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換貨看著很火熱,但后遺癥很多。”掰完今年春節假期的賬單,某通達系網點老鐵向作者吐槽。一起來看一下——
賬單一:2月1日-7日發貨10939票,退件355票;退貨原因:商家主動攔截50票,物流未及時更新客戶退款305票。
賬單二:2月1日-7日發貨15293票,退件502票;退貨原因:商家主動攔截47票,物流未及時更新客戶退款455票。
盡管有心理準備,但今年春節不打烊的退貨情況遠比他想象中要嚴重。今年春節期間的惡劣冰雪天氣以及年底缺人等各種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快遞時效有所延誤,退貨率較之以往有所提升,也影響客戶穩定性和服務體驗。
雖然“退換貨”在網點的業務量占比并不高(比如3%),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是30%-40%,無論是攔截件還是退貨工單處理,都耗時耗力。而且,大部分客戶都是結果導向,不認攔截和退件費,對于收件網點來說是個大麻煩,才不會管你是不是“不可抗力”的原因。“既然是因為快遞時效原因造成的退貨,那無論是攔截費還是退貨費就得你們出,你們賠,你們退”——這些費用疊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尷尬的局面出現了。網點很無奈,也沒辦法,客戶也理解,但結果就是要賠錢。今天我們一起來算算關于“退換貨”這筆糊涂帳。
01
“退換貨”,沒那么香
在當下的快遞市場,“退換貨”是有利要圖的業務,也是“一本難念的經”。
業內看好“退換貨”的邏輯,很簡單。無論是“退貨”還是“換貨”,一來一去,都需要快遞。更為關鍵的是,相較于單純的電商件發貨,“退換貨”的單價高、利潤可觀、增速也越來越快。尤其是直播電商如火如荼,“沖動消費”越來越普遍,退貨已經成為所有賣家的日常,有的是因為質量問題,有的是感覺被虛假宣傳所蒙騙,還有的則是為“湊滿減”下的訂單,還沒收到貨就開始退貨…退貨的理由五花八門。
若從快遞的角度看,無論是哪些理由退換貨,都是喜聞樂見的。這一市場正成為各家快遞巨頭業務又一大增量空間,是必須要爭奪的香餑餑。據相關統計,2022年全國退換貨市場日均規模約為1500萬件,2023年預計增長23%,日均將達1800萬件。
巨大誘惑之下,入局搶食者越來越多,但這并沒有讓“退換貨”這碗飯更好吃。因為,“退換貨”業務流程至少要同時滿足兩個關鍵條件:
一是上門。取退換件不僅有時效要求,還需要上門取件。與送貨上門相比,上門取“退換貨”更加繁瑣,經常會遇到客戶不在家、臨時更改取件時間、物品包裝不過關、拖延支付費用等意外情況。
二是驗貨。快遞小哥拿到貨后,并不能一走了事,還需要代替賣家進行驗貨,如驗品類、驗顏色、驗尺碼、驗破損等等。這一流程很關鍵,也是很多糾紛的“重災區”。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賣家收到退貨后,說不是他們的貨,于是投訴快遞發貨時候沒有驗視比對,買家提供證據后,商家又說材質不一樣…只要一被投訴就挨罰。
更可怕的是,任何一個市場,只要規模滾起來,自然會衍生出很多形態。“7天無理由退貨”,還有退貨運費險,乍看之下確實方便了購物體驗,卻讓“鉆空子”的人有了可乘之機,也讓快遞人苦不堪言。
比如,助長了“線上黃牛”的氣焰,他們通常打出的口號:“不花錢的快遞羊毛薅起來”;甚至還有人亂帶節奏:外省寄快遞不到6塊,退貨還能賺錢(賺運費險的差價)…言下之意,通過他的渠道,不僅寄快遞便宜,而且在他家寄退貨快遞還可能額外賺錢。
再比如:收件人早已退款,但始發網點沒有及時攔截。客戶簽收之后發現是已經退款的東西,就去和商家協商。有運費險的還好說,特別是沒有運費險的,商家就會告訴收件人,你只用把退貨交還給快遞員就可以,剩下的我們來解決…最后怎么解決,大家心知肚明,無非就是虛假簽收投訴,罰款是少不了的,被罰了款之后還要自己出快遞費給他們退回去。
總體來看,“退換貨”仍是未完全開采的富礦,但“錢難掙、活難干”也是不爭的事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香。
02
三強爭霸,殺紅的戰場
“退換貨”巨大的增量市場,足以讓各大巨頭集體躁動起來,這一市場的競爭激烈度堪比價格戰。現如今,已經形成了菜鳥、順豐、京東物流“三強爭霸”的格局。
