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快遞行業,我們需要看到遠處光明的前景,同時也要看到近處曲折的道路。沒有哪個市場化的行業能夠輕松的實現高度整合的狀態,但時間與努力會引導快遞行業不斷向著整合邁進,而在當下,快遞戰爭是規模戰。
電商快遞講究的是極致的性價比。中低端電商件市場尤是如此,效率優化以降低營收成本-凌厲的價格戰搶占份額-份額提升帶來單位成本下降——這是一套環環相扣、相互嚙合的飛輪。
不過,降低末端配送成本符合物流公司短期利益,顯然與電商平臺提升用戶體驗的長期追求不符。
這使得快遞體驗和時效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末端,譬如當日達、次日達、送貨入戶、開箱驗貨,今年關于“快遞員不該將快遞放豐巢”、“豐巢不該收費”的聲討可算作出口戰爭分會場,本質是中低端電商件物流價格戰與末端配送成本間的矛盾。
價格戰之外,快遞行業正進行另一場戰爭——客單價較高的個人件、商務件市場。與靠兇猛價格戰搶位電商件市場不同,爭奪這一市場需要滿足C端用戶復雜且差異化的需求,且尋找到用戶使用場景。
百度去年年底上線的快遞服務小程序,在今年4月被整合進服務中心,目前已支持順豐、德邦等10家快遞公司;6月,微信上線“微信寄快遞”小程序,上線之初支持韻達、中通、百世、京東四家,字母榜近日發現,申通、圓通也已入駐平臺,該小程序集齊除順豐以外的快遞業主要玩家;同月,支付寶宣布,月均近2億人通過“我的快遞”小程序查詢、收發快遞;菜鳥裹裹公布寄快遞用戶已達2億,將補貼1億元進行“周六免費寄”,近期,平臺宣布日訂單量近400萬單,并定下一年內用戶達4億的目標。
當然申請出戰的不只有流量型選手。京東物流在7月發起8折寄快遞活動,一位京東快遞員透露,去年下半年,內部開始要求快遞員主動拓展個人寄件業務;8月,豐巢推出千萬補貼寄件優惠,并在9月升級補貼力度,寄件最低3元。
非電商件市場主要包括商務件(時效件為主)和個人散件(以低時效電商退貨件為主),據測算,電商件占大盤比連年增長,2019年占比已達79%,這使得電商件市場成為炮火集中區,散件市場卻鮮少獲得關注。
但相對于靠規模取勝的電商件,商務件和個人散件毛利率更為豐厚,快遞公司們無不眼饞。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快遞公司打價格戰的同時,正騰出手拓展商務件和個人件市場。
01
價格戰打得熱鬧,快遞公司拿到手的利潤卻甚為微薄。“每年價格戰大家都打得很痛苦,但主要玩家又必須參與。”一位業內人士說。
據統計,義烏快遞價格連年下跌,單票價格從2013年的10.2元下降至2019年的3.8元。今年3月,義烏一些快遞黃牛甚至開出“8毛發全國”的價格。據《經濟觀察報》報道,5月,義烏快遞價格戰略有緩和,有加盟商表示,網點單票均價恢復到1.5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下降,但總算進入恢復區間。
對快遞公司和加盟商來說,1.5元的單票價格顯然是微利,搞不好還會虧錢。以中通為例,今年Q2,其每包裹長途運輸成本是4毛3,分揀中心運營成本是2毛7,共計7毛1,這兩大成本占總營收成本7成左右,倘若將其他成本也分攤進來,就會發現單票8毛的價格只能是賠本賺吆喝,要知道,中通已經是行業內把單票成本做到最低的快遞公司。
價格戰致使快遞公司毛利率下降,中通Q2包裹投遞量增長近50%,但因單票價格下降超20%,核心快遞服務營收同比增長17%,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32.6%下降到27.6%。
