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出身于富裕家庭,畢業于清華大學,憑借優異的學術成績和富裕的家境背景,他本有機會輕松過完一生,或者成為一個坐在高檔寫字樓里拿著高薪的總裁。然而,王興卻選擇了與常人截然不同的第三條道路:創業。
在那個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代,創業的道路并不平坦。王興經歷了九敗一勝的艱辛歷程,一次次面對失敗的打擊,仍然沒有動搖他前行的決心。這一路走來的艱辛,造就了今天的王興—一個如今坐擁7442.38億市值的商業帝國美團的創始人。
令人敬佩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王興曾多次拒絕了常人難以拒絕的機會。無論是王健林拋出的高薪橄欖枝,還是馬云提供的合作機會,王興都選擇了堅持自己的夢想。他放棄了每年800萬的優厚待遇,選擇了那條最為艱難的創業之路。如今,王興與馬云、馬化騰等人齊名,他的成功絕非偶然。在順境中,他保持清醒;在逆境中,他從未放棄。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堅持。
01
早年經歷
出自福建龍巖的一個書香世家,王興繼承了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蘊—爺爺是龍巖二中的教導主任,奶奶是廈門大學的校友,而姐姐更是清華大學的佼佼者。然而,家族中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他的父親王苗,這位初出茅廬的建筑工人,靠著投資礦產賺來的第一桶金,緊跟改革開放的步伐,一躍成為當地知名的水泥企業家,最鼎盛的時期甚至壟斷了全省的水泥生意。在王苗成功的光環籠罩下,王興享有比許多人更優越的起點。他身穿精品,享受著富足的成長環境,自然成為同齡人羨慕的對象。盡管這樣,王興從未擺出過優越的姿態,他知道,家庭的榮光是父輩的汗水換來的,并非自己的資本。
從童年時起,王興便對無線電世界充滿了無盡的好奇與熱情,經常與小伙伴們一同搗鼓種種小發明。靠著這份執著以及優異的成績,王興直接被保送至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無線電專業。在這所科技殿堂里,王興不僅在學術上穩步前行,更是將心之所向轉化為實踐,積極涉足創業海洋。清華科技創業者協會的舞臺上,在慕巖校友的引領下,王興在首次創業大賽中嶄露頭角,那時,他心中的創業火種開始熊熊燃燒。王興堅信科技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認為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有可能極大地簡化日常生活。懷揣這樣的信念,他聯手室友打造了“未名地帶”,一個供校園內學生自由交流和分享想法的網絡平臺。在這個早期的互聯網嘗試中,王興洞察到了數字化創業的巨大潛能。畢業后,王興前往美國特拉華大學,更深層次地探索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的奧秘。
在追逐博士學位的道路上,他發現了美國社交網絡從Friendster到Myspace的蓬勃發展,預見著這樣的火爆潮流不久將涌向中國。于是在2003年寒冬,王興向導師提出長期請假,決定暫停學業,最終只取得了特拉華大學的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并回國開拓自己的事業版圖。
02
九次創業失敗
返鄉的王興踏上了充滿未知和挑戰的創業之路。年僅25歲的他帶著從海外學習歸來的知識和一顆滿懷激情的心,王興決意要用自己的雙手鑄就一番事業。王興本人說道:“當時的他一無所有,身邊僅有的人脈資源只是同窗同學,以及自己的一腔熱血。”在2003年的一天,王興決定召集他那些信念堅定的舊日同窗——高中時期的伙伴賴斌強和大學里的搭檔王慧文。三個志同道合、毫無創業經驗的青年便踏上了一段不平凡的創業征程。他們的首個項目被命名為“多多友”,一款旨在拓寬社交邊界的網絡平臺,以其廣泛的覆蓋面和促進人際關系擴展的特性而聲名遠播。
“多多友”汲取了六度分割理論的精髓,推崇一個思想: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我們與任何人的連接僅隔著六步之遙。利用這個平臺,用戶得以向世界展示自己,尋找并構建新的人際鏈接。盡管王興他們充滿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畏精神,但初創者的道路常充滿荊棘。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運營后,“多多友”未能達到預期的成功,并最終因管理上的不善而結束了它的旅程。王興將“多多友”失敗的原因歸結為一句精煉的話:“所有人都可以來,結果卻是所有人都不來。”這一點揭示了創業中一個常見的陷阱—過于廣泛的定位反而失去了明確的用戶群體。即便是“多多友”的項目不如預期,王興也未曾沉淪于失意之中。
