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外貿出口“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表現亮眼,但“老三樣”——服裝、家電、家具依然是我國出口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且也在不斷轉型升級,求變求突破,煥發新生機。
其中,“老三樣”之一的家電出口今年雖經歷了波動,但在四季度穩住了增長態勢,并連續4個月同比增長。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世界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為主的新興市場正為中國家電出海帶來新的市場機遇,2024年或延續增長態勢。
家電出口超預期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3年11月,受圣誕促銷和去年同期較低基數的影響,家電出口額同比增長13.4%至72.4億美元,連續第4個月同比增長。今年1-11月,中國家電出口額804.7億美元,同比增長2.8%,全年有望實現增長。
今年11月,中國家電出口量為3.3億臺,同比增長24.3%。隨著原材料價格和海運費成本下降及人民幣貶值,11月中國家電出口均價同比下降10%至21.8美元/臺。今年1-11月,中國家電出口量33.9億臺,同比增長9.6%,已超過2022年全年出口量。
2021年中國家電出口總額達到歷史峰值,逼近千億美元大關。但隨著疫情逐步緩解,宅經濟紅利消退,庫存和通脹高企,2022年下半年家電出口增速開始放緩回落。進入2023年,隨著廣交會等展會陸續恢復和去庫存進入收尾,家電出口逐季加速改善。
分季度看,今年Q1-Q3美元口徑下同比增速分別為-4.6%、+2.2%、+6.6%。
分地區市場看,2023年1-10月,中國家電對北美洲、大洋洲、歐盟的出口額,分別同比下跌13.22%、10.45%和1.19%;而對阿拉伯聯盟(簡稱阿盟)22國、拉丁美洲、非洲、東南亞聯盟(簡稱東盟)10國的出口額,則分別同比增長15.41%、18.36%、21.84%和2.81%。
今年,中國家電對北美洲市場出口的總體趨勢是“先上升、后下降”,表現優于2019年和2020年,但較2021年和2022年的出口額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時,自2022年3月能源危機開始,中國家電對歐盟市場的出口規模在波動中下滑;此外,2022年至今,日元貶值,日本需求不振,影響中國家電對日本出口的表現。
在發達國家市場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海外新興市場是中國家電出口增長的突破口。2023年,中國家電對拉美市場出口的月度規模在8億美元左右波動,其中今年8月出口額逼近10億美元,創近四年規模新高;對非洲市場出口,今年1月首次超過4億美元,3月當月達4.8億美元,為近四年峰值;對阿盟出口,今年4月首次超10億美元,為近四年峰值。
分品類看,白電空冰洗出口分別表現如何?
據專業機構產業在線數據,2023年1-10月,中國家用空調出口量5808.1萬臺,同比增長5.1%;冰箱出口量3632.3萬臺,同比增長22.2%;洗衣機出口量3179萬臺,同比增長36%。
● 空調:出口出貨量延續高增,新興市場增長明顯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23 年 1-10 月國內空調出口出貨量同比增長5.2%,相比 2021 年 1-10 月增長1%,出口出貨量規模略超2021 年同期水平,創同期歷史新高。
分地區看,國內空調出口以亞洲、北美、歐洲和拉美市場為主。據海關總署數據,2022 年對以上市場的出口額占整體的比例分別為 45%、15%、22%、12%。2023 年以來歐美市場渠道庫存逐步緩解,空調出口環比有所好轉、但仍同比仍有下滑,行業增長主要由對拉美、非洲、亞洲市場的出口驅動,2023 年 1-10 月對上述市場的空調出口額分別同比+18%、+21%、+1%,均超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分析認為,新興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但家用空調滲透率偏低,未來將繼續拉動空調出口增長。以東南亞為例,東南亞國家人口眾多,正值經濟發展期,GDP 增速較快,且主要位于熱帶,夏季高溫炎熱,但家用空調整體滲透率較低。根據Euromonitor 數據,2021 年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的家用空調百戶保有量分別為 67 臺/47 臺/38 臺/30 臺,其中菲律賓的窗機占比更高、分體式空調滲透率低,印度的家用空調保有量不足 15 臺/百戶,與中國、日本市場存在差距。隨著其城鎮化的推進、空調的滲透普及,國內空調出口有望受益。
● 冰箱:出口恢復性反彈,新興市場增長明顯
