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韻達發布2024年半年報,同一天,韻達股市盤中漲停。
市場給出的反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對一個企業的短期未來的信心。
韻達交出的半年度報告確實值得外界給予信任。
營收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232.52億,同比增+7.78%;快遞服務收入226.87億元,同比上升10.08%。
利潤上,歸母凈利10.41億,同比去年增+19.8%。
業務上,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109.24億票,同比增長30.02%。單票收入為2.08元,單票成本為1.86元,同比下降15.75%,單票利潤為0.10元,同比基本持平。
在韻達半年報中,非常值得關注的有這么三大點:
首先量利齊增。超越30%的快遞業務量增長、超10%的快遞業務收入增長、接近20%的利潤增速,無不表明韻達今年的業務運營方向之正確且穩健。
其次是網絡化、規模化、精細化運營上,韻達給出了很不錯的成績單。上半年韻達在網絡建設、網格倉建設、集包倉建設、運輸管理等多方面投入,形成了規模化效應,提升了各環節的運營效率,從而進一步實現核心成本優化,以此助力業務量增長和盈利增長。
與此同時,韻達看到更遠的未來,在新質生產力方面加大關注和投入,比如無人車應用、智能客服、無人驛站、無人供件等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加速,以此謀求更深入的價值和未來增長點。
超3成增長背后的行業低價怪圈相比市場上的競爭對手,韻達略顯低調。主打高品質服務的順豐、京東物流氣質獨特;已經占據市占率老大位置的中通正在謀求量價平衡;極兔作為國內最快起網上市的快遞企業背后還有電商資源支撐;而原本掉隊的申通這兩年也在極力改革求變,效果顯著。韻達相比這些同行,其特點可能是穩健和扎實。今年上半年韻達的表現不俗。超越30%的快遞業務量增長、超10%的快遞業務收入增長、接近20%的利潤增速證明了其過往底蘊和如今運營能力的優秀。但從整體的行業經營狀況看,快遞市場仍未擺脫低價競爭。從上半年各家的經營數據看,幾乎每家的單票收入都在跌。無論是韻達,還是圓通、申通等同樣呈現出以價換量的現象。
而同一時期,希望跳出價格戰的中通在進行快遞件結構優化,也就是平衡快遞產品的價格和業務量。換回來的2024年上半年,中通快遞凈利潤出現下滑,二季度市占率較去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至19.6%。2020年中通成為首家市占率超過20%的快遞企業后,幾乎沒再跌下過20%的市占率,但卻因為價格上的堅持又跌回20%以下。雖然這種變化與中通的戰略定位有關。但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目前快遞行業難以跳出價格內卷。
精細化運營突破低價陷阱那么在這樣的現狀下,走出低價怪圈,要怎么做呢?韻達的財報中透露了其精細化運營的破解之道。根據財報顯示,韻達上半年的快遞單票收入為2.08元,同比下降15.33%,單票成本為1.86元,同比下降15.75%,單票利潤為0.10元,同比基本持平,環比上升了0.03元。也就是說,雖然韻達在行業整體低價內卷的環境中不得不順勢而為,但在強化自身的能力、優化成本的情況,單票利潤在不斷上升。
這種情況下,所謂的低價就不再是惡性競爭,而是基于自身能力成長下的市場爭奪。等于給了市場投資者和末端加盟者一個安心丸——雖然產品價格下滑,但是利潤和盈利仍有保證,與此同時換取更多的業務量和市場份額,為后續的競爭和規模化效益做準備。這就有一個問題,韻達如何做到這種成本的壓縮,壓縮的到底是哪一部分?盈利未來是否可持續?首先,網絡化能力建設,韻達在過去的半年內加大了快遞進村的推廣力度,提升國際業務開通率,同時結合末端經營生態建設,不斷優化網絡布局。據悉,2024 年半年度,韻達在全國設立 了73 個自營樞紐轉運中心,樞紐轉運中心的自營比例為 100%;
一級加盟商達到 4884 個,加盟比例為 100%;末端門店驛站等基礎設施 9.4 萬余個,網絡覆蓋 2843 個縣級城市,新增開通鄉鎮 400 余個。