他迅速從阻礙中解脫出來,帶領團隊勇敢地投身于新的嘗試。接踵而至的是一系列創新嘗試:從社交圈的活動邀請網站“電邀”,到輸入法工具JustInput,再到文件傳輸服務Wap中繼站,以及嘗試進軍數字地圖領域的項目。這些項目如同煙花一瞬,雖短暫卻璀璨,每個項目平均僅有兩個月的生命周期。
王興并沒有消減對成功的渴望。他在第六次創業中將視野投向了遼闊的海外市場,精準捕捉到了國外華人對家的深切思念,“游子圖”應運而生,它提供一項溫情脈脈的服務:用戶只需上傳照片,團隊會負責打印并將這些珍貴的回憶郵寄給遠在國內的家人。這個充滿人情味的點子理應廣受歡迎,然而時代的局限性讓這個項目也走上了前輩們的老路——由于當時國內的信息技術尚未成熟,“游子圖”并未能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可,最終也以失敗告終。在社交網絡服務(SNS)領域接連遭遇挫折后,王興仍不失信心,他堅信這片天地會迎來春暖花開。他未曾想過放棄,反而在第七次挑戰中孕育了新的思路。王興聚焦于最為熟悉且始終保持思想活躍的地帶——大學校園。他將目光轉向那些對新鮮事物充滿渴望,思想開放的年輕學子,而非年紀懸殊、需求各異的社會大眾。“校內網”隨之誕生,它的另一名字“人人網”在大眾中更為流行。“校內網”是一個融合了西方社交網站模式與中國本土特色的產物,被譽為中國版的Facebook。上線后,它在大學生群體中迅速走紅,用戶數每月激增,一度成為國內頂尖的社交平臺。王興和他的團隊為此興奮不已,這似乎證明了他們的方向是正確的。
然而,困境也很快顯現出來:盡管“校內網”用戶眾多,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變現途徑,盈利問題成了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劍。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資金愈發緊張,工資拖欠了好幾個月,王興和他的團隊像熱鍋上的螞蟻四處尋找投資。然而,面對這樣一個初創團隊,風投們都保持謹慎,沒有人愿意下注。在最為危急的時刻,陳一舟出現了。這位互聯網第一代創業者,同時也是著名的風險投資人,決定與“校內網”一較高下。陳一舟收購了“校內網”的主要競爭對手—5Q校園網,隨后通過一系列巧妙的手段,向“校內網”發起正面挑戰。他用注冊即送雞腿的方式吸引大學生用戶,這一招出奇地有效,5Q的用戶迅速激增。與此同時,陳一舟還利用自己在互聯網行業的聲望,進一步鞏固了5Q的市場地位。面對5Q的步步緊逼,王興團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而更為致命的是,“校內網”的資金已經捉襟見肘,服務器和基礎設施難以承載飛速增長的用戶量,系統頻頻崩潰。迫于無奈,王興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與陳一舟談判。最終,他以200萬元的低價,將曾經充滿無限可能的“校內網”出售給了陳一舟的千橡互動集團。隨后,“校內網”被改為了“人人網”。
王興在創業的第七個里程碑上不得不暫時畫上休止符。這一次盡管沒有獲得預期的成功,但也并不能算作失敗,反倒是這些連續的嘗試,激發了他向逆境挑戰的勇氣。面對波折,王興展現出了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質。當2006年Twitter的崛起引領全球社交媒體潮流時,王興從中汲取靈感,攜手團隊為中國市場塑造了屬于自己的微型博客——2007年7月,“飯否”應運而生。
“飯否”援用了古風的問候語“你吃了嗎”,使其在眾多平臺中獨樹一幟。“飯否”提供了一個140字限制的迷你博客平臺,贏得了“微博元祖”的美譽。隨后的兩年里,“飯否”吸引了大量關注,網絡名人、新聞媒體從業者以及娛樂圈明星紛紛加入。王興本人也開設了賬號,并將他的生活哲學凝練于個性簽名:“如果一天之中沒有任何值得在飯否上分享的時刻,那么這一天定是虛度無為。” 到了2009年上半年,“飯否”的用戶數呈現爆炸性增長,從年初的30萬用戶數飆升至百萬大關,惠普公司成為其首位企業付費用戶,“飯否”賺到了它的第一桶金。
