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的董事會,塵埃落定。
7月29日晚,蘇寧易購發布公告,一如外界預期,阿里提名的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履新董事長。
蘇寧易購新任董事長黃明端 來源:黃明端微博
新股東“新新零售基金二期”的兩位人選也入選董事會,阿里為該基金的最大出資方。在董事會6個執行席位中,阿里直接控制2個,間接影響2個,在董事會話事權最大。 同時,張近東之子張康陽正式入局,且由代表張近東一方的任峻,出任總裁和法定代表人,這表明,創始人家族依然有重要發言權。 董事會大局已定,卻并無實際控制人,蘇寧易購的最終歸屬,仍舊未定。
01
復制“阿里味”
由董事會改選發端,預計蘇寧易購將發生重大的人事更迭。 在改選前,張近東本人連帶副手孫為民、主管人事的孟祥勝均已退出管理層。 最新消息是,另一得力干將侯恩龍不再履行總裁職責,前途未知。除了44歲的任峻,張氏的核心重臣均可能離開易購。 “蘇寧易購這么多的核心管理層,都是張家一手提拔的,一下子完全替換,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新董事長仍然會尊重張近東一方的意見。” 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告訴《21CBR》記者,新股東進來后,肯定會由“自己人”擔任董事長,鑒于張近東一方是重要股東,考慮到企業管理文化,也不可能全部“換血”。 況玉清預測,阿里目前只在董事會進行控制,未來,阿里、大潤發、家樂福間可能展開整合,會涉及到一系列的高管調整。 “從董事會開始,一直會傳導到管理層的調整,只有慢慢的換血,才會真正達到重組效果。”
他認為,不排除阿里擴大持股份額的可能。 自7月中旬,市場便猜測,阿里入局,大概率會全面接管蘇寧易購。
有知情人士稱,在股東大會前一周,阿里已委派多位管理人員進入蘇寧體系,以“顧問”的形式在每一個部門單獨管理,“顧問”未來會如何任命尚未確定,另外,還派駐了財務和人事負責人。
有觀察認為,阿里巴巴的策略是,暫時留下蘇寧易購現有核心高管,每個部門的一把手都留在原位,另設一位由阿里指派的“副手”,用兩個體系融合的方式暫時運行業務,直到完成更替。
種種信號顯示,阿里不只在大方向上把控,會深度介入到蘇寧易購的運營,這與阿里2015年入股蘇寧的情勢完全不同,但符合其一貫的并購風格——復制“阿里味”。
沿著這種邏輯,蘇寧從戰略、業務一直到文化,都可能發生質變。
02
創始人離場
過去31年,創始人張近東一直牢牢左右著蘇寧的命運,從戰略方向、團隊選擇到公司氣質,有著其濃重的個人烙印。 外界普遍認為,張近東風格強勢,只要他還在,就很難接受違背他的想法和意志進行變革。 據知情人士向《21CBR》記者透露,深國際起初開出的入股條件之一,就是張近東要離開蘇寧易購,盡管深國際沒有最后接盤,新資方進入后,創始人離場這件事并未改變。 張近東固然離開,卻不能否認其轉型的努力。 “張本人對商業零售趨勢和變革非常敏銳,批發轉連鎖、實體轉電商,多個產業變革的歷史節點,都能率先自我革命,進行大象轉身。”有蘇寧易購前資深員工告訴《21CBR》記者,其對電子商務并非外界理解得那么后知后覺。 一個例證是,在家電連鎖激烈鏖戰的2005年前后,他就秘密建立B2C項目部,對貝塔斯曼、當當等早期電商企業進行研究論證,可惜還是喪失了先手。 他認為,張的失誤在于,轉型過程中,對能起到旗手作用的人才引進、培養和授權不足,加之股權激勵等力度有限,未能吸納社會化精英,原有人才反而流失,致使團隊活力不足。 尤其在管理的后期,蘇寧易購的重心逐漸偏離主干,更多進行產業化橫向投資,極大耗費了資金和時間,互聯網零售的基本盤沒有完成蛻變,以至陷入困局。 即便如此,其成果依然不能抹殺。 蘇寧易購上線的2010年,銷售規模為755億,到了2020年,規模達到4163億,成長4.5倍,線上平臺從無到有,達到2900億。10年間,蘇寧易購的凈資產也增長了3倍,留下大筆有價值的股權資產。
對比阿里和京東的成長,這些不算什么,若放到傳統零售企業的視野,這些成就還是了不起的。
03
終局未定
新任董事長黃明端長期浸潤在超市,也獨立開拓過大潤發的電商業務,他應是深知張近東的不易,在履新講話中,也專門對張的重要貢獻表示了敬意。
“此時的易購人最需要團結和擔當。”黃明端確立的新戰略方向是“做好、做強和做優”,即做好零售服務商、做強供應鏈、做優經營質量。
總裁任峻已聲明,要做好兩件事:夯實和凸顯三大核心力,供應鏈、物流服務和場景體驗;以更開放的方式重新構建零售服務商的組織、技術、運營。
阿里還更換董事人選,提名天貓進出口事業群總裁劉鵬進入董事會。
天貓進出口事業群總裁劉鵬
劉鵬于2007-2011年期間,在蘇寧電器分管手機、白電、黑電和重點客戶部,蘇寧管理層一直相對穩定,劉鵬回歸,對于厘清內部的人和事,預計有很大助益。
新團隊的主旋律,應是重回零售主賽道。
若說告別張近東時代,也為時過早。 阿里和張家的股權,基本相當,都在20%左右,“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持股16.96%,合伙期限為3年,大量出資方為合作多年的供應鏈伙伴,目的是救急加上財務回報。 鑒于黃明端已66歲,他的入局,只是一種臨時性安排。在現有反壟斷的大氣候下,阿里即便有心吃下蘇寧,也是有忌憚的。 張近東在上市體系外有大量資產,未來三年,若能妥善處理好債務問題,回收外部投資,不排除其家族購回股份、重掌易購的可能。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