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貿易新聞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誰在狂飆?誰在創新高?外貿20強城市一季報出爐

 近期,2024年全國各地一季度經濟數據悉數發布,其中進出口規模20強城市名單也正式出爐。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17萬億元,同比增長5%,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0萬億元,進出口增速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此前表示,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增速均高于整體;民營企業外貿增速快于整體;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跑出加速度,諸多亮點因素為一季度外貿增長注入強勁活力。

  南財智庫研究員梳理了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外貿20強城市數據,從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速、區域分布等維度,觀察背后凸顯的外貿新變局。

  總額上,上海、深圳雙雙邁上1萬億元臺階,其中深圳外貿進出口總值1.02萬億元,為10年來同期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增速上,深圳以增速28.8%冠絕外貿前二十。此外,蘇州、杭州、成都、無錫和西安等5市跑贏了全國增長5%的增速平均線。

  在首季報發布后,20強城市排位與去年相比出現較大調整。深圳超越北京居全國第二,上海、深圳、北京、蘇州、寧波、東莞、廣州、廈門、青島、金華位居全國前十,其中金華由去年第十五首次進入前十,而佛山則由第十跌至第十七位。

  從區域來看,深圳增速狂飆、廣莞佛緩慢、中西部城市增速亮眼,長三角區域創新高,鄭州掉出前20強,西安以第20名成功補位。


  圖為2024年一季度外貿20強城市進出口概況。

  深圳連續狂飆

  珠三角四個萬億城市中,深圳外貿可謂一枝獨秀。一季度進出口增速達28.8%,遙遙領先前20強城市,總值占廣東省同期外貿總值的半壁江山。

  一季度,不管從貿易產品、貿易伙伴還是貿易方式而言,拔得頭籌的深圳均有不少看點,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全國外貿的新氣象。

  在貿易伙伴上,一季度深圳對前十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大幅增長。東盟保持深圳市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進出口1656.4億元,增長38.4%。同期,歐盟、美國分列三四位,進出口分別增長10.3%、23.3%;對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英國進出口分別增長41.6%、27.3%、38.4%、73.1%、21.6%。此外,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大幅增長35.1%,達3678.2億元。

  產品上,助推深圳外貿一季度實現高增速的并非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外貿“新三樣”,而來自電器、服裝、家具等“舊三樣”。

  近兩年,東莞、佛山等地,傳統外貿行業因國際貿易形勢影響而逐步放緩,但深圳一季度的數據卻給出了意外答案。

  一季度,深圳出口機電產品4389.9億元,同比增長14.4%,占同期深圳出口總值的68.3%;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861.6億元,同比增長61.7%。其中,紡織服裝261.4億元,同比增長51.7%;家具132.6億元,同比增長135.9%。

  南財智庫研究員梳理發現,“老三樣”的翻紅,很大程度上來自深圳傳統產業貿易方式的轉變。一季度,深圳保稅物流進出口2440.7億元,增長29.9%。值得一提的是,跨境貿易延續高增速,進出口額超過1100億元,增幅超95%,創同期新高,占到全國的19%。去年全年,深圳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3265.3億元,增速達到74.4%。

  隨著深圳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的不斷發展,“老三樣”迎來了新機遇。全球頭部的跨境電商平臺多將中國總部或區域總部落地深圳,以靠近更多的賣家,幫助深圳傳統產業加速出海。

  目前,深圳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數量超過15萬家。在此基礎上,深圳開始出臺政策大力扶持跨境電商發展,并積極鼓勵“跨境電商+產業帶”等模式,帶動更多產業組團出海,跨境電商與制造業產業集群高度融合,為外貿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整體來看,深圳高效的綜合物流體系、優質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資源以及完善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為深圳發展跨境電商奠定了諸多原始優勢。疊加不斷推陳出新的傳統產業,使得深圳一季度在“新三樣”出口未能保持增勢的情況下,進出口增速仍舊一路狂飆。

  從1993年開始,深圳出口規模已連續31年居全國第一。今年一季度,深圳出口優勢繼續擴大,出口總值領先上海2300億元,進口總值僅次于北京、上海。

  站在全國外貿強市格局角度觀察,雖然一季度上海以1.03萬億元的數字處于首位,但深圳與上海之間的差距已經微乎其微,以現有增速,深圳有望重回全國外貿龍頭老大的地位。

  長三角多地外貿均創歷史新高

  縱觀20強席位,作為我國兩個重要經濟區域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分占7席和4席,長三角在數量上保持領先。增速上,除上海、南京外,長三角其余5市均保持高速增長:蘇州9.6%、寧波8.6%、金華15.6%、杭州5.7%、無錫8.8%,遠超過全國整體水平。

  根據上海海關數據,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區域外貿進出口總值達3.73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6%,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36.6%。