在王興領導的“飯否”穩健地揚帆航行的同時,2007年11月,他又一次踏上了創業的征途,啟動了他的第三個社交網站項目—“海內網”。這個新平臺定位為一個真實的網絡社區,給用戶提供了一連串精致的服務:從個性化的個人空間到簡約風格的迷你博客,再到生動的相冊功能、互動性強的群組,以及具有特色的電臺和電影評論欄目。“海內網”不僅繼承了“校內網”的基本精神,還在功能和用戶體驗上打造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該網站設定明確,專注于打造高品質用戶體驗,從而吸引更多精英用戶群體。與“校內網”相較,“海內網”的設計理念顯得更加高端與專業,從寧靜悅目的海藍色調主題,到大量應用的AJAX技術,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對優雅用戶體驗的追求。整合了多種功能,使得用戶操作起來更為流暢便捷,無疑“海內網”在前身的基礎上進行了革命性的改良,無論是功能、界面設計還是整體的用戶互動體驗,都向著更高標準邁進。就在王興的雙子星項目—“飯否”和“海內網”—正乘風破浪、 引領著社交網絡的浪潮時,他們突遇了互聯網監管的嚴格風暴。在那個時期,對于網絡內容的審查制度異常嚴苛,“飯否”在信息過濾的環節顯露出短板。
不幸的是,個別博客內容中存在不符合規定的信息,導致“飯否”的服務器被勒令關閉。而“海內網”也因為使用了相同的服務器資源,也遭遇了相同的命運。如此一來,這兩個充滿希望的創業嘗試戛然而止。在“飯否”和“海內網”因政策原因被迫關停的那段時間里,社交媒體領域發生了劇變。這兩大平臺的關閉讓無數用戶感到惋惜,但就在此時,新浪微博抓住了市場的空缺,迅速崛起。憑借其靈活的產品設計和強大的社交屬性,新浪微博不僅后來居上,還成功取代了曾經的競爭對手,成為中國社交媒體領域的最大贏家。縱使王興曾策馬揚鞭,但監管的嚴峻環境,無情地終結了“飯否”和“海內網”的生命旅程,這也標志著王興第八次和第九次的創業歷程,均以突然的方式畫上了句號。
03
創辦美團網
在古語中有這樣的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但王興卻似乎轉化了這一格言的含義,因為他已不止三次嘗試,而是勇敢地踏上了九次創業的征途。失敗,對他來說,只是學習和成長的另一種形式。王興不曾把失敗看作終點,反而是一個全新開始的起點。他回顧以往的挫折,堅信每一次跌倒都孕育著寶貴的經驗。
曾有時刻,王興考慮過重啟自己的早期項目“飯否”,但當他意識到這個夢想的復蘇無望時,便決定投身于新的創業征程。在對市場洞察的基礎上,王興獨辟蹊徑,提出了一套“四縱三橫”的商業策略。
其中,“四縱”代表著互聯網用戶需求的四個關鍵發展方向:資訊、社交、娛樂和商務。而“三橫”則映射出技術變革的三大動脈:搜索引擎的進化、社會化網絡的融合和移動互聯網的擴張。在這兩者的交叉點上,王興發現了團購——這一清晰而具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團購不僅門檻相對較低,更關鍵的是,它恰好與王興團隊的愿望、能力和執行力完美契合。他們渴望做的事情、有能力做的事情,也是市場所需要、所缺失的。王興堅信,團購將是他們開拓的藍海,也是重新定義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黃金機遇。2010年在中國商業創業史上被銘記為異常獨特的一頁。在那一年,王興汲取了前九次創業的經驗和教訓,鼓足勇氣啟動了他的第十個企劃—美團網。這一次,他的目標是仿效Groupon的模式,打造一個新興的團購平臺,聚焦于為消費者帶來更為實惠的餐飲、娛樂等生活服務體驗。幸運女神終究眷顧了王興,他贏得了天使投資人王江的信任與資金支持,這份外部的信心成為美團早期發展的重要推手。當然,王興自身的豐富創業歷程同樣不容忽視,那九次嘗試,雖未全部成功,卻塑造了他深刻的市場洞察力和堅不可摧的決心。正是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使美團網迅速在市場中獲得了顯著的關注,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商業篇章。
然后好景不長,稍有起色的美團卻迅速卷入了一場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千團大戰”。在王興創立美團網的時代背景下,團購市場正處于爆發的風口浪尖,無數團購網站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滿座網、團寶網、拉手網等玩家接連入場,每個公司都摩拳擦掌,渴望從這個高速增長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市場瞬間變成了一片廝殺的戰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令人窒息。王興心里明白,要讓美團成功,首先必須贏得商家支持。因此,他決定在全國設立多個分站,讓銷售團隊一家一戶地拜訪商家,耐心地說服他們與美團合作,爭取最優惠的折扣,并為他們設計營銷方案,最終為美團用戶提供吸引力十足的團購產品。然而,現實遠比想象中艱難。早期的擴張進展緩慢,很多商家并不買賬,他們認為團購模式折扣太低、利潤微薄。一個月下來,美團的訂單量寥寥無幾,有些分站甚至一個月只有30單。面對如此慘淡的局面,王興意識到,依靠直營擴張的方式太過緩慢,必須加快腳步。于是,美團果斷采取了代理加盟的模式,啟動了激進的擴張計劃。然而,這個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幾乎所有的對手都在瘋狂擴展,各地分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了搶占市場,美團通過從淘寶購買的城市交易數據,優先鎖定了100個電商發展繁榮的城市進行重點突擊。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毛利率急劇下滑,代理商面臨巨大壓力。面對這種局面,王興果斷調整策略,與代理商協商后,決定收回分站,改為更易于管理的直營模式。
