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圍繞網絡貨運產業發展召開專題座談會,介紹了網絡貨運平臺代開發票試點工作、平臺貨車司機信用分體系及信用分應用場景等等,展現了各地對網絡貨運產業的高度重視,鼓勵支持網絡貨運行業發展。
安徽省
8月3日,安徽省副省長單向前、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聶愛國、合肥市副市長何逢陽等一行主持召開網絡貨運產業發展專題座談會。
網絡貨運企業反映的主要問題是因大量貨車司機未進行個體工商登記注冊,網絡貨運企業支付給貨車司機的運費無法取得成本發票,不能進行增值稅進項抵扣,造成網絡貨運企業無成本票和增值稅實際稅負偏高,企業對地方政府的獎補依賴性大。這個問題在全國具有普遍性,暫未得到根本性解決。目前全國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完成的貨運量占全國公路貨運量的比例約7%,網貨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會上省稅務局領導詳細介紹了合肥高新區開展網絡貨運平臺代開發票試點工作,對影響網貨平臺發展的核心要素“稅務兩張票”(成本普票和抵扣專票)問題進行了深度解讀。
此次在合肥高新區網貨平臺代貨車司機開票試點即將取得突破,此舉將徹底解決困擾網貨平臺企業多年的運輸成本合規問題,但缺乏進項抵扣問題依然存在,網絡貨運企業的稅負成本依然高居不下。一旦解決網貨企業的進項抵扣問題,整個網貨行業或將引來歷史性的大變局。
座談會上,省市政府相關領導也分別介紹了安徽省和合肥市網絡貨運行業發展情況,單副省長指出:網絡貨運是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藍海”,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研究完善我省支持網絡貨運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支持網絡貨運創新發展實驗區建設,以數字化賦能傳統物流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支持物流企業做大做強,聚力打造網絡貨運產業創新高地。單向前副省長主持召開的網絡貨運產業發展專題座談會對我省網貨行業的健康發展是重大利好,我們相信在省市政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引導下,我省網絡貨運產業一定會迎來發展的春天。
江蘇省
近日,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江蘇省總工會等部門協調推動下,江蘇省首次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民主協商現場觀摩會在淮安市金湖縣舉行。
平臺勞動者代表和企業行政方代表展開協商對話,就平臺貨車司機信用分體系及信用分應用場景、“紅運驛站”建設、貨車司機關懷幫扶項目達成一致。
江蘇將把平臺接單數、訂單履約率納入信用分加分項,訂單貨損貨差、惡意取消承運納入信用分扣分項,增加信用分高等級司機受益項目,信用分570分以上的司機運費預付比例由50%增至70%、預付快速審核由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限定時間內無違約記錄可享運費券。
今后,江蘇省、河南省等地將增設“紅運驛站”,為貨車司機提供休息、餐飲等便捷服務。2021年8月以來,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探索實施“行業黨委+網格化黨支部”組織體系模式,因地制宜建立工會組織,解決廣大貨車司機關心關切的現實問題。為搭建貨車司機訴求表達、權益保障的橋梁,成立了企業貨運物流工會——江蘇紅運物流工會,并制定了平臺協商民主建設實施辦法,提出“六級協商民主機制”。“我先后參加了江蘇紅運物流工會開展的‘司機在途服務’調研、‘我為司機辦實事’活動等,我們的建議都得到了及時反饋。”貨車司機楊義忠表示。
據了解,下一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將繼續推進構建縱橫交織、覆蓋廣泛的工會組織體系,探索建立與平臺企業相適應的民主管理工作機制,推動網上普惠服務精準化。
河北省邯鄲市
為落實邯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精神和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部署,8月4日,邯鄲市政協召開第十三屆第九次雙月專題協商議政座談會,圍繞“大力發展網絡貨運、助推商貿物流中心建設”開展監督協商建言。市政協主席韓俊蘭出席并講話。副市長趙洪山通報邯鄲市有關工作情況
會上,趙洪山就網絡貨運的重要地位、加大政策措施支持、系統促進現代物流行業發展等與委員進行了現場交流,積極互動。各位常委、委員作口頭發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稅務局等部門負責同志介紹有關情況并認真回應委員關切。委員們圍繞培育龍頭企業、強化工作舉措、推進數字化轉型等事關網絡貨運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提出意見建議。以下是部分常委及委員發言的具體內容:
李獻民委員:大力發展網絡貨運 加快建設物流強市
網絡貨運作為物流業新的組織模式,在整合社會分散資源、提升物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智能調度效率、縮短交易鏈條、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等方面,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促進了物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邯鄲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奠定了物流強市和打造商貿物流中心的強大基礎,網絡貨運的平臺化、智能化、規范化、規模化特點必將推進邯鄲現代物流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目前,一些縣(市、區)結合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探索發展網絡貨運,擬出臺政策扶持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市交通運輸局、稅務局等部門在網絡貨運政策模式、合規運營、風險防范、資質審批等方面給予了具體指導和協調幫助,積極推動網絡貨運落地發展。網絡貨運作為國家積極倡導的平臺經濟模式,離不開地方政策幫扶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希望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在發展網絡貨運上,政策幫扶力度上再大一些,推進速度再快一些,指導幫助再多一些,培育幾家規模龍頭企業,推動行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
魏志凌委員:重規劃優政策 全面加快網絡貨運發展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邯鄲市連接京津冀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樞紐作用,大力建設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引進了一大批產業龍頭企業,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建議市委、市政府在抓好傳統商貿物流業發展的同時,把加快發展網絡貨運作為重中之重,為全面建設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把加大政策支持作為堅強保障。制定和出臺產業優惠政策,在財政、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
