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背景
在商流很大程度上決定物流的這個時代里,隨著電商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雙十一、雙十二大規模的購物狂歡的同時,也給整個物流行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瓜分市場份額的背后,更是各家公司管理水平及營運保障能力的比拼。 為承接公司戰略發展目標,保證“貨量旺季”期間(包含但不限于“雙十一”、“雙十二”、春節等旺季),以客戶體驗為核心,保障整體網絡穩定運營,各家公司會設立“旺季保障”項目組。其中“雙十一”項目已成為各家公司的戰略級項目,對年度目標達成至關重要。
在管理水平及營運保障能力提供有效支撐時,我先不講怎么做好,先講一講什么會導致做不好。總結這么多年的經驗來講,這場旺季保障戰打不好的因素簡要可以概括為:貨量預測不準確(業務量過大超營運能力負荷)、末端網絡局部崩潰(特別是配送能力)帶來的蝴蝶效應、分撥爆倉場內堵塞不流通導致卸不下來又裝不上車、運力資源稀缺無車可請無車可運、操作工人招不來無人可用、線路路由調配失靈流向不均衡、管理失效各自為戰一盤散沙等等。核心問題暴露無遺,前端價格管理失控,外請資源浪費嚴重,客戶滿意度降低,缺乏有效的統一指揮。
02籌備階段
首先,敲定策略 今年各家物流快遞公司雙十一的大方向是什么,策略定位又是什么,重點是收入、規模、利潤還是客戶體驗,還是兼顧成本&客戶體驗,運營承載能力能否達到,整體運營穩定如何保障。這是首要需要考慮清楚,一定要在籌備階段決策拍板下來的,因為這個基調會決定這場戰役的最終結果,一點也不夸張。 德邦2018年以客戶體驗為中心,采用“停收、漲價、壓貨、控量”等策略,實現收入增長40%,成本降低20%,為保障目標達成,提升管理級別,四大管理委員會統一服從雙十一項目組指揮。 順豐2016年、2017年雙十一期間,通過“控貨、限流”策略,優先保障商務件客戶體驗,贏得客戶信賴;同時為緩解分撥壓力、減少壓車成本,順豐將貨物壓在客戶處,每日走貨,保障運營質量。
其次,量化需求 為保證資源儲備充足、應急及預警機制完善,雙十一之前,會進行多輪需求預測,量化需求,如:業務單量摸底預測、場地飽和度預測、運力需求預測、分撥人員需求預測、設備需求預測。多次預警演練,如:雙十一期間貨量實際完成值&預測值偏離預警,雙十一期間分撥防止爆倉預警&壓車情況預警,雙十一期間末端配送預警,場地坪效預警,分撥人效和設備效率預警等。管理上,要求各省區總及各級工作匯報&分撥負責人夜班抽查情況,根據貨量預測,識別風險分撥,采用事前管控方式,提前進行政策及價格調整等措施。 最后,關鍵舉措 人、車、線、場、設備、末端、客服、科技、會議,需面面俱到。 #舉措-人:分撥以人為核心,操作工是分撥作業的基石,人員保障方案,以靈活、多樣的用工方式為宗旨,用好自有人、借力固定外包和外請人、管好臨時外請人。通過資源前置招聘與內部介紹獎勵方案,持續提升人員招聘,各省區全力配合人事做好人員招聘與留存工作。強化分撥操作類人員管理,各維度監控分撥用工全流程,提升分撥人員穩定性。做到(透明)招聘→(有效)試工→(穩定)入職→(嚴控)離職。
分撥負責人作為分撥的旗幟,亦不能頻繁變動,分撥負責人變動頻繁容易引起分撥質量波動,個別性質惡劣的除外。 #舉措-車:運力充足保障與運輸成本管控平衡是非常大的挑戰,重點在如何確保有源源不斷的非高價運費車輛供給,以及甲方如何與乙方進行備車合同約束。運力供應合作模式也是多樣性的,其中,包月車儲備(立足各省區區域內加班外請情況,尋找機動性較強的包月車資源,以滿足短途臨時加班需求);合同車加班(調度空閑合同車輛加班,充分利用公司合同運力車輛,保障旺季運力);外請運力儲備(基于外請車流向,通過區域內外請車資源共享,降低外請車成本)。同時針對較大型供應商強制駐點辦公。在運輸費用結算方面補充臨時備用金支付外請車費用,為保障旺季臨時運力,各省區可以啟用外請車運費備用金制度,支付外請費用。 #舉措-線:因高貨量的峰值性和階段性,線路開設方面,以增加班次不增開新的長期固定線路為主,其余通過路由優化靈活調整。線路模式舉措主要是臨時直發,包括大客戶直發和分撥直發。
門店根據貨量、距離、車型決定是否直發,盈利通過價格策略來把控,客戶貨量充足則優先選擇直發。分撥根據貨量、距離、車型決定是否直發,盈利通過價格策略來把控,分撥貨量充足則優先選擇直發,不再集貨配載發車。正是因為線路路由的靈活及時性,往往在運力、場地、人員出現嚴重的困難時,進行網點支線交接件分流、分撥干支線分流的補救措施。 #舉措-場:場地資源投放周期長,往往提前就要戰略布置到位。雙十一期間對于高飽和度的主要分撥(轉運和樞紐分撥)風險解決方案以擴租場地、網點分流、線路分流、干支線庫存清理為主,再不及就只能做進出場流通限流,按運營能力和產能進行作業,俗稱“死扛”,打時間的消耗戰,堅持過雙十一就算勝利。
