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行業的黑馬?對于這個問題,拼多多或許是最有發言權的。
在國內,拼多多憑借穩固的性價比優勢實現了行業內的快速增長;而在海外市場,Temu同樣憑借低價策略席卷全球,再次證明了其獨特的商業眼光和強大的運營能力。
對于拼多多,大家已經相當熟悉,無需過多介紹。而談到Temu,或許國內還有很多小伙伴對它不甚了解。
現在,讓我們將視線聚焦于Temu,一同回顧它自上線一年多以來的變化,并在此過程中探討一個關鍵問題:Temu究竟還能保持多久的強勁增長勢頭,繼續在全球市場上狂奔?
1.Temu在海外大放異彩
2022年9月1日,拼多多在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子里推出了Temu,悄然開啟了其海外市場的嶄新篇章。
當時的場景或許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誰能料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App竟在海外掀起了一股低價購物的風潮,成為了跨境電商領域的一匹黑馬。
數據顯示,2023年12月,Temu的獨立訪客數量已達到驚人的4.67億,與阿里旗下的速賣通并駕齊驅,排名全球第二。而亞馬遜以26.59億用戶位居榜首,而SHEIN則以1.723億用戶緊隨其后,位列第三。
然而,盡管訪問量是衡量一個平臺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但這并非全面反映Temu席卷海外市場的唯一方式。
Temu在營收方面的預測,同樣為其在海外市場的成功做了佐證。具體來看,Temu在2022年的營收為2.9億美元,2023年預計達到140億美元,2024年預計達到300億美元,這種跨越式的增長證明了Temu在海外市場上的強大吸金能力。
而依照最新數據顯示,Temu在2024年1月的銷售額相較于2023年1月增長了驚人的805%,這一增長幅度也足以證明其市場滲透力的強大。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全球互聯網行業的廣闊舞臺上,Temu的表現也堪稱亮眼。在2023年美國“熱門免費iPhone應用程序”榜單上,Temu更是力壓群雄,成功超越CapCut(剪映海外版)、TikTok、Instagram、Google、YouTube等全球頭部應用程序,位列第一。
2023年美國App Store應用下載量排行榜
另外,2023年Temu網頁和移動端的流量實現了超過700%的同比增長,在月均訪問量超千萬的網站中僅次于OpenAI。同時,在全球范圍內,Temu的谷歌搜索量在2023年激增788%;在TikTok上,#Temu的標簽瀏覽量更是高達110億次,用戶關注度極高。
相較于其他競爭對手,Temu的布局時間雖短,但其迅猛的發展勢頭卻令人印象深刻,很好地證明了Temu在海外市場的強大競爭力和巨大的增長潛力。
從流量的快速激增,到營收的跨越式增長,再到下載排名的飆升,橫空出世的Temu猶如一條活躍的鯰魚,正在持續攪動整個跨境電商行業的格局。
2.低價始終是行業主旋律
看到Temu的優秀表現,我們不由得生出一個問題:Temu是怎么做到的?
實際上,Temu成功的秘訣一直是公開且透明的,那就是堅持低價策略。
根據美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有高達10億個包裹通過“最低限度條款”進入美國,是2019年的2倍。在這其中,三分之一的包裹都來源于Temu和SHEIN。
不得不提的是,此處所提及的“最低限度條款”指的是通過直郵交付給個人買家的包裹,只要價值低于800美元即可免稅進入美國的優惠政策。
SHEIN方面,以平均客單價為80美元迅速起量,在短時間內GMV成功突破了100億美元大關。而Temu方面,以平均客單價不超過50美元的顯著價格優勢,成功吸引了大量美國消費者的目光,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就客單價來看,SHEIN和Temu均展現出顯著的優勢,其數值均遠低于800美元的征稅門檻。這種價格策略不僅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戶的關注和購買,也為它們在全球市場的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持。
面對Temu和SHEIN等國內跨境電商平臺的低價攻勢,亞馬遜最初持質疑態度,但很快就開始重視并跟進。
為應對競爭,亞馬遜將Temu移出比價系統、推出低價商品物流費率,并下調服裝類目銷售傭金加入價格戰。同時,亞馬遜還推出了主攻印度市場的全新低價平臺Bazaar,要求商品價格低于600盧比,并不收取額外費用。
不僅如此,eBay也重新進入市場以尋求出路,而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電商平臺Jane.com則因無法與Temu的低價競爭而關站。
此外,諸如Dollar General、Dollar Tree和Five Below等美國折扣零售巨頭,長期以來以“一元店”的形象深入人心。但隨著Temu和SHEIN等跨境電商平臺的強勢崛起,他們也被迫讓出部分市場份額。
Dollar General線下商店
現在看來,上述不少海外電商平臺已加入價格戰,低價策略正逐漸成為跨境電商行業的新常態。這一變化不僅重塑了全球電商格局,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進程中,盡管SHEIN是最早通過低價策略和柔性供應鏈獲得市場關注的品牌,但Temu在2022年9月憑借其“全托管”模式的精細運作,將低價策略發揮到了極致,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無疑在這一領域中更具影響力。
如果說SHEIN是點燃市場的導火索,那么Temu則是引爆市場的火藥桶,其極致低價策略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競爭態勢,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變革。
3.在低價之外,尋找更多的王牌
眾所周知,在低價成為市場主流的環境下,Temu憑借出色的極致低價策略,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從而實現了業務的快速拓展。
即便Temu憑借極致低價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并不意味著它就能僅憑這一招“吃遍”天下。
暫且不論低價策略可能引發的產品質量、供應鏈和惡性競爭問題,這一策略對商家和消費者也并非全然有利。
對于商家而言,長期采用低價策略會大幅壓縮其利潤空間,進而可能影響其經營積極性和創新投入,最終可能導致服務質量和產品創新能力的下降。
對于消費者而言,如果Temu過度依賴低價策略,可能會引發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擔憂,并降低他們對Temu平臺的信任度,從而影響其長期發展。
僅從這兩個方面來看,低價策略也并非長久之計。
回到前文提及的問題:Temu還能狂奔多久?這依然是一個待解的疑問,最終的答案將取決于Temu能否在低價策略之外,探索出更合適的道路。
同樣地,哪怕這個問題問及其他參與市場的玩家,相信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他們能否保持持續增長。
畢竟,在中國跨境電商平臺迅速崛起,海外傳統的電商模式面臨巨大挑戰的背景下,每個玩家都面臨著各自的挑戰和機遇,最終能否持續狂奔,取決于他們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不斷創新、優化策略,并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只有意識到這一點,跨境電商平臺才會為了確保長期的商業成功,深入挖掘并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構建一個更為穩固的護城河,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趨勢和挑戰。
或許跨境電商這一題,并沒有最合適的解法。各大平臺絞盡腦汁吸引消費者目光,不斷探索新的策略和方法,已經是在這個多變市場中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
本文來源于電商報,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