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傳出美團外賣旗下的新業務“拼好飯”今年一季度日均訂單量接近500萬單,已經接近2023年四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日均訂單量5700萬單的大約10%。而在2023年,這一數據還僅在6%,增速極為迅猛。
距離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集體進軍“外賣團購”已經過去2年,2024年的今天市場反應已經給出了成績反饋。不過面對這種全新團購外賣集中出餐帶來的集中配送模式,確實帶給外賣配送巨大改變。團購外賣配送單量更多、單價更低、整體更累已成現實,隨之而來的是一部分外賣小哥配送積極性不高、態度敷衍等事件,甚至有城市的外賣員聯合拒接團購訂單。外賣小哥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外賣團購模式需要的是怎樣的配送?平臺又要如何破解這種配送上的問題呢?
外賣小哥抱團抵制“5點多點的,10分鐘拼成,系統顯示17點42分到57分送到,結果一直到36分才有外賣小哥接單,1.7公里的距離等了一個多小時,小哥沒打電話,按了門鈴之后就把飲料隨便丟地上揚長而去,還振振有詞說我沒備注不能放地上,更是囂張地表示隨便投訴?!边@來自近日一位“團購外賣”消費者的吐糟。
還有消費者對此質疑:難道點“團購外賣”就低人一等嗎?她介紹自己的點單經歷,中午點了一份“團購外賣”,平時三四十分鐘就能送到,但這次等了一個小時都沒到,給騎手發信息也不回,打電話也很不耐煩,說沒出幾塊錢還愛催。后面到了也是電話都不打直接丟在門口走了。對外賣小哥來說,或許低不低一等沒有定論,但不愛接“團購外賣”訂單是實打實的。一位在小縣城跑單外賣小哥分享自己的經歷,大概一天跑55個訂單其中有10個“團購外賣”,總共到手250元。他表示:“本來小縣城單子就少,自從有了‘團購’,正常的單子更少了,照樣還是跑那么多,團購訂單價格低太多,平均價格不到兩塊錢,自己所在隊兩個月跑一周,但跑一周大概少賺一千塊?!? 還有外賣小哥表示,團購訂單一單少賺一半:“以前六七塊一單,現在午高峰3單才9塊3,平均一單才3塊1。”甚至還有不少地區的外賣小哥私下抱團抵制團購訂單,一位外賣小哥稱:“他們送團購的商量好了,團購不上樓,就放樓下,你自己拿。等大家都對團購不滿意了,估計正常單就多了?!?
“拼多多”版外賣為什么價格那么低?但這位外賣小哥的希望可能要落空了。雖然,餓了么受到目前市場份額影響,拼團的表現并未有明顯進展。但美團在團購外賣上的表現卻是一騎絕塵,尤其2023年進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之后,日均訂單量直線飆升。根據美團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業績,其團購外賣業務——拼好飯已經實現了日均訂單量接近500萬單的突破,這一數字約占2023年第四季度美團餐飲外賣日均訂單總量5700萬單的10%。
而根據交銀國際分析,在2023年,拼好飯總訂單量還在11.6億單,占其外賣訂單的6%。顯然該業務在美團整體業務中的比重飛速上升,發展迅速。根據晚點的消息,有接近美團的人士判斷,拼好飯將變得更大,遠期在外賣訂單占比有望達到20%。先來了解一下這項美團在2022年4月多地試點上線的業務,主要是通過“熱門餐品推薦+拼單點餐+統一配送”的方式,讓用戶集中下單、商家集中出餐、騎手集中配送。通俗得講就是針對同一家門店或者臨近的幾家門店的自定義套餐,向收貨地址相同或者相近的消費者推出的拼團外賣活動。這一套餐品價格會很超值,以此吸引流量,然后由一個外賣騎手配送,節省運力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那么為何拼好飯的價格能做到這么低?首先定位是下沉市場的方向。據了解,平臺給到了商家限制,規定最高價和最低的餐飲規格,然后根據商家給出的產品和價格配給流量,以此來保證用戶端的性價比和商家的薄利多銷、盈利回報。雖然事實證明,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于低價外賣的熱情也是超乎想象。據安信國際報告,2023年拼好飯日訂單峰值超500萬單。
