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塊錢的喜茶訂單,配送費才5塊錢,美團你是怎么想的?”
2月28日,廣州一名美團外賣小哥的吐槽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榜前五,截至發稿相關話題閱讀量已破3億。大多數網友認為,美團的配送費制度存在其不合理之處,并認為平臺在計算配送費時應將訂單的體積、質量等因素綜合考慮在內。
對此,美團方面回應稱,“配送費是系統根據距離計算的,這種情況可以申請大額單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吐槽的外賣小哥,在3月1日突然改口,稱自己看錯了。
不過,多位美團專送及眾包騎手向雷達財經表示,自己也曾遭遇相似的大額訂單情況,有顧客在一份訂單中購買了數十杯奶茶,但在配送完成后申請補貼時并未得到平臺的有效回應。還有騎手稱,為了節省時間,自己從不接收此類訂單。
01
外賣小哥自曝千元喜茶配送費5元
2月28日媒體報道的視頻中,一位美團外賣小哥說道:“美團你能再惡心一點嗎美團?1000塊錢的喜茶訂單,配送費才5塊錢,你是怎么想的?”
視頻顯示,該小哥在外賣箱里放了4袋,車把手掛了兩袋,手上也提了三大袋,共計至少九袋喜茶。
針對這一話題,鳳凰周刊在微博中發起了投票,“你覺得1000元訂單配送費僅5元合理嗎?”。截至發稿已有超16萬人參與了投票,其中13.4萬人認為,“不合理,工人權利,多勞多得”。
僅從投票結果來看,超過80%的參與者站在了不合理這一邊。但除此之外,也不乏反對的聲音,有網友表示,“10塊錢的單子需要5塊錢配送費的時候怎么不說?”,還有網友指出,大單和騎手的配送費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系,其認為,如果按照相同的邏輯,“買瓶水就只需要幾分錢的配送費嗎?”
針對上述事件,美團方面客服在回應此事時稱,配送費是系統根據距離計算的,這種情況可以申請重量補貼,后期還有大額單補貼,大額單補貼的結算邏輯是一般用戶實際支付金額減去用戶支付配送費大于等于80元,就會有大額單獎勵,會由系統自動計算。
3月1日,該騎手突然改口。“當天我是接了一個700多塊錢的喜茶大額訂單,當時配送費5塊錢我做一下澄清,其實并不是我本人的配送費價格,而是由消費者支付給商家的。當時是我看錯了,誤導大家了,其實我的配送費是9塊4,加上大額訂單5塊錢。”
“當天后臺也及時發現了,給我派了一個兄弟過來支援,幫我一起完成了任務,減輕了我的工作量,事后這位兄弟也和我一樣得到了相應的補助。其實我們公司對于這種大額訂單都是有一定補助的,發放方式都是在月底月結,發放到我們的工資卡上面。”
“由于自己的大意,給大家造成了錯誤的引導,這里我十分的抱歉。”
02
外賣騎手:申請了沒見補貼
雖然當事外賣員新發了視頻,不過,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外賣小哥大額訂單此前已多次出現。
微博話題#外賣員吐槽1000元訂單配送費僅5元#下,就有網友稱自己一口氣送過50杯大杯奶茶;還有自稱是奶茶店店主的網友寫道,曾有一個訂單訂了80杯奶茶,100盒蛋撻,來取貨的外賣小哥稱這些東西要來回七八趟才能拿完,中間還得爬樓。
某廣州美團外賣QQ群中,更是有諸多外賣員表達了對此事的共鳴。外賣員們普遍認為,這樣的一筆訂單不僅不能增加他們的收入,反而成了配送途中的累贅。
“我送過奶茶60杯一單的,都是750毫升,差不多90斤,配送費也是5塊錢。”美團專送外賣員丁超(化名)向雷達財經表示,“只要你接了單,怎么拿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一個電動車拿90斤還是可以的,就是送上去麻煩。”
此外,丁超還提到,有一些商家為了促銷,把很多件菜品放在一起湊成套餐,雖然是讓消費者享受到了優惠,但一份套餐最終落到配送上僅有一單,也只能掙到一單的配送費。
丁超認為,平臺是可以對貨品的重量進行簡單計算的,像奶茶,通過750毫升這點就可以簡單推導其質量,而在一些食品的外賣中,包裝盒的大小和容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份餐品的輕重。
“我也問過客服,客服只是說,會去反映,然后就沒下文了。”丁超感嘆道。
另一位受訪的外賣小哥也稱,“申請補貼麻煩、不容易通過,而且沒幾個錢。”
“何必搞個申請大額訂單補貼呢?直接補貼不就好了嗎?”廣州地區的眾包騎手徐言(化名)對雷達財經表示,“我是不會接這種單子的,即使是不小心接了也會轉出去。”
徐言稱,“這種單子和錢是最不成正比的。它這個重量在那里擺著,然后價錢和普通單子區別不大,搞不好還得給人家送上樓,萬一再碰到沒有電梯的樓層,這一趟就得花個十分鐘左右。有這個時間,我至少能再多送一單了。”
據徐言介紹,目前配送費的計算方式主要還是根據商家與顧客的距離遠近,距離遠單價就高,送的過程中還可以中途接順路的單子。“能跑就跑,不能跑就不跑,你不送大把人等著送。”
03
配送費到底該怎么算?
隨著話題的發酵,更多的網友借此提出了對平臺配送費計算方式的質疑。
一類聲音認為,外賣員吐槽1000元訂單只有5元配送費的這個點值得商榷,關鍵不在于這個訂單的價格高達1000元,而在于這是一個價格高達1000元的奶茶訂單。言下之意,其中包含的數十杯奶茶,重量和體積都是遠遠超出常規配送貨品的。
有知乎答主將上述觀點總結為,“配送費可以考慮重量,不該考慮金額。”
“寄一張300元的游戲卡的快遞費應該是寄一張50元游戲卡的6倍嗎?兩者重量是相同的。50元一箱礦泉水和50元的快餐應該一個配送費嗎?”上述答主表示,“就體積、重量、數量說事,我是支持的。”
這種看法囊括了大多數網友的觀點,然而若想真正實現用戶、平臺、騎手三方之間的巧妙平衡,或許完成對配送費的綜合考量只是個開始。
一位自稱是美團女騎手的用戶在微博中披露了自己在配送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無論平臺收多少配送費,到我們手里就是四五塊。
我能接到有的顧客買十提手紙下一單,買三箱玻璃瓶的啤酒下一單,買一桌十二個菜下一單。我希望,這樣的顧客看到我的評論多思考一下,我們能不能拿得下,我們這個城市,無論多少錢的單子,顧客最多也只需要一單付8元配送費。”
有行業人士表示,外賣小哥掙得的是辛苦錢,從“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到餓了么騎手自焚等一系列性事件,表明外賣小哥的整體生存狀態,存在諸多可改善的空間,美團、餓了么等巨頭在自身發展時,應該多關注外賣小哥的福祉,提升外賣小哥的送餐體驗。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