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官網3月2日消息,海關日前啟動“龍騰行動2021”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鎖定侵權新手法、新渠道,開展有針對性地打擊。

專項行動期間,海關在貨運渠道持續加強對輸往北美、歐洲、南美、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侵權貨物的監管。
在寄遞渠道加強對“化整為零”“螞蟻搬家”式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監控輸往北美、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食品、藥品、香煙、手表、服裝、鞋帽、箱包、玩具、消費電子產品、個人護理用品等高風險侵權商品。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行動期間,海關將加強協同配合,強化全鏈條保護。各地海關加強合作,探索聯合培訓、聯合研判、聯合執法等創新工作模式,形成執法合力,同時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
海關還將督促企業規范收寄驗視,從攬收環節防范侵權情況的發生。此外,聯合相關部門依法對失信違法企業實施聯合懲戒,發揮行業協會、進出口商會、權利人維權聯盟等組織的作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共治。
一直以來,海關始終保持對侵權商品“零容忍”,不斷出重拳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2020年海關總署部署全國海關密集開展“龍騰行動2020”、寄遞渠道“藍網行動”、出口轉運貨物“凈網行動”等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不斷升級對新興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嚴打跨境電子商務領域侵權違法行為,強化對侵權高風險防疫物資的甄別和查處。2020年全國海關共扣留侵權嫌疑貨物5618萬件,同比增長20%。
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海關共查扣侵權嫌疑貨物6280批次,同比增長2.37倍。海關總署核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申請2862件,同比增長5%。
★ 近日侵權案例 ★
(一)2021年2月7日,香奈兒、祖馬龍、維多利亞的秘密等相關商標權利人對廣州海關查獲的7440瓶涉嫌侵權香水進行確權,確認上述產品侵犯其注冊商標權。該案是廣州海關“龍騰行動2021”開展以來查獲的首宗侵權案件。

此前,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查驗關員在對一票申報出口至菲律賓的休閑鞋、包裝袋、奶茶桶進行查驗時,發現貨柜內夾藏有未向海關申報的香水。這些香水的包裝盒上印有“CHANEL”“Jo Malone”“LACOSTE”等標識,數量多達155箱共7440瓶,但發貨人無法提供相關授權證明,關員初步判斷存在侵權嫌疑,立即中止貨物通關,并通知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進行確權。
(二)2月22日,FITFLOP商標權利人來函確認,確認泉州海關此前查獲的32940雙拖鞋為侵權商品并申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這是今年2月1日開展“龍騰行動2021”的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以來,泉州關區查扣數量最大的一起出口貨物侵權案件。
近日,石獅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申報出口一批拖鞋,泉州海關關員查驗時發現,整柜貨物碼放整齊,每雙拖鞋均包裝良好,顯著位置印有“FTTILOP”標識,均與企業申報信息相符。但通過對品牌及標識的反復比對,細心的查驗關員發現該品牌標識與“FITFLOP及圖形”商標極為近似。經聯系FITFLOP商標權利人鑒定,權利人認為上述貨物上的標識與其備案商標構成近似,提出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申請。目前上述貨物已被海關依法扣留,待進一步調查后處理。
(三)日前廈門某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向廈門海關申報出口一批“BOSS”品牌的電熱背心等貨物。現場關員查驗時發現,該批貨物均與申報相符,商標吊牌一應俱全,且外包裝干凈齊整、標識清晰無明顯異常。但關員查詢海關總署知識產權備案系統后,發現相關企業并無“BOSS”商標合法使用授權,存在較大侵權嫌疑。
因貨主無法提供合法授權證明,該關立即聯系相關商標權利人,初步認定該批貨物涉嫌侵權。目前上述貨物已被海關依法扣留,待進一步調查后處理。
(四)近日,杭州海關所屬義烏海關對查獲的2.8萬余頂涉嫌侵犯“耐克鉤圖形”、“美洲獅圖形”、“adidas及圖形”等商標專用權的帽子正式實施扣留。
此前,義烏某公司向義烏海關申報出口一批服裝。現場關員查驗后,發現其中大量帽子包裝簡陋、做工粗糙,帽體上標有“耐克鉤圖形”“美洲獅圖形”“adidas及圖形”等十多個商標標識,與報關單申報的“無品牌”明顯不符。后經權利人確認,上述帽子均為侵權產品。
(五)近日,深圳海關所屬大鵬海關對此前查獲的2.4萬個涉嫌侵犯PRADA牌商標權的布袋實施扣留。
該批布袋由九江市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申報出口,經查驗,其中2.4萬個布袋涉嫌侵犯PRADA牌在海關總署備案的商標專用權。后經權利人確認,該批貨物確屬侵權,同時已申請采取知識產權保護。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