這一舉措不僅讓美團恢復了對分站的控制,也為后續的擴張打下了更為穩固的基礎。除了要爭奪商家,美團還面臨著一個更大的決策挑戰:是否像行業內的其他公司一樣,大規模投入廣告宣傳。彼時,團購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各大公司紛紛采用線下廣告轟炸的方式搶占市場。他們普遍認為,想要從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依賴融資,并將大量資金砸向廣告和用戶補貼。拉手網、大眾點評等對手紛紛融資上億,在線下鋪天蓋地地投放廣告,氣勢洶洶。這時,曾在“校內網”時期資助過王興的紅杉資本再次找上門,提供了1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然而,相比競爭對手動輒上億的融資,這筆資金顯得相形見絀。當王興看到其他公司鋪天蓋地的廣告時,心里也曾一度動搖,擔心美團是否錯失了搶占市場的機會。
然而,就在他猶豫不決之時,阿里巴巴前總裁關明生的指教讓他豁然開朗。燒錢大戰雖然能迅速帶來用戶,但無法長久維持,尤其是對用戶忠誠度的影響極為有限。王興預言這樣的競爭并不會持續太久。因此,美團成為唯一一家沒有參與廣告大戰的公司。與瘋狂砸廣告的競爭對手不同,美團選擇以更加理性和高效的方式穩步擴展用戶基礎。王興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線下推廣隊伍的建設上,同時在線上廣告上采用精準投放策略。這一決策不僅幫助美團節約了寶貴的資源,還精準定位了市場需求,為美團贏得了長遠的競爭優勢。不久后,2011年,團購市場迎來了嚴冬。推廣費用飛漲,已是前一年的十倍,投資者們開始對這個行業失去耐心,資金流入戛然而止。沒有了資本的支撐,曾經風光無限的團購泡沫瞬間破裂,王興早先的預言成真。大批團購公司接連倒閉,曾經的主要競爭者窩窩團和拉手網也不得不大幅裁員,市場一片蕭條。就在眾多競爭對手艱難求生之際,王興迎來了關鍵的幫助。素有“并購之王”與“資本紅娘”之稱的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出手相助,作為美團的財務顧問,他幫助美團在資本寒冬中拿到了來自阿里巴巴的5000萬融資。
有了這筆資金支持,王興果斷決定逆勢而行,加速美團的擴張計劃。市場寒冬正是搶占份額的絕佳時機,美團依托高品質的服務、高效率的運營和高端的前沿科技,成功穩固了現有用戶,同時吸引了大量新用戶。通過保持低價格,美團進一步增強了競爭力,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又以低毛利擴大市場份額,實現了令人驚嘆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場規模浩大的商業角逐中,王興比競爭對手考慮得更深入,展望得更長遠。他認為,制定企業戰略需要平衡創新和保守,既不能過于激進從而使資源緊張,也不能過于保守而錯失機會。與那些不惜通過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吸引投資的參與者不同,王興始終誠實地面對融資市場,展現坦白直接的交流風格。這種獨到的戰略眼光和不忘初心的品格也是美團在“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王興在初嘗勝利的果實后,面對的下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高效管理團隊。他明確認識到,一支高效的團隊離不開一流的人才。他首先致力于穩固內部團隊核心,保留了那些自創業之初便與他風雨同舟的伙伴,如王惠文、賴斌強等人。然后他將目光投向外部,進行了一系列戰略性的人才引進。王興“開金”挖來了在搜索引擎領域頗有建樹的互聯網專才陳敏鳴,他的加盟無疑為美團的技術實力增添了火力。此外,經過反復邀請,王興成功說服了在阿里銷售部門有著豐富經驗的干嘉偉加盟管理層,這也大大增強了公司的銷售能力。而他在“校內網”時期的舊識楊錦方、以及水滴籌的創始人沈鵬等行業精英的加入,都為美團網的戰略布局和執行力注入了新鮮血液。