1.最有“權勢”的菜鳥:挾“裹裹”以令快遞
根據菜鳥招股書顯示,憑借逆向物流產品,菜鳥已成為中國最大逆向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不得不說,菜鳥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裹裹功不可沒。作為菜鳥旗下專注于提供逆向物流與寄遞服務的在線數字化平臺,裹裹與國內多家主流物流服務商合作,諸如郵政EMS、三通一達、順豐、菜鳥速遞(丹鳥、菜鳥直送)、德邦、極兔等都是其合作伙伴。
可以說,在退換貨市場,菜鳥挾“裹裹”以令快遞,各種隱藏,各種默認,引導上門取件,其他快遞玩家在菜鳥裹裹面前并沒有多大的自主性,變相的控制快遞公司的散件市場,這也是菜鳥與其他快遞玩家最大的不同之處,也奠定了其“權勢”基礎。
2.最有“野心”的順豐:反其道而行
在退換貨的引流之下,眼看退換貨市場就要被菜鳥“壟斷”性滲透,順豐自然不甘屈居人下。尤其當上門取件退換貨成為一種“剛需”,甚至成為能夠直接觸達C端消費者的另一個流量入口,為了提升消費者體驗和戰略卡位,順豐也開始發起強攻,以“順豐+豐巢”這一對組合,不斷豐富和升級退貨渠道,簡化退貨流程,延長上門取件時間,甚至多次發起了“如果退貨嫌太貴,順豐0元起”優惠政策,可謂不遺余力。
近年來,順豐在電商退換貨領域的步子越走越快,“朋友圈”的范圍也越來越大。目前,已成功拿下淘寶、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臺的退換貨業務。數據顯示,順豐與多個電商平臺的退貨業務合作均取得份額突破,退換貨業務持續火爆。
嘗到甜頭的順豐“反其道而行”,終于在久違的電商“退換貨”市場找到了一點感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順豐搶占“退換貨”市場,從眼前利益來看是一筆賠本的買賣,因為很多電商退貨件的價值還沒運費貴。
3.最有“格局”的京東,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為何說京東最有“格局”?
一方面,“兄弟多”,旗下除了京東物流,還包括德邦快遞、達達快送、跨越速運等一眾“兄弟”。另一方面,“流量也不少”,京東物流系背靠京東電商平臺,自帶流量,在業務對接和場景覆蓋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更具“格局”的一點,無論是菜鳥還是順豐,他們發力的重點還在于電商小件,而京東開始發力電商大件。前些天,京東自營推出了一個“狠招”——宣布推出“免費上門退換”服務,凡打標“免費上門退換”標簽的商品,無論大小、輕重和數量多少,均可免費上門退換,用戶不用花任何運費。
如此看來,在“退換貨”領域,京東不僅同時具備了菜鳥和順豐的優勢,且在眾多兄弟的加持之下做出了一定的差異化,腰板更硬,底氣更足。
03
臥榻之側,通達兔“退”無可退
曾幾何時,電商件一直是通達兔的主陣地。不曾想,就在電商件的“臥榻之側”,三大巨頭爭霸的“退換貨”市場,留給通達兔的空間越來越狹小和逼仄,逐漸淪為一個“跑腿角色”。
通達兔必須不能忍。就像驛站老鐵“楓葉”先生所言——
“如果淘寶和拼多多把退貨入口都給截胡了,那沒有加入退貨業務的快遞公司將面臨著無退件可收的局面,雖然有自行寄出的入口,但是電商平臺一旦把入口隱藏起來了,不熟悉的人不好找,找不到就直接點上門取件了。”
這不得不讓人擔心:發件多不如退貨收得多,通達兔都是給人作嫁衣。
對通達兔而言,這不是一個什么好信號。當市場存量驟減,各大快遞老手玩家要想穩住市場份額,必須要珍惜潛力無限的“退換貨”業務增量。
由此,一個大家都更為關注的問題也來了——“退換貨”注定就是菜鳥、順豐或京東的囊中之物了嗎?
不一定,最典型的代表是拼多多。自2020年拼多多推出上門取件退換貨這項目服務以來,首選的合作伙伴是順豐,但2021年起,韻達已經開始承接拼多多的退換貨業務,打破了順豐一家獨占局面。
站在這個角度,通達兔雖有不足卻也并不是沒有機會。未來,如果電商平臺的“逆向物流”通道全面開放,必將掀起新一輪的“退換貨”洗牌。洗牌,就是機會。
這場可預見的“洗牌之戰”,不管是豐鳥東,還是通達兔,都不容掉隊,也無法置身事外。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