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8月9日-10日,運聯智庫發布了《2024中國零擔30強排行榜》,順豐、德邦、跨越速運繼續攬獲榜單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跨越速運已連續三年穩居全國三甲,零擔收入更是逐年遞增,從2021年的113億元、2022年的139.7億元一路增長至2023年的184.7億元,還以30%的營收復合增速形成斷崖式領先,展示出強勁的發展潛力。
為了提升服務水平,穩定運營網絡,跨越速運一直采用全國直營模式,顯然,其營收水平在行業直營領域仍是頂尖般的存在。2023年,受外圍干擾因素影響,行業普遍困難,但跨越速運的企業實力依然受到權威機構的廣泛認可,榮獲的各級各類權威獎項,還連續3年實現30%以上復合增長的行業奇跡。
01
業績逆勢增長妙招曝光為客戶創造價值是關鍵
在物流行業相對不景氣的現狀下,跨越速運是如何在總營收和復合增速上均實現逆勢上揚的?
業內獨有的“跨越增速”并非偶然,這是越來越多企業客戶將跨越速運定為“速運首選”的結果。作為物流行業名副其實令“客戶滿意的物流企業”,跨越速運深知,在物流產品趨同的當下,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才是獲勝秘訣。
為了更有效的協助企業客戶贏得市場,跨越速運推出“全網24小時晝夜取派、1對1管家式服務、7x24小時全年不打烊”等極致服務舉措,打破了傳統物流的桎梏,真正實現了隨時收取、隨時送達的承諾,助力客戶降本增效,提高物流與供應鏈效率,讓客戶體驗更好,黏性更高。
正是這種“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無邊界”的服務理念,不但讓跨越速運收獲了眾多客戶的好評與信賴,也贏得更多制造業企業選擇與其合作,也為今天的輝煌業績奠定了堅實基礎。
02
激勵團隊用“薪”更要會分錢卓越領導者引領企業持續增長
人才是強企之基、發展之要、競爭之本。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物流行業,企業業績增長強勁,離不開員工的才智貢獻,因而激勵團隊、吸引人才,既要用“薪”更要善于分錢。
不過,縱觀整個物流行業,雖然企業都想用分錢激勵員工,但多數卻不善于分錢,甚至面臨“分錢分不好,企業容易倒”的尷尬局面。而將“員工滿意、客戶滿意、公司滿意”定為經營理念的跨越速運掌門人,非常懂得分錢的藝術,更是公開發表“敢于分錢才是對人才最好的尊重”這一令人生羨的言論。仔細觀察,跨越速運堅持以奮斗者為本、不讓“雷鋒”吃虧的激勵導向。
自2020年起,跨越速運每年發放年中、年尾兩季獎金。2022年,跨越速運在總部筑起千萬現金墻當作年終獎,而彼時行業正處于“寒冬”之際,業內收購合并、降薪裁人之事常有發生,跨越速運反其道而行,豪擲現金墻獎勵員工,在業內實屬首例。2024年,跨越速運“豪橫”年中獎再創新高,獲獎人數增加140%,獎金總額增加175%。
長期向穩向上發展,不光考驗企業的專業水平、運營能力,更考驗企業領導者、組織者的格局和戰略耐性。
在物流行業這個萬億元級市場,不伐具有商業頭腦和超前眼光的掌門人,而跨越速運之所以能屢創佳績,離不開創始人胡海建的審時度勢和精準決策。跨越速運成立于“老兵+新秀”扎堆登場的2007年,為突出重圍,胡海建精準洞察物流差異化需求,帶領跨越速運在時效、科技、服務多個領域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最終在高手林立的物流行業中持續領跑。
如今,憑借精準的時效保障、強大的科技底盤、穩定的服務品質,跨越速運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盈利能力不斷加強。
03
科技硬實力加持服務凸顯定制化
面向未來,物流和科技的深度綁定是必然趨勢,想要成為“常勝將軍”必須走智慧物流之路。
作為一家“披著物流外衣”的科技型企業,跨越速運擁有1500+人的技術團隊,每年科技投入近10億元,投入力度已處于物流行業頭部梯隊,并且還在持續升級硬實力中。
一方面,跨越速運歷時數年打造的數字系統,以大數據分析+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AI應用,實現了物流全流程的系統化管理。
也就是說,跨越速運是用智慧大腦管人,而非用人管人。
另一方面,基于科技硬實力加持,跨越速運搭建了一套千人千面的檔案系統,可以為不同行業的不同客戶提供獨家的定制化服務,并在每個環節對的時間發出正確指令,以確保供應鏈平穩運行。值得一提的是,在跨越速運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定制化方案,真正將“滿足客戶千人千面的個性化要求”的優勢體現到極致。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體持續恢復向好,物流業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奔赴。可以預見的是,識變、應變、求變,不斷拓展服務鏈條、做優細化服務品質,成為未來頭部玩家的必經之路,而這對諸如跨越速運等早已在品質服務方面有過人之處的“選手”而言,正迎來“最好的時代”。
本文來源于跨越速運出自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