二是把明確發展規劃作為首要任務。制定全市網絡貨運發展專項規劃,指導各縣(市、區)合理布局網絡貨運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
三是把引進網絡貨運龍頭企業作為主攻方向。成立招商專班,爭取更多的項目落地。
四是把扶持壯大本地企業作為發展重點。由市級層面統一制定扶持政策,引導本地商貿物流行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網絡貨運。
五是把推進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根本任務。加快邯長聊高鐵(邯鄲段)建設進度,推動雄鄭高速、魏縣通用機場建設,完善邯鄲市域物流運輸通道。
六是把完善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作為重要抓手。進一步整合郵政、供銷等資源,加快推進農村物流快遞站點建設,完善農村物流配送網絡,打通商貿流通“最后一公里”。
杜任杰常委:加快網絡貨運 推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
網絡貨運對于企業、地方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議立足現有優勢和基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在做大、做強、做優、做全、做活上下功夫。
一要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促進行業規范建設,加快推進網絡貨運平臺建設,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二要在做大網絡貨運上下功夫。培育網絡貨運龍頭企業,形成“企業+市場+產業”的發展模式。引進網絡貨運戰略投資者,打造企業集團。發展現代物流園區,推進網絡貨運集群發展。
三要在做強網絡貨運上下功夫。健全網絡貨運市場體系,推進網絡貨運一體化建設,著力改變網絡貨運流通方式。
四要在做優網絡貨運上下功夫。堅持規劃先行,發展第三方物流壯大網絡貨運,運用現代科技提升網絡貨運水平,形成點面結合、縱橫交錯、各種行業相互交融的網絡型經濟發展格局。
五要在做全網絡貨運上下功夫。大力培育一批市場品牌,整合利用現有企業的倉儲、運輸、營銷網絡,建立現代網絡貨運體系,推動網絡貨運產業化。引導網絡貨運企業向多種行業拓展,引導由商品消費向商品服務并重轉移。鼓勵和引導新的消費熱點,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網絡貨運繁榮發展。
六要在做活網絡貨運上下功夫。放活政策,擴大開放,創新管理,為繁榮市域經濟吸納更多的有效資源。
申建民委員:加快打造協同京津聯動中原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
一是大力實施“物流+”戰略,提升邯鄲商圈輻射帶動力。積極支持物流企業緊密對接全市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支持“公轉鐵”“公轉水”“鐵路+公路”聯運模式發展,打造“軌道+倉儲配送”“高速+倉儲供應”的物流配送新模式,推進客運、物流、郵政、快遞等為一體的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點建設,全面完善現代物流體系。
二是大力培育行業頭部企業,打造網絡貨運發展先鋒軍。在全市實施行業頭部企業培育工程,設立網絡貨運園區建設試點,優化升級現有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加快整合社會零散車源、貨源等物流資源,為全市發展網絡貨運提供強勁動能。
三是大力打造智慧物流平臺,強化數智化賦能產業發展。加快建設全市現代商貿物流信息化平臺,實現線上線下(37.370, -0.25, -0.66%)一體化提升。加快建設全市物流公共服務平臺,打通線上車貨匹配及交易閉環,確保網絡貨運過程更透明、供應更顧暢、運營更安全、效益最大化。
四是大力提升行業運行質量,優化網絡貨運監管運營機制。進一步完善網絡貨運經營管理辦法、線上服務能力認定標準等行業規定,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培育,加強行業監管整治,提升行業運行質量和效益,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添秤加力。大家表示,通過這次協商座談,了解了市委、市政府對網絡貨運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采取的一系列跟進措施,進一步提振了信心,凝聚了共識,匯聚了推動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的力量。韓俊蘭強調,要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網絡貨運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廣闊前景,堅定信心、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把邯鄲發展網絡貨運的先天條件轉化為新的發展優勢。要緊盯主要問題,補足短板,建設具有較強集聚能力的網絡貨運平臺。市縣政協要繼續圍繞議題跟蹤調研,提出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推動全市商貿物流中心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寧夏回族自治區
為更好激發道路貨運市場活力,5月15日,寧夏交通運輸廳立足公路貨運行業實際,組織召開全區網絡貨運供需對接座談會,積極回應企業所需、群眾所盼。
現代物流是經濟的“經脈”,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為持續提升網絡貨運集約高效、穩定可靠的服務能力,座談會前夕,寧夏交通運輸廳組織黨員干部深入企業實地調研、座談交流、上門走訪,了解貨運企業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座談會現場,來自交通、財政、稅務、銀行等多部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政策解讀,并現場聆聽與了解企業現狀,和相關代表提出的問題。
如何讓貨運司機跑得“更快”?據介紹,針對貨運信息不對稱、供需不匹配、運行不規范的“痛點”,寧夏交通運輸廳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嚴格落實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同時,寧夏加快推進網絡貨運領域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將更多事項納入“一件事一次辦”,并全程優化市場主體服務,公平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平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制度環境。
作為公路貨運物流領域的新業態,寧夏目前擁有30余家網絡貨運平臺企業、28家在線運行企業,這些新模式有效地協同物流上下游,提高物流運輸效率,減少了信息不通造成的各種資源浪費,更好地解決了傳統公路貨運物流“多、小、散、亂”的掣肘局面,為寧夏公路運輸呈現“智慧大腦”,打造智慧物流新生態供應鏈提供了新路徑,也為助力產業經濟降本增效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天把園區、企業和網絡貨運平臺聚集在一起,就是要讓各園區、各企業更好地、近距離地了解網絡貨運,更好地用足用好區內的網絡貨運資源。”寧夏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說,今后,將優先使區內外運力更好地服務于區內產業、區內企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優化運行,助力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