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變化太快,快到觀眾還沒落座,大幕就已匆匆落下。最近這兩天,外賣江湖高潮迭起,一波接著一波,此前曾被爭議最多、期待最大的“給小哥繳社保”一事,似乎在一夜之間,竟然成真了。2月19日,京東官宣,自2025年3月1日起,將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對于兼職騎手,京東也將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幾乎同時,美團表示,將為全國范圍內的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預計將于2025年二季度開始實施。沒過多久,餓了么回應,從2023年2月起已按計劃在部分城市展開試點,為藍騎士繳納社保,并持續加大對穩定騎手的專項補貼力度和范圍。外賣江湖的商戰年年有,但這一次的戰局變化頗為罕見。以前是,神仙打架,小哥遭殃。現在是,巨頭暗戰,小哥受益。當然,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京東、美團、餓了么雖然都是“不差錢”的主兒,但“為外賣小哥繳納社保”事關重大,投入也很大,不可能只因一時商戰,就臨時起意全面鋪開,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算盤和盤算。不管是意料之中,還是情理之內,外賣平臺能邁出了一大步,難能可貴,更值得鼓勵,去爭辯“兼職騎手不在范圍之列”,并沒有多大價值,也顯得小家子氣。此情此景,在快遞小哥看來,就顯得有那么一絲絲的…尬。作為“難兄難弟”,不少快遞小哥難免心中不忿,心中升騰起來一句話: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
但現實情況是:盡管快遞小哥“繳社保”的冰山尚在,但暖流正在洶涌而來。同樣是前兩天(2月19日),國家郵政局發布2025年郵政快遞業更貼近民生七件實事,其中第五件實事明確提出——
選取部分城市開展快遞行業勞動合同制度試點,推動快遞企業依法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無須再做過多說明,在快遞小哥勞動權益保障方面,2025年明顯要動真格了。如何讓快遞員這一快遞行業最大的群體,“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傷有所賠”,已經是今年的第一追問。就此看,再向內追溯:外賣行業打響了“小哥繳社保”的第一槍之后,將給快遞行業帶來哪些連鎖反應?
01
保障小哥權益,是長期大勢
長期以來,快遞行業的目光總喜歡聚焦于一幅幅“歡喜”的業務量數據之上,卻往往忽略了其中一個最關鍵的點——人。現實些講,快遞企業通過將快遞員勞務外包的形式降低人工成本,是業界的普遍選擇。既能降低社保的支出,提高利潤,還能規避勞務糾紛、合同簽訂與解除等法律風險,只要合法、合規,并無不妥。可是,相對于那些冷冰冰的現實考量,快遞行業要想變得更好,更應讓具體的人,過得更好。在商言商的邏輯之下,快遞企業往往會越傾向于向客戶的利益傾斜,選擇了犧牲最弱的那一角——小哥權益。這么想,格局就小了,路也走窄了。揆諸現實,無論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如何變化,也不管流轉的過程如何高效和智能,送貨上門也好、快件入柜/進站也罷,最終落地到最后一公里的時候,絕大部分還是要靠快遞小哥來“消化”。如果沒有足夠的人,靠什么來承載更多的增量?目前來看,快遞行業最大的矛盾是——
客戶想要更好的服務,企業想要更多的利潤,但快遞小哥明顯不夠用了。
只要你稍稍留心,就會發現,快遞網點明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輕人進來,但年輕的“老員工”身影越來越少,就算有,也留不住多久。恰恰相反,外賣、同城配送等新興行業,卻供大于求。保障小哥權益,不能只看到短期壓力,也要看到長期的活力。正如多年前,劉強東的一席話——“如果一家公司靠克扣員工五險一金,犧牲了兄弟們60歲之后保命的錢,那是恥辱的錢,賺了多少都會讓我良心不安,沒有成就感,那這家公司還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呢?”
02
集體漲派費,一個絕佳的機會
在整個快遞網絡運行體系中,派費扮演著多個角色。歷經多年的更迭,派費已經成為快遞小哥收入的“晴雨表”,也是網點穩定的“定盤星”。派費的多與少、漲與降,事關內部多方利益,更是直接影響市場拓展和外部競爭。此外,派費在平衡網絡發展、優化產品結構、保障員工權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視。降派費的理由,太多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點——1、按照“薄利多銷”邏輯,理論上,快遞業務量“蹭蹭蹭”往上漲,快遞的派費也自然會伴隨著業務量的增長適時降低。2、同以往相比,目前派件的付出成本和效率也不盡相同。無論是快遞柜、快遞驛站,還是無人車、數字化手段等技術落地,在一定程度上都緩解了派件壓力,如此一來,降派費也在情理之中。3、追根溯源,降派費最直接的目的,還是將下調的派費補貼給發件網點,以確保發件網點的收件成本可以更低,讓他們有空間降低發件價格,搶奪業務量。在這一過程中,總部為了搶市場,對于降派費更加主動且善變無情。漲派費的理由,太隨機,招式直接而又卑微——靠總部“發善心”,不敢想。靠網點“做好事”,不現實。結合當前的形勢來看,倒逼快遞行業(幾大巨頭)集體漲派費的最佳機遇似乎只剩下“繳社保”了。參考外賣行業的趨勢來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也好,緊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也罷,保障小哥勞動權益都是大勢所趨。在此形勢下,不管是基于未來的長遠發展,還是當下的競爭需要,快遞企業必須即時做出調整,方能確保不掉隊。另一個不能回避的事實是,快遞員這份工作本身就有著很大的流動性,不少快遞小哥在“繳納社保”方面積極性并不高,就是因為社保需要企業和個人共繳,這意味著,會分攤一些成本到快遞員身上,他們更在意“落袋為安”。在諸多現實的考量下,就帶來了一個連鎖反應——
既要保障快遞小哥勞動權益,又要不減少小哥收入。
既為利起,也為利破。若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只有集體漲派費了。說一千道一萬,真正做到這一點,道阻且長。短時間內,有賴于有關部門的督促落實;長遠來看,也需要各大快遞企業“各守本分”,不能走半步、退一步。
本文來源于驛站出自物流指聞 ,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