冰箱由于產品體積較空調更大,出口除了受到海外市場自身需求波動的影響外,與海運價格的關聯也更緊密,此外冰箱出口還部分受到疫情居家需求的短期刺激。2020-2021 年全球疫情期間,居家儲存食物的需求提升,疊加歐美市場消費補貼,因此盡管海運價格自2020年開始上漲,但冰箱出口在 2020-2021 年仍保持高位。但也部分透支了未來的需求,2022下半年海運價格開始回落后,冰箱出口同比仍大幅下滑,不過,隨著海外去庫存基本結束,冰箱出口也僅呈現恢復性增長。
據產業在線數據,2023 年 1-10 月國內冰箱出口出貨量同比增長22%,相比 2021 年同期下降1%。2023年二季度以來海外去庫存基本結束,冰箱出口出貨同比增速也開始轉正,Q1-Q3增速分別同比-10%、+23%、+46%,考慮到去年下滑幅度較深、同期基數較低,今年整體仍以恢復性增長為主。
分地區看,歐洲為恢復性增長、拉美及非洲增長亮眼。2022 年國內冰箱對亞洲、歐洲、北美、拉美的出口額占比分別為 37%、22%、23%、8%(海關總署數據)。2023 年以來,對歐洲、拉美、非洲市場的出口表現較好,1-10 月出口額同比分別+14%、+30%、+18%,其中歐洲的增長主要受到去年低基數的影響,而拉美和非洲更多來自市場需求的內生性增長,23 年1-10 月出口規模達到歷史同期最高。大家電剛需屬性較強,在部分新興市場國家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
● 洗衣機:率先迎來修復,出口創新高
海運費價格下降對大體積的洗衣機出口形成利好,同時受益海外市場對洗衣機需求的提升,洗衣機出口恢復更早,且整體出口規模創新高。據產業在線數據,2023 年 1-10 月國內洗衣機出口出貨量同比增長36%,相比 2021 年同期增26%,1-10 月出口出貨量已超 2021 年全年水平,規模創歷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國內洗衣機出口開始觸底回升,1 月以來同比增速連續雙位數增長,出口修復早于冰箱。
分地區看,國內洗衣機出口在全球大部分地區均達到新高。與空調和冰箱不同,2023 年 1-10月洗衣機出口在大部分區域市場都實現了正增長,且均達到歷史新高,1-10 月國內洗衣機對北美、歐洲、拉美、非洲的出口額分別同比+41%、+27%、+26%、+31%,亞洲市場同比-1%,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除冰洗空,干衣機、空氣凈化器、微波爐、烤面包機等大家電和小家電出口也快速回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家電出口也正在經歷轉型升級,從過去以高性價比產品切入中低端市場,到現在越來越多靠研發驅動,逐步進軍中高端市場。空氣炸鍋、高速吹風機、掃地機器人等新興產品海外表現亮眼。2024年出口良好增勢有望延續
分析認為,海外去庫存結束,進入補庫存階段,疊加需求回暖,我國家電出口有望繼續保持穩健增長。
1、庫存方面,歐美去庫存周期進入尾聲
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 年 9 月美國家電生產商庫存同比-1.3%,是 2021 年 6 月以來首次同比負增長;2023 年 9 月美國家具、家用裝飾、電子和家用電器商店零售商存貨額對比2021 年同期僅高出 1.8%,已基本回歸至正常水平。庫銷比方面,美國家電零售商庫銷比自今年 3 月以來已連續 6 個月下降,目前已回到 2019 年同期水平。
從渠道來看,美國家電批發商及零售商的庫存同比持續下行。
2、需求方面,有所恢復改善
短期來看,今年以來,美、日零售商銷售額處于平穩恢復階段,歐盟還有待恢復。從月度數據來看,近期各國零售消費恢復趨于平穩。進入23年,根據美國商務部普查局,日本產業經濟省數據,美國、日本零售同比增幅范圍為0%-5%、5%-7%,處于平穩恢復狀態。根據歐盟統計局披露數據,歐盟零售銷售指數同比增速仍為負,有待恢復。
長期來看,海外的消費增速趨于穩定,出口增速或也將隨之恢復平穩增長。
綜合來說,未來我國家電出口增量或將主要依賴于在發達市場中份額的提升,以及對一帶一路國家等新興市場的開拓。
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發達市場依然是我國主要目標市場,但隨著“一帶一路”的設立發展,為我國家電出口創造的良好環境,家電出口多元性有望提升,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市場潛力釋放,將為家電企業出口創匯提供支持。
多家機構分析認為,展望 2024 年,在美國市場補庫和我國家電出口在全球市場份額提升的有利背景下,家電出口增速有望達到 8%以上,表現強于內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的、海爾、海信、長虹等中國家電龍頭企業正在持續推進完善在全球的供應鏈布局,海外生產基地持續增加。家電行業從產品出海到制造出海正成為新趨勢。
本文來源于運去哪,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