正是這股鮮活勁兒的血液,讓王興領導下的美團在“千團大戰”的殘燼中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通過精心挑選關鍵時刻所需的領軍人物和一流人才,美團網的精英團隊不僅形成,更逐漸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最終鑄成今日的商業傳奇。“從校內、海內、飯否到美團網,我一直在利用人際關系傳播信息。只是以前做SNS(社區類網站),現在做電子商務的應用。”王興認為美團網和校內、海內、飯否一脈相承,只是應用角度有所不同。“我始終堅信科技的力量,我相信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美好。”打贏“千團大戰”后,王興收到了來自行業翹楚王健林拋來的橄欖枝,邀請他去當萬達的總裁,承諾的不僅是高達八百萬的薪酬,還有穩固的事業平臺。但是王興最終還是拒絕了,他向來不喜歡手腳被束縛,何況美團的事業才剛剛起步,他不想放棄這個有機會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王興說:“我只想成為他們尊敬的對手。”
04
發展歷程
盡管美團剛剛從“千團大戰”的煙塵中站穩腳跟,王興和他的團隊并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反而借助這次成功的勢頭,持續拓展業務,并在服務領域不斷創新。他們清楚地意識到,市場競爭遠未結束,只有通過持續的進化和擴展才能保持領先地位。因此,美團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推出了電影票在線預訂和酒店預訂服務,向全方位生活服務平臺轉型。這種業務的多元化不僅拓寬了美團網的服務范圍,也極大地提高了用戶粘度。
原本以為“千團大戰”結束后,美團將迎來一段平穩的發展時期,暫時可以享受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王興團隊馬上又投入到了充滿激烈競爭的外賣市場—這是一場新的“戰爭”,美團和成立于2008年、比美團還要早兩年的餓了么都是這場戰爭的重要參與者。餓了么的創始人張旭豪憑借著其犀利的商業洞察力,一開局就鎖定了外賣領域,并在“千團大戰”期間實現了穩健的發展。然而,王興很快就意識到了競爭對手餓了么逐漸形成的氣勢,并感受到了外賣市場巨大的利潤潛力。他開始謀劃讓美團也踏足這一領域。在嘗試收購餓了么遭到拒絕后,王興并未氣餒,反而更加激發了他的斗志。他在11月份果斷推出了美團外賣服務,并采取了一種相對罕見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這一策略涉及先攻占餓了么尚未覆蓋的下沉市場,從而在整體市場布局方面占得先機。面對美團外賣業務的急速爆發,餓了么為了保持市場優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與商家簽訂獨家合作協議,強化商家與平臺的綁定,試圖通過這樣的策略來壁壘自己的市場位置。此時,餓了么也得到了2500萬美元的第三輪融資,這無疑為其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能夠在與美團的競爭中有所支撐。然而,美團網在王興的領導下,并未放緩攻勢。2014年夏,公司開展了一次宏大的推廣活動,招募了高達1000名地推人員,迅猛擴張至100個城市。這種激進的市場擴張策略,就像一頭饑餓的老虎撲向獵物般猛烈,對于餓了么僅有的12名地推來說,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在這一輪攻勢下,美團外賣在許多中小城市的市場份額迅速膨脹,幾乎占據了完全的主導地位。餓了么盡管曾經風光無限,但在這段時間里,其勢力范圍和市場影響力開始受到嚴重侵蝕,逐漸顯現出不可逆轉的衰退趨勢。反觀美團,憑借雄厚的資金、有效的市場策略和強大的執行力,其外賣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示出驚人的生命力,成為新的行業佼佼者,并使得王興的商業版圖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在成功擊敗餓了么后,美團并未放緩前進的步伐。為了穩固外賣市場的主導地位,2015年,美團完成了總額7億美元的D輪融資,并果斷自建了一支外賣配送團隊。如今,那些穿梭在城市中的“黃色大軍”便是美團的象征。與此同時,曾在“千團大戰”中與美團勢均力敵的大眾點評也不甘示弱,兩者之間的競爭可謂針尖對麥芒,局勢一度陷入膠著。然而,機會往往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出現—2015年9月,王興與大眾點評的CEO張濤巧合地一同出差香港。就在這時,美團的老熟人、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再次出手牽線。這次,他決定用一場深夜的酒局來促成雙方的合作。那個周末,包凡毫不客氣地定下了一間酒店,把王興和張濤叫到一起。