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貨物要出運,肯定會考慮選擇一家安全靠譜的貨運物流公司,但有些貨運物流公司為了盈利不一定會選擇你……
據悉,DHL全球貨運公司(DHL Global Forwarding)進行了一場清理,篩選和淘汰了一些不匹配的客戶。
2020年,全球主要貨運代理公司運送的集裝箱量減少,這一下降的原因不僅是新冠疫情危機和相關的海運集裝箱數量下降。
通常,這些公司解釋說,他們已經清理了僅能帶來邊際利潤的客戶群和集裝箱數量,DHL全球貨運公司現在也同意這一說法,其海運負責人表示,海運貨量的下降與新冠疫情無關,甚至與航運公司的競爭無關。
“我們一直在調整我們的投資組合,而不是只著眼于大批量交易,要著眼于強勁的毛利率轉換為息稅前利潤(EBIT)。”DHL全球貨運執行副總裁Dominique von Orell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他補充說,到目前為止,這一決定已致收入顯著增長,DHL這樣做是為了實現盈利增長。
換句話說,該公司已經篩選了其客戶,剔除了那些對公司利潤貢獻不足的客戶。根據von Orelli的說法,這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策略,與新冠病毒危機無關,這最終意味著DHL的貨量下降幅度超過了整個市場。
他說:“我不會將貨運量下降與疫情聯系起來。這是我們追求健康增長戰略的一部分。”
2020年,DHL的物流業務在海上運輸了290萬標準箱,比上年下降了10.8%。同時,根據競爭對手DSV Panalpina的數據計算,DHL的跌幅是普通市場的兩倍以上。
von Orelli補充說:“如果貢獻不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寧愿放棄。”
他拒絕透露將取消哪些細分市場和客戶類型。相反,他解釋說,DHL關注的不僅僅是數量,但更多的是看單個集裝箱對利潤的貢獻,以及在單個任務上花費了多少資源。
▍貨運代理比班輪公司更具靈敏性
當公司將矛頭指向內部時,仍然很明顯的要問,一些貨運量是否已經轉移給了航運公司或其他競爭對手。最近,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是傳統航運公司的戰略轉變,其中一些參與者決定將重點更多地放在端到端物流上。
但是,根據von Orelli的說法,這并不是DHL貨量下降的原因,也不是船運公司“偷走”貨量的原因。
“實際上,情況恰恰相反。在這樣的困難時期,客戶非常欣賞我們作為貨運代理所提供的服務。由于我們的結構和廣泛的國際網絡,我們在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案時非常敏捷和靈活。”他說。
他解釋說,貨運代理能提供比船運公司更大的靈活性,這也是客戶留下來并不斷回來的主要原因。
歸根結底,航運公司具有您所預定的運力,這是否會使它們在當前市場上占據優勢?
“它們當然有船,但我認為貨代在端到端業務解決方案中增加了價值。從港口到港口的運輸是另一種業務。班輪公司控制著這些資產,但它們也會以某些方式做出反應,我認為這在過去12個月里未必有利于客戶。”
▍競爭對手也選擇了“關鍵客戶”
在競爭對手Kuehne + Nagel上,首席執行官Detlef Trefzger最近表示,公司在危機期間選擇了為“關鍵客戶”服務。他解釋說,在一個集裝箱短缺和商船運力短缺的市場,Kuehne + Nagel在接受運量方面更加猶豫,這導致了貨量的下降。
DHL也進行了類似的考慮:“我們當然要迎合我們的主要客戶。這是理所當然的,這也是我們的職責。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是我們支持我們現有的客戶,特別是在困難時期,但我們也愿意接受新的業務,無論是大的還是小的。”von Orelli說。
而貨運代理DSV Panalpina,追求利潤超過貨量是其一個眾所周知的戰略,該公司在過去一年中一直在堅持這一戰略。例如,最近DSV在收購競爭對手Panalpina之前的計算結果,相比之下,該公司少計算了80萬個集裝箱。但由于該公司繼續實現收入并繼續盈利,分析師和該公司本身似乎都不擔心這種差異。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