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6·18”的洗禮,快遞物流企業重回增長軌道。2023年上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600億件,同比增速超17%;快遞業務收入有望超5500億元,同比增速約11.5%。扎穩增長底盤的背后,一系列技術創新正接踵而來——無人值守驛站、無人車送貨、無人分揀設備的大規模投放,都讓快遞行業高質量增長迸發出更多的新動能。
無人值守可取件 底盤穩激發新創意
在上海市楊浦區的城市名園菜鳥驛站,一項“新武器”正在成為市民取快遞的新寵。通過新安裝的IoT設備,夜歸的小區居民24點依然可以通過菜鳥App一鍵掃碼,打開無人值守的驛站大門,取到自己的快遞。而這一新發明的靈感,正來自人們對于快遞服務需求的質量雙升。
記者體驗發現,通過掃描菜鳥驛站門外電子屏上的二維碼,用戶即可打開數字化門禁系統進入驛站,并根據手機收到的指引找到快遞所在的貨架完成取件,菜鳥后臺也會記錄進出情況,依靠實名認證保證安全性。
“今年‘6·18’期間,我們站點每天有超過2000件包裹入庫,近600件需要送貨上門,雖然招聘了3名員工,但包裹入庫、送貨上門工作量挺大的,從早忙到晚?!背鞘忻麍@菜鳥驛站站長劉中禮說,“以前我們一般營業到晚上9點半,現在上線了夜間取件服務,用戶每天晚上12點前以及早上的7至9點,都可以過來自助取件。”
“6·18”大促結束已經1個多月,城市名園菜鳥驛站每天仍保持著約1700件包裹入庫,折射出居民旺盛的消費活力,其中約100件包裹由用戶自主取件完成。劉中禮坦言,這不僅緩解了站點快遞員的工作壓力,還給用戶提供了更靈活的取件選擇。截至目前,該服務已覆蓋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多地1000多家菜鳥驛站。
這項細微的創新,來自日益增長的快遞規模和日益精細化的快遞管理水平,而這也成為促進快遞物流公司業績有力增長的強大底盤。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23年6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上半年,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同比增長超17%;快遞業務收入有望超5500億元,同比增長約11.5%。特別是“6·18”電商促銷活動與父親節疊加,6月16日至20日的單日攬收量均超4億件。
各大快遞上市公司日前發布的月度運營數據也透露了這一趨勢。特別是在“6·18”電商大促的刺激下,6月快遞業務數據達到高峰。其中,順豐控股速運物流業務(主要包括公司的時效快遞、經濟快遞、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業務板塊)6月業務量為10.17億票,不含豐網同比增長10.54%;該業務板塊實現營收167.04億元,同比增長7.85%。
申通快遞6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為33.60億元,同比增長12.67%;完成業務量15.23億票,同比增長28.26%。圓通速遞6月快遞產品收入同比增長3.39%至42.46億元,業務完成量同比增長14.03%至17.92億票??爝f行業包裹釋放速度逐步回升,規模穩步擴增,快遞業發展表現出更多的韌性和潛力。
企業增收又增利 降本增效動能足值守可取件
上半年,在政策紅利、消費回暖等因素促進下,快遞行業運營數據持續好轉,相關上市公司利潤逐漸修復。從上半年經營業績來看,各大公司的產品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核心成本的降低與經營利潤的好轉為快遞業的高質量增長奠定了更扎實的基礎。
在持續降本增效的推動下,順豐控股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60%至68%,達到40.20億元至42.20億元;德邦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到2.27億元至2.53億元,同比(追溯重述后)增長177.48%至209.23%。
受第二季度旺季效應帶動,各大公司第二季度增勢更為明顯。以韻達股份為例,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50億元至9.57億元,同比增長37.31%至75.12%。其中第二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3.92億元至5.98億元,同比增長96.79%至200.62%。公司表示,年初以來,隨著剛需消費需求加速恢復,行業包裹釋放速度逐步回升,公司貨品結構持續優化、輕小件包裹比例環比提升、散單業務量穩中向好、服務質效持續恢復并穩定改善、促進公司優質客戶業務規模穩步提升,疊加公司在成本費用方面的改善,保障核心經營成本穩定下降。
韻達股份稱,公司將持續優化客戶結構和包裹結構,不斷進行成本費用挖潛,帶動快遞單票毛利、毛利率和單票凈利的持續增長。
行業景氣度的攀升也引來機構的關注。7月16日,韻達股份迎來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景順長城、國投瑞銀等90家機構調研。
與此同時,企業回購以及自家高管頻頻出手增持時有發生。其中,圓通速遞董事兼總裁潘水苗今年上半年合計增持公司38.48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0112%,增持金額合計644.80萬元。6月28日,圓通速遞公告,擬回購3億元至5億元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20元/股。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