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氣氛顯得微妙而又充滿期待。酒桌上,包凡大談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的未來走向,一番高屋建瓴的分析讓王興和張濤聽得目瞪口呆。面對包凡滔滔不絕的講述,兩人幾乎插不上話,只能不斷點頭認同。隨著酒杯不斷碰撞,氣氛也逐漸放松。酒過三巡,借著幾分醉意,王興和張濤終于卸下了心中的負擔。在包凡的推動下,兩人抱頭痛哭,感慨道:“燒錢打仗實在太辛苦,合并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這一刻,所有的對抗與競爭仿佛在酒桌上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共識——合并,才是他們繼續前行的最佳選擇。于是兩人終于達成了默契,敲定了雙方合并的戰略。就這樣,原本劍拔弩張的兩大巨頭,在一次看似隨意的酒局中握手言和,商業市場也迎來了新的局面。2015年10月,美團正式宣布和大眾點評合并,此次戰略合作得到阿里巴巴、騰訊、紅杉等雙方股東的全力支持,華興資本擔任此次交易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合并后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同時擔任新公司的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兩家公司仍然保留原有的品牌業務和組織架構獨立運營,這次強強聯手起到了很好的互補作用。王興表示這次合作是美團深度邁入O2O領域的重大一步,符合雙方團隊以及投資人的期望,期待合并后產生的化學反應。合并完成后,美團的業務擴展能力如虎添翼,但更令人矚目的是它的吸金能力。幾乎每年,美團都能從市場上獲得數億甚至更多的融資。2016年,美團完成了新一輪融資,金額超過33億美元,此時美團的市值已飆升至180億美元。不斷涌入的資金為美團提供了強大的資本支持,使其能夠大膽布局新的業務領域。
借助這股資本力量,美團先后進軍了打車、民宿、生鮮等多個新興市場,拓展業務版圖的同時,也不忘通過明星代言等方式提升品牌影響力。正是這源源不斷的融資支持,讓美團得以不斷創新擴展,持續引領生活服務領域的前沿。彼時正值共享單車熱潮席卷全國,國內的出行方式迎來了短暫的革命。憑借著方便、環保的優勢,共享單車一度成為城市中最熱門的選擇,企業紛紛涌入,爭相搶占市場。
然而,伴隨著持續的燒錢大戰,行業的脆弱性逐漸顯現。微薄的利潤難以支撐激烈的競爭,最終,曾經的兩大巨頭ofo和摩拜也在這場消耗戰中雙雙退場,市場逐漸趨于冷靜。就在此時,美團敏銳地察覺到了新的機會。2018年,王興以35%的股權加65%的現金成功收購了摩拜單車,鞏固了美團在出行領域的布局。事實上,早在摩拜的C輪融資中,王興便以個人身份參與了投資。收購完成后,王興公開表示:“摩拜是中國少有的真正原創且富有設計感的品牌。” 這句話不僅表達了他對摩拜的贊賞,也彰顯了美團在出行業務上的雄心。
收購之后,美團迅速行動,同年便推出了自有的共享單車業務,緊接著在2019年初全面整合摩拜單車,并將其改名為“美團單車”。自此,美團與哈啰、青桔三足鼎立,形成了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的新格局。美團的發展勢頭猶如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收購摩拜后僅一個月,美團又馬不停蹄地全資收購了屏芯科技。這一舉措是美團在智能餐飲領域邁出的關鍵一步。通過屏芯科技,美團著手升級餐飲商家的基礎設施,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餐飲模式,實現對餐飲行業的深度改造。與此同時,美團也在資本市場上加速布局。6月,美團在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銀美林等國際投行的聯合保薦下,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三個月后,美團正式登陸港交所,這標志著公司從創業階段向更廣闊市場的成功跨越,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外賣、出行和新餐飲領域的市場地位。
2018年對于美團來說,是一個關鍵轉折點。不僅業務在各個領域迅速擴張,品牌形象也經歷了重要轉變。美團的品牌顏色從最初的藍色標識,逐漸變為我們今天熟悉的黃色,這一變化象征著公司從創業初期向成熟、穩定的綜合生活服務平臺的蛻變。2018年,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美團年”。
