;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237.7億元,同比增長45.9%。快遞業務量與收入增速差達29.1個百分點,為近5年來最大。快遞單票價格持續下降,行業快遞平均單價從2007年的28.50元/件快速下滑至2020年的10.55元/件,一季度的平均單價僅為10.2元/件,遠低于上年同期和四季度均價,創歷史同期新低。

  至于韻達,根據其發布的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其實現營收83.3億元,同比增長4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億,同比下降3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8億,同比下降30.70%。

  當然,和同行一樣,受到春節不打烊活動等因素的影響,韻達一季度運營成本也有所上升。根據披露,第一季度,韻達營業成本為74.8億元,同比增長51.28%。其中,銷售費用為6953萬元,同比增長34.38%,主要系職工薪酬、辦公費用等增加所致。管理費用為3.03億元,同比增長41.54%,主要系職工薪酬、折舊攤銷、信息化費用增加所致。研發費用為8584萬元,同比增加30.32%,主要系報告期內技術研發人員薪酬增加所致。

  事實上,當快遞行業深度“內卷”,幾乎全行業利潤不可避免的出現下調情況時,包括資本機構在內的很多觀點認為,在當下市場份額比之利潤更加重要。而要在市場份額上有所突破,不可避免的在單票收入上會出現調整。比如韻達,雖然其業務量增速領跑通達系,但是其2020年的單票收入同比下降30.14%,至2.24元。雖然各家單票收入降幅均在20%以上,但是韻達下降幅度最大。

  單票收入下降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成本是否撐得住。數據顯示,2020年,韻達轉運中心自動化設備處理能力同比提升30%、轉運中心人均效能同比提升14.2%、車輛平均裝載率同比提升4.4%、單票人力成本同比下降約10%,成本管控下單票成本為2.06元,同比下降27.21%。事實上,這樣的成本,也領先于大多數同行。

  那么,具體來說,韻達究竟在哪方面做了努力?哪些值得行業參考?面向未來,它對形勢如何判斷?又做了哪些準備?以下我們一一揭曉。

  01

  韻達的多面性

  企業的性格和創始人的性格,某種程度上十分相像。韻達給外界的刻板印象是低調,猶如埋頭耕地的老黃牛。不過翻看了其2020年年報,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更加多面的韻達。

  1.深耕基建

  提起快遞業的“基建狂魔”,很多人想到的是中通。其實,韻達同樣重視基建。舉例來說,目前,韻達是A股首家樞紐轉運中心100%自營的加盟制快遞公司,截至2020年末,在全國設立67個自營樞紐轉運中心。

  2020年,即使行業競爭激烈,韻達依然在基建方面進行了大手筆的投入。數據顯示,2020年,韻達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與其他長期資產的投入為60.04億元,同比增長37.16%,2021年第一季度投入12.75億元,同比增長36.23%。其中固定資產的增加,主要表現為房屋及建筑物、車輛、機器設備資產增加;無形資產表現為購買計算機軟件、土地;在建工程主要是指黑龍江、山東、湖北、江蘇等快遞電商總部基地項目、韻達集團北方區域總部物流建設項目等。

  此外,韻達還深入實施“物業自持”戰略。通過對主要樞紐、省會城市等轉運中心進行替代性新建、擴建、改造,優化規劃設計,提高轉運中心容量和操作效率,降低長期經營成本。根據披露,2020年,韻達西安、長春、臺州三門、南昌、濟南、長沙等多個核心自有產業園交付使用,新增建筑面積近百萬平。

  在運輸上,2020年,韻達也繼續進行提升了牽引車比例,推行甩掛運輸,路由拉直率同比提升3.2個百分點。截至報告期末,韻達各類運輸車輛資產值為16.10億元,占公司固定資產比例約17%。

