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遞員到估值250億的公司-全球最大智能快遞柜網絡運營商-豐巢的創始人,從勵志青年到手握“霸總劇本”,80后的徐育斌是如何逆襲的?
從快遞員到孵化豐巢根據胡潤研究院公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豐巢的估值高達250億,排在全球第270名。而這成功,要從80后的徐育斌說起。1981年出生于廣東梅州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徐育斌,在高中畢業后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幾經輾轉,他成為了順豐的一名快遞員。自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那時的快遞行業還處于初級階段,快遞員又苦又累,但徐育斌憑借著勤奮與細致的服務態度脫穎而出。在工作中的卓越表現,讓他很快被提拔至順豐大區。此后,連續獲得晉升,開始在順豐多個重要崗位上大展身手。在一線工作時,徐育斌就敏銳地發現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客戶上班時間與快遞派送高峰期重疊導致的不便。一次海外考察中,DHL與學校合作使用的智能快遞柜給了他啟示。那時候順豐每天的人均處理能力還在70-80個包裹,但DHL人均每天可以處理120個包裹。
這激發了他的興趣,回國后,他向順豐創始人王衛提出了自己的構想,用智能快遞柜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這得到一心想提升效率和服務質量的王衛的共鳴。幾番談論好實驗后,確定了豐巢的模式,豐巢作為開放平臺,通過與物流企業數據互通,保證所有在豐巢的收件、寄件業務全程數據共享、可監控。既能讓快遞員多配送,多賺錢,也能為用戶提供方便。
全球最大智能快遞柜企業問世2010年后,隨著中國電商與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日益凸顯,促使各大企業紛紛布局末端物流解決方案。除了豐巢以外,其他企業也將目標瞄向此處。
2012年,三泰控股率先推出了速易遞項目,成為中國第一家智能快遞柜運營企業。借助電商與快遞業的東風,三泰控股市值從20多億元飆升至2015年的500多億元;隨著市場潛力逐漸顯現,京東等其他企業也開始加速布局智能快遞柜業務;
2015年,豐巢科技問世,引起物流行業轟動;緊接著菜鳥驛站也應運而生;巨頭們的入場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行業的洗牌和整合也拉開序幕。
2017年,速遞易經歷重組,中郵資本取得控制權并更名為“中郵速遞易”;同年,豐巢通過收購e棧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確立了其在智能快遞柜市場的領先地位;2020年,智能快遞柜行業迎來了重大整合,豐巢完成了對中郵速遞易的收購。這次合并不僅鞏固了豐巢在中國乃至全球智能快遞柜市場的領導地位,也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豐巢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末端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以及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遞柜網絡運營商。
近年來,豐巢憑借價格優勢及與主流電商平臺及物流平臺的合作,又抓住了“退換貨”這一逆向件物流市場機遇。目前豐巢消費者智能交付服務對營收的貢獻度已經逼近第一大業務占比。
如果你認為豐巢的價值僅僅是代收快遞,那可想簡單了。如今,豐巢覆蓋全國超過20萬個社區,連接3億多用戶。豐巢利用快遞柜積累的流量價值,進一步拓展了廣告以及本地生活服務在內的增值服務。它不僅解決了快遞末端配送的問題,還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末端物流生態系統,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然而,從整體競爭格局來看,中國末端物流市場仍呈現高度分散的格局,2023年按收入計的前五大末端物流參與者僅占總市場份額的14.6%,豐巢雖然排名第一,但市場份額也僅為6.1%,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徐育斌將會交出什么答卷呢?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于物流沙龍,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