看似一切順風順水,但美團背后隱藏的卻是一筆巨大的賬單。盡管每年都有大額投資注入,美團的虧損數字卻讓人咋舌。僅在2018年,美團的虧損就高達1155億元,而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進一步擴大至1771億元。2020年情況略有好轉,但2021年外賣業務再次虧損235億元。然而,盡管虧損嚴重,美團的運營依然蒸蒸日上,甚至不斷擴大版圖,原因何在?答案在于美團未來的巨大潛力。美團早已牢牢占據了外賣市場62%的份額,團購業務幾乎處于壟斷地位。雖然這些市場份額并未立即轉化為利潤,但它們是一筆無形的財富,為美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美團背后有強大的支持者。
從騰訊這樣的國內巨頭到Priceline、紅杉資本等國際投資方,他們看中的正是美團廣闊的發展前景與不可忽視的市場主導地位。辦公大樓、車輛等有形資產固然重要,但這些投資者真正看重的,是美團在未來生活服務領域的領導地位—這也是美團能夠持續獲得資本青睞的根本原因。盡管美團在財務上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但這并未妨礙王興個人財富的飆升。2022年,王興以124億美元的財富躋身全球富豪排行榜第162位,成為中國第27位最富有的人。這背后不僅是美團市值的穩步增長,也是王興作為企業家獨到戰略眼光的體現。隨著美團市值一路飆升,持有大量股份的王興個人身價自然也水漲船高。
05
回顧、感悟與展望
如今,美團已經成長為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的標桿企業,其影響力遠遠超出了最初的團購領域,它不僅僅是一個生活服務平臺,更是中國互聯網經濟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2024年發布的半年報中,美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555.27億元,同比增長22.9%,其中第二季度營業收入約823億元,同比增長21%,配送訂單數更是高達62億單。這些出色的財務數據,不僅展現了美團強勁的市場表現,更體現了以王興為首的美團團隊始終堅守的使命——幫助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美團的巨大成功為王興的創業生涯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回顧他至今的人生歷程,王興曾擁有開掛般的起點,但他毅然選擇放棄這一“BUFF”,憑借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硬生生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接受訪談時,王興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驗和管理訣竅,深入探討了他在領導美團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見解:第一點,扎實練好基本功。王興認為,絕大多數公司失敗的原因并非缺乏高難度的技能,而是因為在基本功上出了問題。而最關鍵的基本功便是寫作。書面化不僅能夠讓思想得到清晰表達,還能使工作有跡可循,確保知識與經驗的積累和傳承。第二點,學習行業標桿。他強調,美團管理層在創業過程中時常向行業標桿學習,比如團購鼻祖Groupon和電商巨頭亞馬遜等平臺的商業模式。王興指出,學習不僅僅局限于書本材料,與行業中的“高人”交流同樣重要,這種面對面的交流能帶來更加深刻的啟發。第三點,培養長期思考的能力。王興認為,長期思考是企業獲得持續成長的關鍵。它的價值在于可以減少競爭對手,提前想到別人未曾想到的事情,從而在市場中獲得優勢。長期思考不僅是展望未來,也需要適時回顧過去,以全局的視角保持前行。第四點,重視結構化思考。在王興看來,結構化思考是實現長期思考的核心技能。他引用了麥肯錫在《金字塔原理》中的理念,通過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方式,可以快速把握問題的核心,從而有效解決復雜問題。這種思維方式為企業的決策與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第五點,提供建設性反饋。王興指出,在日常管理中要“敢于說真話,愿意聽丑話”。這種高標準的文化不僅體現在美團的日常管理中,也有助于團隊保持開放心態。通過嚴格要求自身,勇于批判,才能實現持續進步。這些理念的貫徹執行,讓美團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一支執行力強、責任感高的團隊。