  2.精益管理

  2020年年報顯示,韻達在全國擁有3875個加盟商及32624個網點及門店(含加盟商),加盟比例為100%;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報告期末,韻達全網快遞員數量約19.6萬人。運營這樣龐大且復雜的網絡無疑是一大挑戰,何況還要保質、保量、降成本。除了前文所述的不斷對關鍵環節保持投資力度,韻達給出的另外一個方法是精益管理。

  比如持續提升裝載率,在核心區域、核心路線提升大運力車輛、牽引車輛比例,持續推行甩掛運輸;專項開發“車貨配”等在途配載系統,利用數據系統進行動態路由調整,提高發車管理與裝載率的匹配程度;轉運中心運輸拉直率進一步提升,完善 “網點直跑”,探索“支線協同”、“倉配協同”等新的敏捷經營支點。再比如,優化建包、集包方案,通過轉運中心直發網點,減少中轉拆包,提高運營效率,縮減操作時間,降低網點運輸成本;繼續推進貨品結構優化,深入實施“攬小、攬輕、控重、控泡”工程,持續降低單票的資源成本。以及持續優化現場管理得等。

  通過持續實施成本挖潛,2020年度,韻達轉運中心自動化設備處理能力同比提升30%,綜合操作效率同比提升31.6%,轉運中心人均效能同比提升14.2%,轉運中心錯分率同比下降千分之1.4,錯發率同比下降千分之0.5,錯集包率同比下降千分之0.5,破損率同比下降萬分之0.03,車輛平均裝載率同比提升4.4個百分點,單票人力成本同比下降10%左右,百萬公里事故率同比下降18.9%,運輸在途準點率同比提升近4個百分點。

  3.重視科技

  科技之于快遞業的重要性不必贅言。韻達也早早對此作了布局。據騰訊棱鏡報道,2013年,韻達在上海應用了第一套全自動化分揀設備,成為行業最早這么做的“快遞公司”。直到現在,韻達“掌門人”聶騰云依然是通達系老板中最懂技術的人。報道引述業內人士話稱,“韻達自己買的車,無論是車輛構造,還是掛箱尺寸和材質,很多都是他親自定出來的,換句話說,他比賣車的都懂車,主機廠去跟他談生意都要帶產品經理去,銷售自己是搞不定的,因為他實在太懂技術了。”

  2020年,同樣是韻達發力科技的一年。年報顯示,2020年其研發投入2.96億元,同比增加 69.88%,遠超通達系競爭對手。韻達在其年報中稱,基于實時流處理和數據中臺技術,構建了流批一體的混合生態大數據平臺能力,持續優化實時大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和運維能力,可實時處理10億級數據。

  此外,依托于數據決策輔助系統,其也實現了智能預測、網點分析、智慧分單、地址識別服務、地址質量判斷、地理范圍管理等等。這當中,分單系統排查率可達96%,準確率可達98%。另外,基于AI識別的大小件分離系統,使得單套設備可實現3600件/小時的單件分離速度。報告期,韻達還發布了全國快遞企業首個自主研發的5G無人機“韻達X470”。至于智慧中轉、智慧客服與末端、無人車技術、無人倉技術等方面,篇幅所限不再贅述。

  在硬件研發方面,韻達同樣保持了投入力度。2015年以來,率先探索自動化設備研發工作,自主研發集成了“全自動分揀系統”。2019年,又創新研發了四層交叉帶自動分揀線,分揀效率再次得到提升。2020年,其新增交叉帶投入,并新建/改造矩陣,設備處理能力,由2019年的1200多萬件/小時提升到2020年1600多萬件/小時,同比提升了30%以上。截至報告期末,韻達自動化設備資產值為46.11億元,占公司固定資產的比例約49%。

  4.賦能末端

  價格戰之下,一線網點承壓。據央視最新報道,義烏某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低于1.4、1.5元的話,馬上就會有幾家出問題。四月份,已經有幾家網點要轉讓,也有部分網點的負責人,只能靠借高利貸維持。