前端大打價格戰,導致派件端利潤空間日益萎縮。4月,河南四通一達的縣級加盟商聯合發聲明,因為總部派費下調致網點經營壓力增大,將鄉鎮派費統一調整至0.6元/件。
電商件毛利率持續下滑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快遞公司做個人件、商務件業務的動力大增。
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告訴字母榜,菜鳥裹裹客單價在10元之上,比電商件客單價高出不少,“很多快遞公司老板跟我講,做一票菜鳥裹裹的利潤相當于20票電商件利潤。”
據安信證券分析,商務件業務量占比僅9%,但其收入規模占到行業的近17%,可見其價格定位高端,以順豐為例,其時效件單價約22元。
早年間,個人快遞市場相對混亂,電話聯系快遞員或尋找寄件網點的寄件方式相對傳統,行業存在聯系不便、價格不透明、時間不確定等問題。
一位快遞行業人士表示,為搶占市場,一些網點忽略服務質量提升,導致客戶投訴率居高不下,流失率高,進而導致網點生存難以持續。惡性循環之下,一些位于城中區的快遞網點面臨“收少派多”的尷尬處境。
時效性快遞市場由于與經濟增速相關,偏向存量市場競爭,市場規模增長遠不及電商件以及受電商影響的個人散件,去年甚至出現件量規模負增長情況。
采用加盟制的通達系營業網點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顯然無法與商務件霸主順豐匹敵,更別說搶順豐市場份額了。同樣情況也在個人散件市場發生。網點之困的解決之道,還得落在提供標準化的寄件服務之上。
2018年10月,圓通推出“承諾達特快”,以服務中高端客戶;次年3月,韻達瞄準末端需求和散件業務,推出優遞達,極速攬件、送貨上門、提供攔截服務,試圖借此卡位高毛利、高增長空間的散件業務。
02
通達系在商務件、個人件市場占有率有限,需要確定性、標準化的服務體系,來對標順豐,2016年,菜鳥裹裹寄快遞服務推出,生逢其時。戰爭本質是一場服務與價格的綜合戰役。
百度入局意在補足本地生活服務功能,微信與之類似,此外,今年微信加速商業化,向中小商家大敞家門,補足配送服務也在情理之中,入口戰中更關鍵的角色,是離電商更近的阿里。
菜鳥裹裹首先切入的是電商件逆向市場,比如上門取退,2015年內部立項、次年正式推出。
但作為一個創業項目,菜鳥裹裹面臨單量、運力等各方面挑戰。李江華說,菜鳥裹裹上線之初,沒有快遞公司愿意加入,“他們會自然地認為,這樣一個平臺,會和快遞公司搶生意。”雖然事后證明并非如此。
正如上文分析,單刀直入商務件、散件市場并不容易,菜鳥裹裹初期場景是與淘寶、天貓退換貨打通,這使得菜鳥裹裹在其中的角色是搭線媒人,而非一上來就砍三板斧的程咬金。
以剛需場景切入,也使得起步階段的菜鳥裹裹的影響局限在個別營業網點、個別快遞公司散件業務,對散件市場大盤及格局影響力不大。
2016年的菜鳥裹裹處于極大運力饑渴中,初期只有正從快運轉向快遞市場的德邦愿意與之合作,平臺不得不投入單筆10元的大額補貼以拓展市場,直到年訂單量達到20萬單,天天快遞、百世快遞才陸續入駐,一些網點也跑通了盈利模型。隨著單量的增長,其他快遞公司開始轉變態度。
2018年后,通達逐漸接入菜鳥裹裹業務,至2019年已全部建立戰略合作。
從網點看,在價格戰的大背景下,很多位于城中區的快遞網點原有業務“空心化”越來越嚴重,“收少派多”已經成為常態,甚至面臨“無件可收”的窘境。