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美團也面臨著配送成本攀升、新業務增長壓力、即時零售市場競爭加劇及騎手福利保障等挑戰。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美團的未來發展。作為美團的掌舵者,王興需要繼續展現他的遠見和決斷力,引領團隊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尋找突破口,保持美團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公司的運作如同精密的手表,任何一個齒輪的偏差都會影響整體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未來,美團如何確保各部門和業務的高效協同,將是王興和他的團隊面臨的重大挑戰。我們期待,王興能夠繼續帶領美團這部復雜的精密機器在風云變幻的互聯網戰場上保持精準運轉,引領行業發展。
來源:
[1]寬窄財經,美團創始人王興:把基本功練扎實,就可以做好99.9%的事情!https://mp.weixin.qq.com/s/VW4h5ItJAlgHTtHiD222tg
[2]陳知行,美團王興的九敗一勝,https://mp.weixin.qq.com/s/-hDhLEc5ufNeq45VgFnZLA
[3]陳坤說歷史,清華學霸王興:拒絕王健林、馬云的邀請,5次創業失敗后終成富翁,https://m.sohu.com/a/786913072_121629613
[4]高頓網校,王興個人簡歷,https://m.gaodun.com/caiwu/820906.html
[5]問天下366,王興:從大學校園到創業天地的超級創業家,https://ml.mbd.baidu.com/r/1pGCzsjXTeE?f=cp&rs=3038461886&ruk=a8FM6IGS7EFB6gDNF177uw&u=a7243fc3c447997c
[6]中華工商時報,連環創業者王興:只因對世界充滿好奇,https://www.chinanews.com/cj/2011/03-11/2898766.shtml
[7]電商報,只有王興還在堅守的飯否:曾是中國微博鼻祖,卻敗給了新浪,https://mr.mbd.baidu.com/r/1pGCDda9l0Q?f=cp&rs=3970924061&ruk=a8FM6IGS7EFB6gDNF177uw&u=c4c606af795c3d6a
[8]十里桂花ym,當年的千團大戰,競爭對手瘋狂砸錢燒廣告,美團用了什么招數勝出,https://ml.mbd.baidu.com/r/1q6j0GGBhRK?f=cp&rs=1764661074&ruk=a8FM6IGS7EFB6gDNF177uw&u=b5feb4ab79de5f50
[9]Edward說,餓了么崛起,美團搶飯,https://view.inews.qq.com/a/20240709A0222K00
[10]北冥魚舵舟,王興在美團怎么做戰略?https://mp.weixin.qq.com/s/tmIiDTffFpTwhuMAY1pibw
[11]創業家,華興包凡的成功之路,https://me.mbd.baidu.com/r/1q6jmUawn04?f=cp&rs=3648537638&ruk=a8FM6IGS7EFB6gDNF177uw&u=dfd7fe1427f7b580
[12]方園婧,美團、大眾點評確認合并,王興和張濤出任聯席CEO,https://m.jiemian.com/article/397914.html
[13]新京報,美團全資收購餐飲服務商屏芯科技,https://my.mbd.baidu.com/r/1pMWzTQEAHC?f=cp&rs=4165991571&ruk=a8FM6IGS7EFB6gDNF177uw&u=4b5025ea483bcb92
[14]砍柴網,松果財經,美團、青桔、哈啰共享單車“三國殺”,誰才是混戰最后的贏家,https://mq.mbd.baidu.com/r/1pT61MowQXC?f=cp&rs=4181516321&ruk=a8FM6IGS7EFB6gDNF177uw&u=8eacafec875de050
[15]茂林之家,福建富豪王興:329億做外賣,一年虧損1771億,現居中國富豪榜27名,https://www.360doc.cn/article/16534268_1033162909.html
[16]朱明講娛樂,美團虧損千億,為啥屹立不倒越做越大?https://m.163.com/dy/article/EA64HHPO05371W7Q.html
[17]大眾日報,美團榮獲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捐贈企業獎,https://ms.mbd.baidu.com/r/1pQIFCf7x5e?f=cp&rs=1635685589&ruk=a8FM6IGS7EFB6gDNF177uw&u=421bab88d0b71b31
本文來源于Z Finance出自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