#舉措-設備:設備保障重點在作業安全庫存、臨時緊急調配機制上,充分有效配備即可。旺季設備使用,請現場做好三件事:一檢修(及時維修)、二儲備(臨時租賃資源尋源)、三補充(提前起草申請)。 #舉措-末端:在網絡末梢的上萬家網點端,結合業務量的預判,必須讓網點自己的攬收、交件、接件、倉儲、派送能力要能有效匹配上,確保平穩保障度過雙十一。否則網點爆倉,派送積壓,后續的客服催單、質控罰款一堆的爛攤子甚至都能把整個網點弄癱瘓直至退網。區域網點異常多了影響到片區,片區升級為異常區,從而進行異常區域到件攔截,得不償失。 #舉措-客服:客服工作有一定的延后性。做好話務保障,有效接通率、服務質量、一次性解決率、人均效能。做好投訴處理,24小時解決率,郵政申訴率,工單合格率。
賦能網點用戶和貨主客戶,讓客戶滿意,用戶舒適。 #舉措-科技:事前制定保障方案,嚴格執行保障計劃。承接公司旺季保障指標,識別核心鏈路,容量評估,籌備資源。從技術線、業務線、服務線多方著手,集中優化,為系統穩定做好充足準備。建立集中辦公機制,保障現場秩序有條不紊。復盤過程,總結問題,記錄經驗,再接再厲。總之一個字“穩”,一句話“不宕機、不掉線、無延遲、無感知”,大吉大利。 #舉措-會議:在各項組織、機制與流程、數據、舉措方案籌備完畢,很有必要在全網范圍內召開雙十一旺季作戰啟動會。大會宣貫,動員大家,明確目標,指出方向,提升士氣,贏戰旺季。
小結:資源有效保障,風險及時預警,管理高度重視。
03作戰階段
攬收環節游擊戰,中轉環節陣地戰,派送環節運動戰,客訴環節輿情戰。 雙十一項目采用強矩陣式管理,專業線條和管理線條,根據各階段側重點,以每日結果數據及實時戰況數據為基礎,重點應對突發問題及潛在風險,并進行專項應對。基于內部數據監測體系,過程中不斷識別風險區域,賦予召開雙十一專項診斷會議的職責權限,如:干線運輸診斷會、網點派送能力診斷會、時效異常區域診斷會等。
△雙十一預警監控數據指標清單,信息由必贊團隊收集歸納整理 指揮中心會議機制,人力資源部門在項目組內往往會單獨成立實體的指揮中心的架構,統籌、履行雙十一期間的異常問題解決。指揮中心運轉共分兩個階段:前期預演階段和過程實施階段。前期預演階段(11月1日-10日) :每天組織1場會議,重在理順流程、識別潛在風險,模擬和確保協同機制運轉順暢。過程實施階段(11月11日-20日) :每天組織2場會議,安排值班,及時識別重大風險、快速決策、推進方案落地及部署。雙十一期間,針對高危外場和高危營業部,計劃實施“風險分片包干責任制”,通過中高層管理者駐場,加速異常、風險解決。
分撥中心在隱患期、演變期未及時暴漏問題,未合理管控出勤排班,會導致貨量人員不匹配,造成壓車,后續在異常處理期間,外請供給、末端清倉、線路調整、資源支持等問題上未得到支持改善,將導致異常升級。我提倡基于目標下的經營性爆倉(主動找虐),杜絕和防范超過運作能力性質的運營性爆倉(被動受罪)。 所以,在整個作戰期間,全體人員抱著“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的決心,同時在心態上一定保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堅信穩定才是最高生產力,重視現場管理,“反復抓,抓反復,領導抓,抓領導”。
04復盤階段
復盤、修正、精進! 1、比同行:同行“雙十一”方向、策略分析,形成對標數據。
2、定目標:確定“雙十一”定位,制定收入、利潤、貨量、質量等相關指標。
3、早準備:建議最遲九月份啟動,充分保障籌備時間,需求解決前置。
4、做規劃:制定項目管理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5、重演練:注重資源落地摸排與戰前演練,進行潛在風險評估。
6、重現場:上下同欲,重在現場,答案在現場。
7、盤業績:結果決定一切,找準業務和管理短板,測出能力峰值。
8、看達成:以目標為導向、收入達成、成本效率、需求解決、方案設計。
9、打勝仗:保障機制上線執行,確保目標達成。 化繁為簡,簡潔高效,聚焦需求。
05敢承諾,能兌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每一場的戰斗,充分分析利弊,找準優勢劣勢,協作互補,不辱使命;每一次的歷練,鑄就將來更加優秀的自己、更加完美的團隊、更加強大的企業。杜絕松懈,當下的旺季保障將成為未來的日常,保障持續進行…… 敢承諾,能兌現!態度決定一切,結果決定一切。沒有無盡的榮譽,只有無盡的征程。希望此文助力您打贏這場硬仗。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