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京東七鮮在北京宣布“全城送”;4月24日,盒馬統一了全國免運費門檻;5月6日,又傳來了“樸樸超市2024年的目標是實現盈利”的消息……一時間令沉寂許久的生鮮電商行業又熱鬧了起來。眾所周知,履約成本較高一直是生鮮電商玩家的“痛處”,那么從目前各玩家的布局來看,似乎有了新解法。
生鮮電商行業再起波瀾
當“生鮮電商”的故事不再誘人,各路玩家都迫于尋求新的生存之道,其中可圈可點當屬以下幾位玩家。
小象超市升級為全品類零售,最快30分鐘送達
2023年底,美團買菜更名為小象超市,一方面,由原本單純的生鮮配送轉向為全品類零售,擴大了自身的基本盤。另一方面,小象超市在葉菜品類上的直連直采能力也在持續增強。2023年底小象超市首次嘗試與云南紅河、曲靖等地開展“產地直采合作”,以銷定采、直連直供。截至今年4月2日,小象超市很多南方蔬菜基地的葉菜,已實現跨區域配送流轉,進入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更值得一提的是,更名后的小象超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蘇州、杭州、無錫等城市上線,并承諾“最快30分鐘送達”,憑借高效的倉配網絡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即時性需求。
山姆加碼線上業務,最快“一小時極速達”配送到家
4月16日,據媒體報道,山姆會員商店在2023年實現銷售800億元左右,其中線上銷售占比47%,與線下基本持平。不難看出,線上銷售對于山姆業績的貢獻正逐步增長,重要性也進一步凸顯。
而一直以來,山姆也持續在增強自身的物流能力。2018年,山姆與京東達成合作,入駐京東到家,通過設立云倉提高入駐城市的滲透率。去年7月,山姆會員商店在蘇州工業園區率先試水,通過“現場體驗、線上下單、極速配送”,讓消費者擁有更加快捷的購物體驗。近段時間,山姆又推出了極速達及全城配兩種配送形式,極速達滿99元且重量在15千克內可免費配送,1小時內送達,全城配則次日或者隔日送達。4月26日,山姆會員商店江北云倉開倉,據悉,江北市民可通過“山姆會員”APP線上下單,享受最快“一小時極速達”配送到家服務。
京東七鮮發力“全城送”搶市場
4月20日,京東七鮮在北京宣布“全城送”,此次服務升級后,線上訂單配送服務將覆蓋北京六環內所有區域,且配送時間將由8:00-22:00升級至8:00-00:00,保障市民“菜籃子”的正常配送。據悉,在七鮮內部,“全城送”被視為其在配送服務方面的一次重大升級。在外部看來,這是京東七鮮為迎接行業競爭所作出的對沖舉動。
業內人士對此分析道,京東七鮮能夠實現全城配送,主要依賴于京東物流在冷鏈方面的強大服務能力、前置倉策略以及強大的供應鏈管理。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京東能夠快速響應、縮短配送時間并提高配送效率。
盒馬思變“重啟”會員制,意在重做線上業務
4月24日,盒馬X黃金/鉆石會員恢復開卡、續費服務,會員權益也進行相應升級。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令消費者詬病的運費門檻政策也有所調整,北京、長沙、南京三地先前上調至99元的免運費標準現回調至49元;與此同時,包括深圳、廣州在內的20余個城市,免運費門檻則由39元調整至49元。
一直以來,線上、線下兩手抓是其的核心策略,而且對于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的比例分配,盒馬一直在調整。此前一段時間,在盒馬看來,實體門店運營成本相對固定,但線上流量成本、物流成本同比例呈線性增長,相比線上,線下門店成本更低,價格優勢更明顯。而此次恢復線上線下價格再統一,似乎也印證了盒馬線下的數據并不理想,未來一段時間,盒馬或將重點深耕線上市場。
樸樸超市打造大倉業務模型,加大配送輻射商圈范圍
5月7日,有接近樸樸超市的市場人士透露,樸樸超市的2024年目標是實現盈利。該人士稱,“事實上,今年,前置倉生鮮電商賽道的亮點,可能會是集體盈利,包括美團(小象超市)應該都會有幾個城市會實現盈利。宏觀面,由于消費者對即時零售的需求日益增長,帶動了這個賽道規模成本效應出現,有利于賽道整體盈利。”
據悉,到目前為止,樸樸超市于全國6座城市有業務布局。業務模型上,樸樸超市由于是做前置倉的大倉業務模型(單倉面積800平米以上),相對小倉(300平米)來講,它單倉的輻射商圈范圍更廣,單量更高。配送速度上,由于持續1小時達到家市場,前期不斷投入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到目前至少在高線市場已經出現了一批穩定、高粘度的消費群體,這批人幾乎每天都在買東西。
▍生鮮電商結局或將改寫
從每日優鮮黯然退市,到叮咚買菜撤城控成本,再到永輝超市4年關店440家……不難看出,生鮮電商似乎一直是門苦生意。
對于生鮮品類而言,消費者對于配送的速度和范圍要求更為苛刻。這也是一直以來生鮮電商玩家們的痛點所在。如今,山姆最快“一小時極速達”、小象超市最快30分鐘達、七鮮在北京發起“全城送”、樸樸超市1小時到家……無不證明了,在這一賽道的玩家們正在通過不斷優化自身的履約能力以服務消費者。
然而,要鍛造這般極速高效的履約能力,勢必需要提高自身的成本,通過不斷優化自身的物流體系以支撐更加高效的配送速度和觸達更遠的范圍。而作為高頻的生鮮品類,其利潤空間較低,因此很容易導致難以盈利的局面,甚至也會出現虧損、經營不下去的可能。
那么,這樣的困局何時能出現拐點?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未來,生鮮行業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針對需要高品質食品生活的人群。隨著消費者對線上購買生鮮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以及供應鏈、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生鮮電商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冷鏈的特殊性,配送范圍仍會有所限制,仍需綜合考慮冷鏈成本、配送成本和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等多方面因素。
行業人士分析稱,未來,生鮮電商企業可能會通過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如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來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從而提升消費者體驗和滿意度。而這將有助于生鮮電商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 ,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