而2022年年,該數據才剛達到百萬級別。而就是2023年,拼好飯進軍了一線。其次是sku邏輯。像拼好飯這樣的業務,消費者更看重的是性價比,因此對于商品名稱、品牌什么都淡化了,展示在平臺前端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餐飲套餐名稱。因此從本質上是在幫助沒品牌的小店鋪、小飯館。不過為了保障品牌店鋪的利益,據悉美團在流量通道上與商家店鋪推薦通道做了區分,有做過拼好飯的店家介紹稱拼好飯不承擔配送費和平臺扣點,以直接到手金額來計算盈利,主要看套餐成本是多少。拼好飯的月單量、客單價、轉化以及評價都與自然訂單是獨立分開的。從這一點上講,即使將價格下壓,店鋪依然掌握了主動權,雖然收益低,但仍能實現薄利多銷、積少成多。
再者是配送上,因為取餐集中、配送集中,能夠理論上做到降本增效,因此可以大幅壓縮配送成本。但從外賣騎手抵觸的狀態看,情況可能并不樂觀。一位外賣小哥認為,原先3、4公里的訂單,配送費大概在6、7塊錢,跑3個訂單下來就有20多,現在拼好飯把3個訂單聯合打包給你,但到手大概只有10塊了。而事實上外賣小哥跑訂單很大的精力、體力付出是在找小區、爬樓上,而拼好飯訂單節省的更多是穿梭在大馬路上的時間,等于說為了多掙錢,外賣小哥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找小區、爬樓上,雖然結算下來掙得可能不比原先少,甚至更多,但身體上是更累了。因此不少外賣騎手調侃是自己給拼好飯消費者買了單。
多元化騎手模式構筑美團競爭壁壘不過對于外賣員的這種抵觸、反感甚至抵制情緒,推出團購外賣模式的平臺已經心有成算。
以美團為例,據悉,其早在2021年底就開始試點“暢跑”活動,當時要求騎手可以以天為單位報名參加,沒有出勤時間要求、沒有單量要求,多數都是取餐點和送餐點相同的簡單訂單??雌饋砼c拼好飯業務有沒有一種無縫銜接感?而就在2022年4月,美團“暢跑”活動開始在全國42個城市擴大試點范圍。看一下這個時間點,有沒有很熟悉?對,就是同一時間,美團開始全國多個城市試點拼好飯業務。
到此,美團已經有了專送、樂跑、暢跑、眾包四種外賣騎手形式。暢跑騎手就是非常適用拼好飯業務的新模式。據悉,這個類型的騎手放棄了自身拒接訂單的自由,可以轉單但不能拒接,時間上有每天有固定在線時長要求和高峰時段必須在線的要求,訂單不分距離固定派費。不過對應的,其派單優先級很高,近單,門面單,低樓層單優先會給暢跑騎手。而專送騎手更像是美團的全職配送團隊,需購買全套裝備,要按時上下線有時長要求,分白班和夜班,每天必須開早會遲到罰錢,不管天氣如何惡劣都要上線跑單,但收入穩定,每單收入高。樂跑騎手則像是臨時工版本的專送騎手。單量相對有保障,超出一定的配送距離還有補貼,收入也相對穩定,但需要接受系統的派單,且不能拒絕,分幾個時間段,每天必須選擇幾個班次上線。
美團在即時零售賽道上之所以能如此突出,離不開對配送服務的深度理解和投入。此前,抖音也嘗試進軍外賣市場,后來因長期運力不足,被迫暫時收縮。有投資人評價過這件事,認為是700多萬外賣小哥,為美團守住了核心外賣業務。觀察上述幾種配送模式,雖然穩定性、可管控性有梯度變化,但相比完全不可控的眾包,其更接近全職的工作,也更適配美團各個條線的業務需求。為此,美團也付出了更大的成本投入。
從2022年披露的外賣配送成本來看,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與餐飲外賣有關的配送成本分別為71.82億元、171.81億元、225.74億元、221.99億元,占總成本的比重分別為48.36%、48.58%、51.17%、51.39%。到了2023年,配送相關成本的支出更是高達970.44億元。曾經誕生出大量靈活就業群體的平臺,或許未來更青睞具有職工屬性的外賣騎手。對此,你怎么看?
本文來源于物流沙龍,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