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6月,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9.2億噸,鐵路貨運多項指標創新高,形成改革勢能競相迸發、創新活力充分涌動的生動局面。
今年以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持續深化貨運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鐵路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主動對接企業生產和物流市場需求,加大貨運能力投放,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優化鐵路物流產品供給和運輸組織,為國民經濟回升向好和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供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以來,國家鐵路日均完成貨物發送量1078萬噸,環比增長4.2%;6月份,國家鐵路發送貨物3.32億噸,完成貨運周轉量2665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6.1%、5.3%,均創歷史同期新高。目前,我國鐵路貨運量、貨運周轉量等指標穩居世界首位,并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其中貨運量超過世界排名第二位、第三位的美國、俄羅斯鐵路貨運量總和。上揚的增長曲線,折射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良好態勢,也彰顯出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效。
拆除“籬笆”、厚培“土壤”,錨定經濟社會發展對現代物流的需求,國鐵集團對既有鐵路貨運組織體系進行系統性重塑。40個鐵路物流中心遍布全國、599個營業部各盡其責,不斷延伸的鐵路物流觸點以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靈活的市場化運行機制,推動傳統鐵路運輸由“站到站”向“門對門”全程物流服務轉變,目前已累計簽訂物流總包合同運量3.3億噸。
物流通則商流暢,商流暢則經濟興。聚焦為實體經濟“舒經活絡”,鐵路貨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履不停。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研發卷鋼箱、糧食箱、危貨液體罐箱等17種新箱型,積極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有效推動了公鐵聯運、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目前,連接內陸物流節點城市的多聯快車已覆蓋各省會城市,連接港口和內陸腹地城市的鐵海快線班列已覆蓋全國主要港口。優化“高鐵急送”服務,開好成都至昆明間整列高鐵快運動車組,在鄭州航空港站至重慶北站間開展高鐵快運批量運輸服務,顯著提升鐵路物流服務品質。著眼當下、面向未來,一系列物流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迸發出鐵路貨運發展澎湃動能。6月份,國家鐵路集裝箱、商品汽車、冷鏈貨物發送量同比分別增長18.0%、12.1%、21.2%,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今年以來,鐵路與金融機構深化合作,持續完善運費貸、信用證結算、鐵路單證融資三類物流金融服務產品,累計授信融資總額121億元,小微客戶占比達80%以上,有效降低了客戶融資成本。與此同時,鐵路部門積極探索市場化運價機制,針對“公轉鐵”運輸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制“一口價”運輸方案,有效降低了全程物流成本。
好產品就是硬實力。為全面樹立做市場、做產品、做服務的新形象,鐵路人以分秒必爭的緊迫感、事不避難的執行力,扎實推進物流服務提質增效:支持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發布新的《鐵路專用線接軌管理辦法》,通過95306網站敞開受理接軌申請,進一步簡化接軌辦理流程、提高辦理效率,充分調動地方企業建設鐵路專用線的積極性,今年以來已建成鐵路專用線12條、開建149條。此外,優化鐵路物流基地布局,西安國際港等171個物流基地高效運行。
在加快推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同時,鐵路主動擔負國鐵企業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有力有效保障國家公益性運輸和重點物資運輸。
——精心組織迎峰度夏能源保供運輸。用好大秦、浩吉、瓦日、唐包、蘭新等主要貨運通道,大力開行萬噸列車,加強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疆煤外運組織。截至6月底,全路371家鐵路直供電廠電煤庫存8684萬噸,同比增加608萬噸,增長7.5%,可耗天數在39天以上。精心組織石油、化肥農藥、防汛救災等國計民生重點物資運輸,開辟綠色通道,給予運力傾斜。6月份,國家鐵路石油、化肥農藥運量同比分別增長4.0%、26.2%。
——積極打造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中老鐵路跨境列車等鐵路國際聯運品牌。持續提升通道運輸能力和重點口岸換裝能力,擴大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開行規模,實現跨里海中歐班列去程常態化開行;積極推廣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模式,加強班列全程運行盯控和安全保障,跨境貨物運輸呈現量質齊升態勢,為服務我國外貿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新動能。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發送108.3萬標箱,同比增長11%;中亞班列發送42.7萬標箱,同比增長12.1%;中老鐵路跨境貨物發送278.3萬噸,同比增長20.7%。
國鐵集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全國鐵路一張網和調度集中統一指揮的體制機制優勢,持續深化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貨運通道建設,先后建成了浩吉鐵路、瓦日鐵路等一批貨運干線鐵路,構建了先進高效的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重載運輸,大秦鐵路常態化開行2萬噸重載列車,年運量最高達4.51億噸,保持著單條鐵路最高年運量世界紀錄。加快鐵路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研發投用復興型大功率機車、C80E貨車等新型裝備,優化貨物運輸組織,調整生產力布局,大幅提升了貨運能力和效率,推動我國鐵路實現由瓶頸制約型運輸到逐步適應型運輸的歷史性轉變,為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站在新起點,錨定新目標,砥礪新征程。鐵路部門將進一步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鐵路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增加貨運能力和供給,提升服務品質和效率,更加有力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本文來源于《人民鐵道》報 出自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