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購物節落下帷幕,快遞最后一公里迎來收件高峰。全國快遞收件總量再創新高,行業自身也在不斷進化,速度更快,服務更穩定,全國范圍內的包郵甚至達到了98%以上。
除此之外,快遞的形態也悄然間出現了一些新現象。以菜鳥驛站為例,免費保管、送貨上門、綠色回收、規模化無人車應用等幾大特征,正在成為其區別于行業其他代收站點的顯著特征。從“單一代收”到“按需服務”并行,快遞服務的演變,自菜鳥驛站看去,正在發生顯著的不一樣。
綠色減碳毫無疑問是菜鳥雙11最大的動作。今年雙11,在全國6萬多家站點,菜鳥驛站開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回收快遞包裝”活動,為了鼓勵消費者參與,發放了750萬個雞蛋,“一箱換一蛋”成了自11月1日起取快遞最繁忙的畫面。
最終,480萬消費者線上線下參與分享“綠色回收換雞蛋”。與此同時,菜鳥還為每個消費者生成了“個人減碳賬單”,促進消費者主動參與包裝回收和循環使用寄件,實現快遞末端綠色自循環。
經過測算,消費者每完成1次回箱,平均可減少37g碳排放。“我有97個綠色物流包裹,參加過11次驛站回箱,過去一年我居然減碳超過10000g。”面對自己的減碳賬單,有網友表示今年綠色回收的參與感更強了。
這種大規模的綠色減碳行動,未來或將成為菜鳥驛站的日常。物流指聞了解到,一個比較直觀的數據是:11月13日-11月14日,菜鳥驛站單日收件包裹量連續兩天超1億件,創下單日峰值新高。如此高頻的快遞日常連接,恰是實踐綠色減碳行動的最佳場景。只有線下人人參與,快遞末端綠色循環才能真正成為現實藍圖。
社區末端單日收件超1億件,無疑對購物節高峰期的快遞全鏈路的流暢運行起到了關鍵作用,包裹順暢銜接、統一存放,不僅僅提升了快遞網點和快遞員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讓消費者更快收到包裹成為可能。
事實證明,菜鳥驛站已經成為社區末端最穩定安全的快遞公共服務設施,有效保障了雙11快遞全流程的高效流轉,讓雙11又快又好成為常態。物暢其流,承載有信,菜鳥驛站的成長正是中國快遞高速發展下的縮影,以毛細血管式的布局讓快遞更好地服務于大眾消費生活。
綠色減碳的另一個行動則是無人車規模化使用。在200多所高校投入350輛無人車,“菜鳥驛站+無人車”成為標準服務模式,既解決了校園送貨難問題,又實現了綠色最后一公里服務。
在快遞末端大規模運營無人車實現配送,菜鳥驛站是首家。物流指聞了解到,僅僅11月1日~10日,雙11高峰到來前,菜鳥無人車小蠻驢就已完成100萬單包裹配送。據介紹,菜鳥無人車充4度電可以跑100公里,相比燃油車是實實在在的科技減碳行動。
如果說做好綠色低碳是責任擔當,好的服務則還需要經過歷煉。菜鳥驛站今年開通的按需上門,在這個雙11高峰期被推到消費者面前。雙11期間,菜鳥驛站在全國100多個城市以及2000多所高校首次試行送貨上門,用戶可按需求在物流詳情上自主選擇服務,由驛站站點提供天貓淘寶包裹的送貨上門服務。
送貨上門難,是行業共同面臨的現實難題。但消費者切實存在的痛點,才是亟需解決的問題。菜鳥無人車通過科技的力量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讓服務按需在線可選,則是菜鳥驛站聯合天貓提供的另外一種方案。一個新服務,雙11高峰期送貨上門,服務當然會有不足,但屬實勇氣可嘉,無論如何,最后一公里的體驗始終在進步中。
雙11走過第十三年,快遞最后一公里不一樣的體驗還在繼續,“又綠又好”已經在路上。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