  而為了賦能加盟商,韻達在公布年報的同時,也宣布了另外一個重要舉措:使用不超過2億元的自有資金,向公司加盟商進行財務資助,資助其用于快遞業務經營或快遞業務相關的投資。而據年報顯示,韻達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及短期理財余額為97.88億元,可以說彈藥依然充足。

  而事實上,韻達賦能加盟商的舉措此前就一直有。比如,通過接系統、支線協同、代集包等技術手段,幫助網點提高經營能力,提高其派送效率、降低派送成本等。2020年,其還幫助30余家加盟商上線自動化分揀設備,大幅提升網點端的分揀和處理能力。再比如,加快構筑網點、蜜罐智能快遞柜、韻達快遞超市、共配門店等多元化末端服務網絡。這樣一方面能向客戶提供分層的多元化、商業化服務,另一方面也提高末端服務效率和服務能力,降低快遞小哥的單票履約勞動工時。

  02

  韻達的新故事

  在資本市場,韻達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以近期為例,其股票交易價格連續在4月23日、4月26日2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其中原因在此不做深究,但韻達就此事發布的《韻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卻是不得不關注的內容——這當中闡述了這家公司對當下行業形勢判斷:

  對于行業環境,韻達表示:在市場經濟和法治環境下,有效的資源最終會被優化配置,企業最終要回歸“量本利”的經營邏輯軌道,科技創新、服務品質與產品分層能力才是獲得客戶粘性、提升市場份額、體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如果企業沒有經過長期的核心資產投入,沒有長期的科技能力積累,沒有長期共生式的網絡和品牌建設,沒有基于時效和服務的產品分層能力,其履約能力是無法通過憑空來完成的;短期的以價換量、低價競爭不過是企業與市場相互“薅羊毛”行為,更遑論甚至以遠低于成本價格進行拼搶客戶,已經涉嫌嚴重擾亂市場的違法“傾銷”行為,不可持續。

  實踐證明,當業務量日益增大、補貼力度衰減乃至取消、時效與服務品質可比沒有優勢的情景下,低價競爭者獲得增量包裹的能力會明顯下降,已經獲取的客戶也可能快速流失。根據對月度、季度市場數據的監測,韻達認為,2020年第二、三季度快遞行業競爭加劇屬于短期現象、階段性行為,快遞行業的運行環境季度環比正在修復向好,并樂觀預計2021年市場環境會不斷改善。

  此外,在韻達看來,在新進入者低價競爭以及頭部快遞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優勢沖擊下,伴隨著主動或被動式的差異化發展及越來越高的行業壁壘,部分快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正面臨困難,特別是在核心資產投入、科技創新、融資能力、管理管控、網絡均衡性等方面遭遇困境,導致獲取包裹的能力不足,盈利能力越來越差,經營現金流日趨緊張,網絡的穩定性明顯下降,生存空間持續萎縮。從品牌數量、產能建設、獲量能力及市場份額角度看,目前低質效的二三線快遞產能已基本出清,頭部企業之間的發展格局也已經呈現出“份額下滑-份額維持-份額進取”的持續分化梯度,“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而在發展戰略上,基于對行業發展前景的不同認識和前瞻判斷,各企業分別制定了不同的發展戰略,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核心資產資源投入、業務布局和產品開發,相繼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狀態和競爭能力;貨品結構上,快遞產品進一步細分,由傳統的“標準快遞”逐漸向附加值更高的時效產品、特色產品、定制化產品細分,由過去大小包裹混合的“粗放型產品”逐漸向小件包裹、大包裹細分;服務能力上,由于信息化、精細化管理能力差異,快遞企業在全程時效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上逐漸顯現梯度,頭部企業的快遞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全程時效持續提高,品牌效應持續補強;獲客方式上,相較低質效品牌過度依賴“以價換量”而言,龍頭快遞企業基于科技強、服務好、時效快等品牌優勢,更有能力實施“提質增量”、“產品分層”等差異化競爭策略。