而接入菜鳥裹裹的網點情況大不相同,已經普遍實現盈利。特別是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很多網點被迫裁撤,而有菜鳥裹裹業務的網點無一裁撤。
至今,菜鳥裹裹仍將90%以上收入讓給行業。
此時菜鳥裹裹價值的明線是運力的重新調配,而暗線是服務標準化的確立——快遞員2小時上門取件,快遞價格明碼標價。加盟制的通達系寄件服務標準逐漸趕上直營的順豐,這是日后菜鳥裹裹得以與順豐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
打通淘系退換貨是菜鳥裹裹起量的保證,此后圍繞退換貨,菜鳥裹裹陸續將服務升級為由平臺提前墊付退換運費,用戶不必等商家確認收貨才能拿到運費險賠償。菜鳥裹裹與淘系的承接關系更為順滑,單量隨之大增。
拿下電商退換件市場顯然不會是長期目標,真正的市場份額戰爭還在后面。據李江華透露,目前菜鳥裹裹總量中,退換貨占60%,另外40%為散件。在戰略選擇上,菜鳥裹裹希望退換貨單量占比逐年下降,更多地切入到商務件、時效件等正向市場。
“在阿里,每一個業務都要自我驗證模式是否靠譜。菜鳥裹裹日均10萬單時,有人說這個業務不可能過百萬單,現在新目標是沖刺日均千萬單,也有人說,這不可能。”李江華認為,消費者、小B寄件市場規模是幾千萬件,菜鳥裹裹在三年內做到千萬單是大概率事件。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理解菜鳥裹裹如今的幾個重要動作:1、在辦公場所、小區物業等場所投放寄件機;2、普及線上寄快遞便利性,拓展寄快遞場景,比如寄禮物、寄行李、寄特產;3、邀請鄧倫做代言人,拓展年輕市場、下沉市場。
寄件市場不容忽視的另一個角色是小B商家,比如微商。去年8月,菜鳥裹裹上線了菜鳥發貨平臺PC版,今年7月上線商家版小程序。字母榜發現,圍繞小B商家,近期菜鳥裹裹商家版灰度上線單日階梯價:單日滿4單,首重續重皆打8.9折;滿7單,為8.4折;滿12單,為7.9折,最低4.3元/票。
03
豐巢快遞柜是快遞入口戰中最強勁的參戰者之一。
在快遞鏈條中,快遞柜一向被視作節約末端配送成本的一環,但近一年豐巢在寄件一端動作相比以往要大得多。3月,豐巢推出送到柜服務,從廣東、沈陽始發運費僅6元,包裹無需打包,直接入柜,如果收件地址附近沒有豐巢柜機,也可以選擇“送到門”服務。八九月份,豐巢又推出了千萬補貼。
豐巢寄件服務承接商不止有順豐,但由于順豐為豐巢大股東,因此豐巢可以視作是順豐在入口端的布局之一。
菜鳥裹裹選擇從場景切入,從退換貨、到查詢物流詳情、將IoT終端寄件設備布置在商務樓宇當中,這些都是購物者日常剛需的場景。
2017年4月,菜鳥裹裹曾聯合中通、圓通、天天快遞在8個城市推出定時派送,預約時間可準確到兩小時以內。最新動作是,平臺可實現上門按需送達,用戶可自助選擇收件人收貨方式。
說到底,菜鳥裹裹是要以通達系的價格,提供順豐級的服務。標準化的服務使網點、快遞員獲得服務溢價,規模化、數字化運營與調配運力又不致價格過高。
入口之爭亦是流量之爭,擁有廣闊的C端用戶和小B商家,才便于平臺日后做更多場景的復制和延伸,比如同城零售。2016年,順豐推出同城業務即時送,在去年,順豐同城急送正式獨立公司化運營。
關于菜鳥裹裹是否會切入同城服務,李江華回應,內部考慮過很多次這一問題,目前同城服務中只有外賣是成功的,其他品類都在探索,如果能找到業務場景,運力不是問題。“我們堅信未來寄件一定會越來越場景化。”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