  南財智庫研究員觀察發現,今年一季度,金華進出口總值達1930.7億元,同比增長14.6%,排名從去年第十五首次進入前十,是外貿20強席位中變化最大的兩個城市之一。而這一速度,金華已經連續保持了兩年。2022年一季度,金華進出口同比增長43.5%,2023年則同比增長11.3%。

  以傳統外貿聞名全球的金華,能在全球貿易與國內外經濟形勢日益復雜嚴峻的大環境下逆勢而上,背后是金華圍繞傳統產業展開的一系列轉型升級邏輯。

  例如,為尋求市場新增量,今年一開年,金華便啟動新一年的“百團千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不斷走出去、引進來,成為金華出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一季度數據證明,金華外貿傳統市場得到鞏固,新興市場不斷開拓,金華企業對貿易市場的多元化拓展正在見效。

  而在金華外貿大局中最有代表性的義烏,其“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的創新模式如今已成為義烏外貿快速增長、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的強勁引擎。義烏是金華外貿創新競爭力提升的“排頭兵”,帶動金華外貿新業態不斷迸發創新活力。2023年,金華新業態出口貢獻提升,合計占全市出口的59.2%,拉動全市出口增長10.6個百分點。

  從出口產品結構看,勞動密集型產品已經不再是金華占比最大的出口品類。去年,光伏、新能源汽車零配件等新興產品,開始成為金華外貿新的增長點。而這,也是長三角區域外貿能持續領跑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長三角外貿在結構上呈現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增幅大、占比高的特點,新質生產力在推動貿易“質優量增”上發揮重要作用。

  一季度,江蘇省出口機電產品5699.3億元,增長8.9%,其中,蘇州市電動汽車出口19億元,增長8.4倍;浙江汽車零配件出口247.2億元,增長17.3%。這表明,長三角向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的步伐持續在加快。

  如在2020年實現對廣州外貿反超、2023年反超東莞的寧波,一季度家用電器、通用機械設備、集裝箱、船舶等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14%、22%、677%、71%。這背后,是寧波這座“小巨人”第四城在先進制造業上的深耕細作。充滿活力的優質中小企業,以及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是寧波這座外貿大市最重要的保障。

  南財智庫研究員認為,長三角區域外貿的高增速數字代表著其在貿易結構、貿易伙伴、貿易方式等多方面的轉型升級步伐,體現出該區域經濟發展的活躍程度和創新能力正在加快。

  中西部城市外貿增速亮眼

  從區域維度看外貿前20強榜單可發現,今年第一季度,廣州、東莞、佛山外貿增長較為緩慢,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外貿增速亮眼。

  從經濟總量來看,排名長期處于十強的東莞和廣州。2024年第一季度,東莞、廣州進出口總額分別為2891.3億元、2459.4億元,增速0.6%、1.7%,低于5%的全國平均水平,但一舉扭轉去年同期下降態勢。


  圖為2024年一季度珠三角四市進出口概況

  而佛山進出口出現斷崖式下降,外貿增速在外貿20強城市中墊底,外貿規模也由去年同期全國第10位下降至第17位。

  數據顯示,佛山2024年第一季度進出口1273.3億元,同比下降33.1%,其中出口993.9億元,同比下降40.4%,進口279.4億元,同比增長18.7%。

  從主要出口產品來看,機電產品和家具、服裝、陶瓷、照明等佛山傳統出口產品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佛山出口機電產品534.9億元,同比下降35.5%;家具及其零件出口42.4億元,同比下降50.8%;陶瓷產品出口25.1億元,同比下降51.7%;服裝出口22.0億元,同比下降77.4%;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16.0億元,同比下降74.7%。

  從產業結構看,東莞以手機等電子產品出口為主,容易受行業波動影響;佛山則以機械設備、小家電為主。此前有分析指出,佛山進出口下降,國外市場需求疲軟是客觀因素,但也有城市自身產業結構的原因,產業鏈轉移對于佛山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造成較大挑戰,國外市場對傳統產業產品的采購有所減少。

  在進出口規模20強城市中,中西部城市外貿增速表現亮眼。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西部地區實現進出口1.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6%,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成都實現同比增長6.9%,西安實現同比增長7.4%。

  據成都海關統計,一季度,成都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1859.1億元,同比增長6.9%。成都高新綜保區集聚了大量電子信息、精密機械加工、生物制藥等新質生產力企業,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1078.6億元,進一步穩固其在全國綜保區中的龍頭地位。

  中西部地區發揮區位優勢,推動跨境運輸便利化,通道運行和物流效率不斷提升。數據顯示,一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口9695.2億元,增長10.1%。

  據西安海關統計,2024年一季度,西安外貿進出口總值1000.5億元,同比增長7.4%。

  從西安市情況看,外貿市場主體不斷增加,半導體、汽車等主要外貿產業明顯向好,傳統貿易市場持續恢復,新興市場不斷拓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動能集聚,西安進出口實現較好支撐。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貿易,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