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預測10月,美西、美東的航運運價或將上漲4000美元!
近期,有報道稱持續三個多月的上漲之后,航運價格出現了拐點,美西、美東均出現下跌。在這一背景下,突然傳出運價即將大漲的聲音,是出了什么事情?后續全球供應鏈是否會出現大變化?
船公司已報備上調4000美元運價之所以爆出這一上漲數據,主因還是8月22日的時候,有亞洲籍的船公司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報備,計劃于10月1日起對美西與美東航線上的每40尺集裝箱(大箱)運價上調4000美元。據悉,漲幅超過了50%。主要理由是大概率會發生的10月1日的美國港口工人罷工。
原來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的碼頭工人與港口雇主的合同將在今年9月底到期,國際碼頭工人協會已經明確表示若新合同未到位,將于10月1日舉行罷工。但因為新合同內碼頭工會希望與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海事雇主在下一個六年合同期內漲薪近80%,這被業內分析很大概率達不成統一意見,也就是說這場罷工很可能會出現。而針對這一預測,已經有船公司和品牌商做出應對。
據悉,8月22日,有亞洲籍船公司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報備,計劃于10月1日起對美西與美東航線上的每40尺集裝箱(大箱)運價上調4000美元。這一漲幅若按當前運價計算,將使得美西航線運價上漲約67%,美東線則上漲約50%。而沃爾瑪(Walmart)等零售商和其他進口商則努力趕在9月30日工會合同到期之前把貨物運進來。有市場聲音預測,后續可能會有船公司跟隨調整運價。
供應鏈紊亂或會延續到2025年而一旦這場罷工真的成型,僅僅影響的是整個美東和美西的運價上升么?更大的危機還在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數個月的擾亂。根據丹麥航運咨詢公司 Sea-Intelligence 的分析師估計,一天罷工造成的積壓可能需要四到六天的時間才能清除。若 10 月初發生為期一周的罷工,其影響可能持續到 11 月中旬才能逐漸緩解;
而若罷工持續兩周,港口運營可能要到 2025 年才能完全恢復正常。該公司預測分析10月份美國東海岸港口的吞吐量會到達230萬標準箱,日均處理量為7.4萬標準箱,其中進口3.6萬標準箱,出口3.8萬標準箱。特別強調,如果發生罷工,每日將會有約20,000 TEU的空箱裝載作業受阻。馬士基或許也預測到即將到來的罷工影響。其表示美國墨西哥灣和東海岸發生全面停工,就算僅持續一周,也可能還需要長達4至6周的時間來恢復到正常運營,且在這段時間,貨物的大量堆積與運輸延誤還將繼續累積,進一步加重供應鏈的壓力。
為此,其聲稱已經做好準備,提出將積極協助客戶探索替代運輸路線、運輸方式及配送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客戶供應鏈的影響。
下半年的美線海運危機十足港口工人罷工是海運行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它往往導致港口運營中斷,貨物積壓,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此次預測可能會發生的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工人罷工也并非孤例。此前2012年12月的時候,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和長灘港口就發生過罷工,雖然當時大多數節日商品的運輸早已經被處理完畢,因此港口運輸量并不是高峰時期,但即使如此,每天的損失也高達10億美元。還有2023年7月,加拿大溫哥華港和魯珀特王子港的碼頭工人因勞動合同談判破裂而舉行罷工,導致港口長時間停擺。
超過20艘船只在錨地排隊等待靠泊,多家船公司宣布跳港,船期無限延長。據估計,價值46億美元的貨物受到影響,對加拿大的經濟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這幾天,印度12個最大港口的工人因為長期津貼薪酬得不到滿足,也已經宣布從8月28日起進行無限期罷工。為此,貨代巨頭德迅還發布預警稱,此次罷工若成行,預計將對貨物運輸造成嚴重影響,導致貨物延誤、運輸成本攀升以及那瓦謝瓦港口的嚴重擁堵。
還有前幾天就已經發生罷工的加拿大鐵路工會罷工為例,帶來的運價影響就不小。據悉赫伯羅特因為擔心鐵路罷工對貨運影響,直接對在水上運輸、目的地為加拿大港口但需在美國內陸交貨的集裝箱增加了每份提單350美元的額外賺運費。還建議客戶嘗試用加拿大境內其他的卡車運輸方案取代鐵路,甚至建議他們將美國港口作為裝貨點。
下半年或迎來極大不確定的海運市場不過事實上,相關海運線上的運價已經有了變化。以赫伯羅特最新的官網通知信息,其宣布2024年8月28日起,將提高從亞洲發往南美洲西岸、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GRI費率,并且這一調整將持續到有進一步通知為止。據悉,20英尺和40英尺的干貨集裝箱和40英尺的非營運冷藏箱,統一增加每個箱子2000美元。
根據中國貿促會浙江委員會信息披露,當前,全球海運市場正經歷著一系列顯著變化,主要體現在運價波動、運力過剩以及市場競爭格局的調整上。因此整體的運價市場呈現混亂的趨勢。
但不少地區航線運價也出現下滑,比如9月上旬華東、華南地區的歐地線、中東線、東南亞線;也有一些線路持續上漲,比如華東的美線、中南美線、澳新線等。此前不久,第三方研究機構克拉克森關于今年下半年航運市場展望報告就提到,下半年,在全球經濟走勢不確定性進一步提高、地緣政治風險增加,供應鏈穩定性下降以及船隊供給整體低增速背景下,航運細分市場仍可能出現“分化”表現,運費波動性上升。
對于這種波動性,有專家分析,市場的運價已經趨向靈活性和即時性。比如一旦收貨情況不佳,船公司會迅速調整運價。傳統上長約價與現貨價之間的1:4配比模式已被打破,現多采用1:1的計價方式,導致實際收費水平大幅下降。但盡管實際收費水平下滑,但與疫情前相比,但當前運價仍遠高于成本價近兩倍。
本文來源于物流沙龍,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