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海關總署俞建華署長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就推動外貿質升量穩、打造智慧海關等內容進行了發言。其間,俞署長以打擊異寵非法入境為例,分享了智慧海關建設的早期成果。俞署長指出, “研發應用智能審圖技術,讓機器自動識別異寵,從而大大提升了海關的查獲率,讓不法分子無所遁形”。
智能審圖助力智慧海關建設
俞署長提到的智能審圖,是海關總署、清華大學和同方威視聯合攻關的重要科技成果,利用人工智能對海量機檢歷史圖像及圖像對應物品信息進行深度學習,能夠對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CT型行包檢查系統等設備掃描圖像中單貨不符、違禁品夾藏等風險實現智能自動識別。
中國作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海關每年查驗貿易量之大,涉及的集裝箱、交通工具之多前所未有,且場景非常豐富、模式也非常多,工作難度非常大。海關以前的一些工作模式和手段已經無法完全滿足現在外貿形勢的發展變化。因此,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加快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研究利用,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理論和實踐,打造智慧海關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智能審圖實現多領域廣泛應用
智能審圖已在中國海關廣泛應用,并完全嵌入海關一線機檢查驗作業流程。截至目前,在全國海關具備部署條件的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CT型行包檢查系統均已實現智能審圖應用全覆蓋,應用業務領域也已涵蓋海運、公路、鐵路、快件、郵件、跨境電商、旅檢、邊民互市等。
長春海關CT審圖
南昌海關H986審圖
功能強大,效果顯著
通過運用智能審圖技術,可實現如報關單比對、目標物自動識別、車體夾藏檢測等多種功能。報關單比對可判斷實際過機貨物是否與報關單申報信息一致,有效打擊口岸偽、瞞報情況;目標物自動識別可有效識別檢疫類和高稅值等千余種商品,有效攔截如武器、槍支、毒品和象牙等近百種違禁物品,筑牢國門安全防線;車體夾藏檢測可對非車體結構的異物實現自動檢測和報警,有效防范通過運輸工具夾帶、走私的情況。
截至目前,全國海關利用智能審圖報警提示已累計查獲案例2萬余起,持續有效地打擊和遏制了走私、危險品入境等違法犯罪行為。
成都雙流查獲穿山甲鱗469克
實現有效監管下的快速通關
智能審圖作為智慧海關建設中的一項關鍵性基礎技術,可進一步增強海關執法履職和把守國門安全的能力,保證在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實現快速通關。同時,通過不斷開展智能審圖在不同業務現場的實際應用和新型模式的探索,再將之融入到海關各類查驗現場的整體解決方案中,在嚴密把控安全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從而更好地促進貿易便利化的發展,助力智慧海關建設。
同方威視將繼續立足自主創新,緊貼客戶需求,以科技賦能,不斷提高服務客戶水平。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