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在國際化上要抓住機遇,不能比友商走得慢。如果拿到機會就有很好的發展,否則我們發展步伐肯定會慢于其他友商。”關于國際化部署,順豐董事長王衛曾如此表態。
對標UPS、FedEx和DHL這些國際物流巨頭,王衛以再創業的勁頭鉚足了勁兒,拿下泰國嘉里快遞100%的股份,赴港二次上市,鄂州花湖機場一天連開2條國際貨運航線……
泰國,順豐國際化的新跳板
經歷30年發展的國內電商快遞企業市場競爭近乎白熱化,快遞業內卷嚴重,某快遞公司高層更是感言:“沒想到當初像黃金一樣按克計價的快遞,如今成了白菜價。”
近兩年,在國內的快遞物流利潤幾乎沒有增長的空間之下,出海成為了快遞巨頭們的新部署,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加快國際化步伐,邁向海外市場。
2月6日,嘉里快遞(泰國)大眾有限公司(簡稱“以下泰國嘉里快遞”)通知泰國證券交易所(SET),順豐國際控股(泰國)有限公司對該公司73.18%流通股進行了要約收購,總價值約70.1億泰銖(約14.04億元人民幣)。
此外,順豐全資子公司Flourish Harmony Holdings Co.掌握泰國嘉里快遞已售的26.82%股份,價值約25.7億泰銖(約5.19億元人民幣)。如果收購順利,順豐控股將拿下泰國嘉里快遞100%的股份,成為其完全所有者和運營商。
這也意味著,順豐向國際物流巨頭的目標再進一步。據曼谷郵報報道,順豐收購泰國嘉里快遞的股份,將加劇泰國快遞服務行業的競爭。此舉將使嘉里速運能夠利用更多人工智能技術和更廣泛的服務,從而增強其競爭優勢。
眾所周知,中國快遞出海的常規首選是東南亞。“過去幾年,中國快遞企業在歐洲、美洲等都有一定的探索,但東南亞地區更容易獲得成功。”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指出,東南亞地區的許多方面還相對處于初級階段。對中國的快遞企業來講,不能把國內的快遞模式完全復制到東南亞,而是要結合當地市場。因此,布局國際化并不容易。
順豐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出海東南亞,在新加坡設下了第一個網點,隨后幾年里逐步擴展至其它東南亞主要國家。不過最開始順豐沒有傾斜過多資源到國際業務上,直到2019年,順豐才開始重點開拓國際市場。重整旗鼓后,順豐沒有采取過去重資產運營的模式,主要通過資本的動作完成本土化物流網絡的搭建。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就是在2021年收購了嘉里物流。嘉里物流是東南亞最大的快遞公司之一,通過收購,順豐直接繼承了對方成熟的本土配送網絡,大大提高了順豐在東南亞市場的服務能力。
而此次完全收購嘉里快遞在泰國的業務,則意味著順豐跨境物流將擴大在東南亞市場的增長空間。資料顯示,嘉里快遞是泰國物流業的龍頭老大,每天的業務量超過200萬件,拿下嘉里泰國便是為順豐深耕東南亞開了個好頭。
順豐此前明確,2025年的目標是確保業務規模和公司價值亞洲第一、全球前三。要想成為亞洲第一,東南亞市場是順豐必須拿下的一站。
業內預計,到2024年底泰國快遞市場價值將超過1000億泰銖,比2023年增長12%。而2023年預估為960億泰銖,比2022年增長13%。泰國巨大的增量市場,也將成為順豐國際化的新跳板。
赴港上市進程加速
這邊加快對泰國嘉里快遞收購,那邊順豐已計劃重新提交在香港上市申請。
順豐已于2017年2月24日在深交所上市,正式登陸A股。2023年8月21日,順豐謀求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并提交上市申請,招股書的有效期是6個月。該申請已于2月21日失效。
對此,順豐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表示,公司香港上市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招股書失效屬于港交所的正常交易機制,具體可關注后續相關公告。
據媒體IFR獲悉,順豐控股計劃重新提交在香港上市申請,可能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折合約78億至156億港元)。這次披露的可能募資金額較此前市場流傳的“20億至30億美元”有一定縮水。
對于此次上市的目的,順豐表示,為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品牌形象、提高綜合競爭力。赴港上市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加強順豐控股的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優化境內的物流網絡與服務、研發先進技術及數字化解決方案,升級供應鏈和物流服務及實施ESG相關舉措、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等。
若此次赴港上市成功,順豐將成為快遞行業首家“A+H”的上市公司。目前,順豐集團旗下已有順豐控股、順豐同城、順豐房托、嘉里物流四大上市公司,后三者均已在港股上市,香港上市完成后,王衛將集齊4家港股上市公司。順豐強調,在香港上市有利于推進公司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品牌形象。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快遞出海需求也在顯著增長。順豐控股擬赴港二次上市,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出海做足準備。
對標國際物流巨頭的背后
國際業務本來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而且收購并購也需要大量的財力來支撐。就如此次并購泰國嘉里快遞,則需要十幾億元人民幣開支。
雖然泰國快遞市場潛力巨大,但近兩年內卷問題也日趨嚴重。2022年上半年,嘉里物流的電子商務及快遞業務虧損3.93億港元,公司表示這主要是由于泰國嘉里快遞在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上半年陷入價格戰,導致電子商貿及快遞業務業績下跌。
王衛對于順豐的國際化一直用在創業的勁頭來“死磕”,鄂州花湖機場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佐證。作為中國、乃至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自2022年7月正式投運以來,已成為順豐鏈接全球的重要樞紐。每天,大量的貨物在這里起降、中轉,形成了一張高效的物流網絡。而順豐依托這座機場不斷擴展其國內、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網絡布局。
2月6日,鄂州花湖機場“一口氣”開通兩條國際全貨運航線。當天上午,一架航班號為ETH3691的埃塞俄比亞航空全貨機和一架航班號為SG7332的印度香料航空全貨機先后從鄂州花湖機場起飛,分別前往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印度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標志著“中國鄂州-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和“中國鄂州-印度加爾各答”兩條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隨著航線網絡的快速拓展,更是首次將航線服務范圍延伸至中東、大洋洲,全球通航城市及地區累計已突破100個。2023年全年,順豐航空在鄂州花湖機場的國內、國際進出港貨量累計已突破20萬噸。
此外,順豐還繼續加大投入,完善其全球物流網絡布局,提高服務覆蓋范圍和連通性,并積極與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以實現更高效的物流運作和更快速的貨物送達。順豐的物流網絡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物流服務。截至2023年上半年,順豐國際快遞、貨代、及供應鏈業務覆蓋國家和地區99個,國際小包業務覆蓋國家和地區208個,全球清關口岸約70個。
2月19日,順豐發布2024年1月經營數據簡報。順豐1月業務量達11.47億件,同比增長28.30%;單票收入穩定在17.00元;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48.56億元,實現同比正增長,增速為2%。得益于國際空海運需求及運價的逐步回穩,以及順豐控股在國際供應鏈上的拓展,其國際業務板塊今年實現了自2022年10月以來的首次同比正增長。
雖然順豐在國際化方面取得了進步,但較于UPS、FedEx和DHL這些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國際物流巨頭,還略顯稚嫩。這些巨頭早在幾十年的耕耘中建立了全球化的物流網絡,包括核心國家的核心樞紐以及相關基礎設施。
“要想與國際快遞巨頭對標,以順豐為代表的國內快遞企業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韓方方表示,一是構建全球化鏈接能力;二是抓住區域全面伙伴關系的紅利;三是發揮產業協同出海優勢;四是把握跨境電商發展紅利。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