  目前,標準快遞方面,頭部快遞企業日均單量已超過4000萬票,剔除派費后的單票運輸中轉成本已降至0.9元以下,且未來將持續呈現明顯的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產品分層方面,頭部快遞企業正持續開拓特快、農產品件、隱私面單、派前電聯等高附加值產品與服務,同城、冷鏈業務也將進入最佳布局窗口期。可以預計,以標準快遞為基礎,有能力實施客戶分群、產品分層等差異化、高品質服務的綜合物流快遞企業,將獲得更大的品牌優勢、產品優勢和發展空間。

  韻達還判斷,在千億級海量包裹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快遞時效的要求越來越快,對服務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頭部快遞企業憑借領先的科技能力、精益的管理水平和穩定的服務網絡,在“服務品質-業務量-成本-利潤”之間已經牢牢構筑起高深的快遞行業壁壘;新進入者通過燒錢、補貼行為快速獲量是短期行為,不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不可持續。

  ……

  拋開以上種種,當前行業的幾點變化,也給韻達留下了想象空間:

  其一,政策層

  近期,國家在反壟斷方面動作不斷。在地方,《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引發各方關注,這一重要的快遞大省擬規定,“快遞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等手段阻斷快遞經營者正常服務;平臺型快遞經營者不得禁止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限制其他快遞經營者進入。”

  再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推出,快遞行業政策底部已經出現,價格戰持續惡化的風險收窄,短期政策使得新進入企業較難以單純的低價搶占業務量,長期則有利于能力更強的龍頭企業。當然了,草案執行節奏與力度尚未確定,而且對成本的監測衡量操作難度也大。但無論怎樣,對行業而言是一個正向的信號,尤其是對韻達這樣的本身在成本上有優勢的快遞企業。

  其二,中立性

  從需求側看,快遞市場依然是一個具有高成長性的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快遞包裹總量為833.6億件,預計2021年快遞包裹總量將達千億級。

  這當中,既有渠道下沉、農產品上行等持續向快遞產業釋放包裹紅利,生活場景快遞化也在持續改變人們之間物品的流通方式,并將釋放越來越多的快遞包裹。同樣需要注意的是,作為當下的主要包裹供給者,電商平臺也在愈發多元化,除了淘系、京東商城等傳統電商平臺,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也聚集了龐大的網購用戶,另外一批小而美、模式獨特的垂直電商也不斷涌現,特別是直播帶貨正在爆炸式發展。

  這當然是全行業的機會,但韻達自身也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前文所述的成本與價格優勢,相較于大多數同行,韻達也相對“中立”。截止2020年末,阿里系依然只持股2%。這種中立性也讓其可以在淘系平臺外,挖掘到新市場,典型代表就是成為拼多多今年春節期間的快遞特約合作伙伴。

  其三,多元化

  頭部快遞企業均在朝綜合物流方向方向,韻達也是如此。韻達在年報中表示,2020年,其持續推進“守正開放、多元協同、一超多強”的發展戰略,圍繞供應鏈、末端服務、運力協調等上下游產業鏈,持續以快遞流量嫁接周邊市場、周邊資源、周邊產品,以韻達供應鏈、韻達國際、末端服務、韻達冷鏈等豐富的周邊產品線,持續打造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2020年,供應鏈板塊組織全新升級,經營及管理團隊按照社會化、獨立化、商業化運作,倉儲數量已達120余個,年發貨量9500萬件。韻達國際在疫情影響下,加快出口業務開拓,已開通13條專線,覆蓋30余個國家和地區。

  當然了,最為引人注目的,也是最具想象空間的,是其入股德邦的動作。今年4月底,韻達戰略入股德邦的事項也正式落地,韻達副總裁賴世強也將出任德邦股份的非獨立董事。

  未來,這兩大中立的行業巨頭,在前端市場拓展,后端網絡優化等等方面,又會有怎樣的協同效應?我們也在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韻達,德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