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ikTok全面推出電商服務
TikTok的美區電商全閉環邁出了一大步。
去年,TikTok美國站開始內測本土業務閉環,如今這一環節已經得到更全面地推進。
日前,TikTok官網宣布,在美國全面推出電商服務TikTok Shop(又稱TikTok電商)。
TikTok電商向用戶提供視頻和直播購物服務,用戶可直接從“For You” 動態中的視頻和直播中購買標記的產品。
針對商家和創作者,TikTok電商推出了一系列服務,包括商品展示頁、商城,連接商家與創作者的“聯盟計劃”。同時,TikTok電商上線了幫助商家存儲、挑選、包裝并配送商品的“TikTok履約計劃”(Fulfilled by TikTok),以及與第三方合作開發的安全支付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TikTok在官網強調,其致力于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讓用戶放心購物。TikTok受保護的美國用戶數據存儲在美國并由USDS(美國數據安全團隊)管理,美國用戶的支付信息也由USDS管理。
也就是說,TikTok已經在商家入駐、內容場、貨架場、物流配送、支付等各個環節都做好了準備。
據了解, 此前TikTok電商已在美國TikTok用戶中進行了數月測試。在測試階段,美國已經有20萬商家入駐TikTok電商。
其中,歐萊雅(L'Oréal)、貝玲妃(Benefit)、Olay和e.l.f. 等許多知名品牌已經加入或正在計劃加入TikTok Shop,有超過10萬TikTok達人參與TikTok電商服務。
另外,TikTok宣布,推出新的TikTok Shop應用軟件和服務商店,進一步擴展了服務和支持,以方便企業運營。
針對全渠道運營的商家,TikTok電商已和Channel Advisor、Feedonomics等數個多渠道平臺達成合作,以方便商家運營。
而在用戶端,目前有40%的TikTok美國用戶首頁界面已經包含了“商城”入口,此后TikTok還將繼續擴大內測范圍, 預計10月初,所有美國用戶都能在首頁看到“商城”。
隨著電商服務TikTok Shop覆蓋到全美國用戶,TikTok在美國的電商全閉環模式也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
2、TikTok全力推進美區電商閉環
實際上,最早在2021年,TikTok電商就已經啟動了測試。不過,TikTok一開始選擇的目的地并不是美國,而是印尼。此后,TikTok電商陸續在英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市場上線。
隨后,美國成為了TikTok發力電商閉環的重要地區。因為TikTok在美國擁有大量用戶,這對于TikTok的電商業務無疑是一個有效助力。據了解,TikTok在美國擁有超過1.5億用戶,幾乎占了美國人口的一半。
此外,美國的在線零售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eMarketer發布的2023年美國三大電商平臺增長預測報告顯示,今年美國在線零售市場銷售額將同比增長10.2%,達到3845.7億美元。到2027年,美國在線零售市場份額將從33.5%增至34.8%,在線零售額將達到6032億美元。
可以看出,TikTok在美區全面發力電商閉環是一個明智之舉。
其實,起初TikTok電商采用的是半閉環模式。所謂半閉環模式,是指通過第三方平臺(比如獨立站建站工具shopify等)的插件與TikTok綁定,商家在視頻內容中的購物車或主頁櫥窗放置Shopify商品鏈接,用戶點擊鏈接,就會跳轉到獨立站下單。
但是由于在半閉環模式中,TikTok只是充當一個引流工具,用戶并不能直接在TikTok內下單。這也導致了平臺無法追蹤到商家信息,從而頻頻出現虛假發貨、貨不對版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影響平臺的聲譽。
而從半閉環改為全閉環模式之后,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站內下單,平臺也能夠隨時掌握消費者購物的全流程,加強了對商家經營環節的把控,助力Tik Tok電商業務的良性發展。
如今,TikTok正式關閉美區的“半閉環小店”,全力推進TikTok閉環小店,那么TikTok未來也將把重心全部轉移到全閉環模式上來。
根據第三方數據分析平臺EchoTik的數據,自今年7月開始,TikTok Shop美國小店總數(環比6月)增長超過80%,總銷售額增長率則超過了100%。
實際上,TikTok在推進電商全閉環模式已經采取的多項舉措。
據億邦動力報道,今年7月,TikTok電商開放了美國跨境業務的TikTok Shop小店模式,但暫時僅對珠寶、水晶等特定類目開放,后續再逐步放開更多類目的招商。
8月底,TikTok電商上線美國市場的跨境“全托管”業務,包括為商家儲存、運輸服裝、電子產品和廚房用具等,并處理營銷、交易、物流和售后服務。在該模式下,商家只負責供貨。
此外,據媒體消息,TikTok聘請了兩名曾分別在亞馬遜和Meta Platforms工作過的零售業資深人士,負責TikTok美區電商業務,并向母公司字節跳動的電商主管康澤宇(Bob)匯報。
與此同時,為了完善美國當地的物流配送環節,TikTok與美國倉庫建立合作關系,與美國賣家測試履約服務,還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
可以預見的是,TikTok的美區電商閉環將會繼續深入推進。
3、誰將吃到第一波紅利?
電商全閉環模式將會推動TikTok在美電商業務的發展,筑起足以應對Temu、SHEIN等競爭對手的護城河優勢。
但對于商家來說,全閉環模式并不是對所有商家都有好處。首先,從準入門檻來看,全閉環模式的準入門檻要比半閉環模式高。
例如,全閉環模式下,美區小店要求賣家要有美國本土倉,保證3天內可發貨。另外,商家入駐要有邀請碼,且個人入駐需要美國護照或駕照,企業入駐則需美國公司執照及負責人護照或駕照。
官方信息還顯示,美區小店注冊成功后的前90天官方抽傭1.8%,90天后傭金漲為5%。
這意味著商家要自己承擔起物流、倉儲、庫存積壓等各項壓力,對于資金實力不足的中小商家,這樣的成本太高了。
據虎嗅援引TK百億聯盟創始人DC.Wang稱:“半閉環模式下線后,美區商家的入場券可能要提升到百萬以上。”
顯然,對于“資質一般”的跨境電商商家來說,跳轉到第三方的半閉環模式更友好。如今,全閉環模式的全面發展,也意味著這些跨境電商中小商家的業務將越來越難以維系。
據億邦動力援引接近TikTok的業內人士表示,就目前看,美區本土店肯定是TikTok電商將要大推的業務模式。
該業內人士透露:“TikTok正在美國合作更多的‘本地商家’,背后可以是中國人也可以是美國人,關鍵是要能實現本地化履約。”
這樣看來,在美國當地有業務的商家將能夠在TikTok電商上吃到更多的紅利。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小商家做TikTok美國市場本地業務市場很高,但TikTok電商也在大力扶持帶貨型達人,中小商家可以在達人帶貨業務上切入。
但總的來說,做好美國市場的生意并不容易。對于中國跨境電商的中小商家而言,還需要深入了解美國用戶的差異化訴求,結合美國本土文化特點做好短視頻內容、挑選出更合適的帶貨商品。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