其次,網格倉建設上,韻達通過推進網格倉的建設運營,合理緩解加盟商平均投資強度,充分發揮末端自動化的集約效應、輻射效應和支線車的規模效應,不斷降低末端運營成本,提高加盟商盈利能力。目前,正式投入運營的網格倉數量為 700 余個。
再者,集包倉建設方面,通過集包倉業務有效加強了攬件端操作能力、降低網點集包成本;
通過對集包倉智能化和自動化升級,進一步提高了攬收、交件、分揀的時效,減少包裹在運輸、操作過程中的破損。目前正式投用的集包倉數量 260 余個。
此外,堅持數字化戰略,韻達通過科技能力,全面覆蓋中轉運營體系和末端服務體系,實現全網全鏈路的移動化、實時化、智能化,數字化貫穿全鏈路不僅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也為加盟商提升經營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多重因素之下,可以看到韻達的快遞成本費用顯著下降。根據報告,其第二季度單票核心運營成本同比下降 24.58%,環比第一季度下降 15.28%;四項費用規模下降 1.75 億元,同比下降比例為 14%。與此同時,韻達表示,貫穿戰略聚焦,要對周邊業務進行合理收縮和資源優化,用足用好積極條件,優化資本結構成本。
可以看到上半年韻達在資本開支方向以資源維持和技術迭代為主,資本開支規模為8.11億元,較2023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2.07%,資本開支規模繼續保持下降趨勢。而在這種能力范圍內的價格競爭之下,韻達業務量提升飛速,遠高于行業23.1%的平均增速,且已經是多個月保持業務量增速高于行業平均值。后續在這種規模化效益之下,不僅產品成本有望進一步壓縮,還有望帶來更高的利潤率。
搶先布局快遞新質生產力不過,對于韻達的未來還可以有更高期望。價格競爭并非快遞未來,創造出快遞行業的新質生產力才能有更長遠的前景。
如何擺脫低價競爭?如何實現總部和加盟商的雙贏?如何實現快遞產品更高價值的創造?
如何讓快遞行業融入整個產業供應鏈中實現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這些問題都是韻達正在思考的。其目前率先做到了將各類科技創新成果應用于快遞服務領域。比如無人車應用上,韻達在合肥市包河區已經率先投入使用。根據當地網點負責人介紹,無人快遞車日均配送包裹量達700-800件,不僅解決了618等大促時期缺人的困境,還能應對高熱、下雨、寒冬等極端天氣,解放快遞員。同時在降低運營成本、保護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比如智能客服上,相比傳統人工客服,能24小時全天候實時解決問題,不僅加快了客戶問題的解決,還提升了整體的服務滿意度。
還有無人驛站正式運營,據悉韻達的這套無人驛站智慧解決方案包括了連接門禁、高拍儀和自助查取設備,打通錄入和拿取的后臺快遞信息等。不僅滿足了晚歸族取包裹的迫切需求,還解放了門店驛站的生產力,能夠更好地為小區有需要的用戶提供按需上門等多元化的社區服務體驗。除了無人車、無人驛站、智能客服,韻達的無人機、智能重卡、無人供件等都在加大投入和探索力度。
通過科技賦能快遞,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優化運營全鏈路,韻達最終期望提升的是整個行業的服務效率和履約質量,以此滿足商家、客戶和消費者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展望下半年,支撐快遞行業持續發展的基本面不會變。信達證券的研報認為,電商快遞件量規模擴張增速仍在,直播電商進一步崛起背景下,一方面網購消費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網購消費行為的下沉化和碎片化推動了單快遞包裹實物商品網購額的下行,快遞行業相對上游電商或仍有超額成長性。
加上快遞下鄉、農村電商等工程加速推進。預計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快遞行業有條件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而這種增長預期之下,率先布局快遞新質生產力的韻達或將有更高的業務量、盈利預期。
本文來源于物流沙龍,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