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鳴很忙、好想來突破萬店,樂爾樂沖刺千億萬店,山姆加速拓城火爆出圈,胖東來四處幫扶同行,名創收購永輝…...這兩年,零售行業的跌宕起伏,相信所有快消人有目共睹,且深受其影響。
特別是新渠道的發展,無論是折扣零售、會員超市還是即時零售,都在攪動零售行業的舊秩序。
雖然從零售滲透率看,比重還不高,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勢能來看,已經開始對傳統零售行業造成巨大影響。隨著新零售商們的加速發育,未來3-5年內,必然對市場造成劇烈且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整個中國零售競爭格局。這也是為什么,傳統零售商們,不乏一些區域零售的巨頭,會焦慮,開始轉型求變革。焦慮的原因,是沒有理解透游戲規則的變化,行業在出清洗牌,但又不知道生意該怎么求變。零售的變化是復雜且多維度的,本文通過一種視角的梳理和解讀,捋清當下零售變局來龍去脈,以此更好的看清零售行業的變化趨勢。先說結論:1. 消費者當下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意的是“質價比”,傳統零售商圍繞消費者的變化,只有奉行“效率領先策略”(把貨賣得更便宜)或者“貨盤差異化策略”(賣更好的貨)變革才可能有所作為,否則在未來更加劇烈的縮量行情中,只會被逐漸出清;2. 這輪零售競爭格局的洗牌已經開始且只會加速,如果傳統零售商還希望留在牌桌上,那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01
零售行業變化的原因:追溯根本,客戶需求
任何事物發生系統性變化,絕不可能空穴來風。7-11創始人鈴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學》里總結過,零售的本質就是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零售行業發生變化,意味著客戶需求發生了變化。一切都要追溯到消費者發生的變化。這是一句無比正確的廢話,但很容易在實踐中被忽視。簡單說,當下的經濟環境,消費者的需求,從原來單邊的追求美好生活,開始往追求“質價比”發生轉變。
過去30年來,市場供給缺乏,經濟發展快速。好的產品,哪怕賣得貴,消費者有消費意愿,只要能觸達消費者,就能賣得好。這么多年來,發展至今,特別最近幾年(2020年消費市場火熱之后),市場供給已經非常富余,消費者也見識過什么是好產品,選擇太多。又碰到經濟通縮,整個市場進入縮量狀態。消費者就開始研究好產品的差異,又是比產品屬性又是比價格,用盡可能更低的成本來滿足自己效用。這就導致了很明顯的結果:貴的貨賣不動了,相對不好的貨賣不動了。貨的流通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農夫挑頭,瓶裝水今年主戰場重回“1元”價格帶,并非無緣無故。很多廠家都開始變相降價,甚至快速迭代低銷產品線,以此適應新挑戰。這是導致零售行業變化的直接原因。當然,消費者會開始如此追求“質價比”,也有背后更深層的問題。經濟大環境變化導致收入的下降,以及收入預期的斷崖式下降,打擊了消費能力以及消費信心。如果預判經濟大環境持續如此,那么這種對消費者消費能力及消費信心的打擊是長期的。也就意味著,消費者的需求轉變明確且具備長期性,那么零售行業的游戲規則,就會被完全改寫。
02
滿足客戶需求順應零售該有的變化轉型
知道了消費者當下在意的是“質價比”,圍繞消費者需求做生意,傳統零售商的求變思路,也就一目了然。要么在質量上極致滿足消費者,要么在價格上極致滿足消費者,如果兩者兼而有之,那必然是消費者離不開的零售消費場景。這也是當下最有效且有成功案例可參考的兩種轉型思路:“效率領先策略”(把貨賣得更便宜)或者“貨盤差異化策略”(賣更好的貨)。
兩頭的零售商會得以生存先說說“效率領先策略”(把貨賣得更便宜)。折扣零售,無論是折扣零食還是折扣超市,對零售流通最大的貢獻在于,縮減冗余環節把終端價格打下來,以此讓利消費者。
由于和周邊傳統零售商具備明顯價差(往往是同商品的6-7折),以至于生意都被折扣零售友商吸引。這也是傳統零售商最致命的,特別是對于一些區域性的KA或者BC超。但好在,效率領先策略的轉型也很直接。摒棄過往貨架拆零的二房東模式,取消堆頭費、條碼費等一系列苛捐雜稅,更改結算周期以此降低供應商供貨成本,來換取更便宜的終端價格。以此縮小同折扣零售的價格差,甚至轉型成為折扣零售,來應對競爭。
但轉型自然不會一帆風順。首先新店型需要測試先不說,光把歷史給供應商的貨款結清來更換結算方式,這筆資金對很多零售商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壓力。不過效果也會很明顯,滿足消費者“質價比”需求的價格端,自然失去的客群會回流。如果疊加貨盤調整優化,甚至一些私域、即時零售或者本地生活流量的加持,生意自然不會差到哪里去。再說說“貨盤差異化策略”(賣更好的貨)。
山姆東西賣的不便宜,甚至還有消費門檻,但是它的爆品一個接一個,能持續出圈。證明了一件事,當零售商的整個貨盤足夠好,不愁沒客戶。滿足了消費者“質價比”需求的質量端,自然生意不會差。如果深究就會發現,所謂的貨盤足夠好,要不就是同樣質量的產品在其他零售渠道很難獲得,要不就是同樣的價格下,產品質量確實更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且隨著胖東來調改超市的出圈,市場對貨盤差異化策略反而有更高關注度。但這種轉型策略相比效率領先策略而言,難度也不容忽視。接受胖東來調改的傳統零售商,都是步步高和永輝之類的企業,曾經至少也是區域零售巨頭。
這些企業在零售業務的整體能力上,絕對不算差。哪怕曾經輝煌如這些企業,在當下的競爭環境中,貨盤的整體競爭依然處于劣勢。某種程度也說明,貨盤差異化策略執行成功所需要的能力,已經超出零售本身,其所需要具備一些額外的能力。這種能力,簡單理解,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品牌商產品能力。因為只有懂什么是好產品,如何設計生產好產品,才能和一般商品拉開差距,把好產品賣給消費者。好產品再配合極致價格,那消費者的粘性和忠誠度,是極高的。但貨盤差異化需要具備復合競爭能力,這是一般傳統零售企業,特別是中小零售商,幾乎很難做到的。
03
傳統零售商轉型是一場同時間的賽跑
如今的市場行情,哪怕傳統零售商有了轉型思路,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縮量時代,內卷和出清是整個快消市場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傳統零售商也不例外。當下零售行業,新零售商們都在快速發育,無論是折扣零售還是會員超市,甚至是即時零售,已經有一批標桿企業出現。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習對象。也有許多傳統零售商開始嘗試變革轉型,還有很多傳統零售商已經在市場上考察并且思考轉型的方向。
當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加入,就意味著去適應零售新游戲規則的事,已經形成共識。共識一旦形成,那就是看誰動作快準狠。行業競爭性淘汰的過程,淘汰的往往就是不求變、變化速度慢的。
中國零售發展就是一個渠道多元化、分散化的過程,行業競爭性淘汰因此對傳統零售商來說,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游戲。但辯證看,雖然零售商面臨的壓力很大,但這是每次穿越行業周期的必然階段,也是在劇烈競爭中構建護城河最好的階段。相信依然會有一批傳統零售商,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本文來源于新經銷出自物流指聞 ,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