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看這里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已有新進展!

  9月2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會議圍繞《“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出席并主持發布會,會議還邀請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副司長周小棋、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副司長王侃、國鐵集團貨運部副主任董暉、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建池等出席發布會。

  通道建設強勁增長

  周小棋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但通道建設仍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面實現了2020年發展目標。2021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平穩向好態勢,各方面成效顯著。

  一是通道運行效益不斷提升。

  2020年,北部灣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4607列,同比增長105%。中越跨境班列(經憑祥口岸)開行1264列、同比增長23.2%。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05萬標箱,同比增長32.2%;洋浦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2萬標箱,同比增長43.9%。2021年上半年,鐵海聯運班列開行2705列,同比增長112%。中越跨境班列(經憑祥口岸)開行886列,同比增長51.2%。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61萬標箱,同比增長22.3%;洋浦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6.5萬標箱,同比增長56.7%。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

  鐵路公路方面,焦柳鐵路懷化至柳州段電氣化改造、渝懷鐵路增建二線、水口至馱隆中越界河二橋、樂業至百色高速公路等項目建成投用,貴陽至南寧鐵路、敘永至畢節鐵路、國道219防城峒中至東興段、重慶至遵義公路擴容改造等項目進展順利,黃桶至百色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港航設施方面,欽州港東航道擴建一、二期工程等項目如期竣工,欽州港、防城港港一批泊位開工建設。欽州港三墩東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及配套航道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物流方面,建成重慶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二期及魚嘴鐵路貨運站擴建北場站、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等,加快建設重慶、成都、遂寧國家物流樞紐及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柳州鐵路港等項目。

  三是物流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一單制”應用力度加大,國鐵、海運及通道運營平臺企業加強信息共享,制定《鐵路提(運)單融資業務技術指南》。今年上半年重慶鐵海聯運“一單制”提單達到290單、貨值3080萬美元。通關便利化持續深入,重慶、四川“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到100%,廣西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降至5小時和28分鐘。優服降費持續推進,鐵路繼續實施運價優惠政策,今年上半年運費優惠超過1億元;北部灣港落實進一步降低港口中介服務收費激勵政策,目前除個別環節外,整體收費水平已與寧波舟山港相當。

  四是通道開放合作積極推進。

  沿線省(區市)強化共建共享,合作建設物流園、產業園,共同建設綜合運營平臺,合力打造鐵海聯運班列運輸品牌,通道輻射和集聚效應明顯提升。由重慶牽頭的省際聯席會議制度和國鐵集團牽頭的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積極發揮作用。國際合作交流拓展深化,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深入推進,首屆陸海新通道國際論壇順利召開,通道沿線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國際貿易、國際物流、產業合作、金融服務等領域務實合作、扎實推動。

  海關優化多式聯運體系

  南向鐵海聯運、國際鐵路聯運是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最主要的物流通道,保障好這條物流通道的暢通無阻對于支持南向物流發展,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一帶一路”的無縫銜接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侃表示,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15個直屬海關,共同建立起合作機制,一直致力于優化通道的多式聯運物流監管,助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高質量發展。今年1-7月份,新通道跨境鐵海聯運班列開行3440列,同比增長63%。

  具體措施有:

  一是推動通道沿線內陸海關與口岸海關的協同合作,在符合海關相關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推進鐵海聯運進口貨物轉關便利化,有效提高了轉關效率。

  二是提升各地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水平,強化與地方平臺的數據互通和共享,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鐵路運輸領域內外貿貨物混編運輸等業務發展,促進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建設。

  三是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之間的無縫銜接,打通了東南亞到歐洲的國際物流通道。

  四是加強對通道節點口岸海關指定監管場所的指導,完善各開放口岸功能,推動口岸通關作業和作業設施設備智能升級,建設智慧口岸,支持沿線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物流中心建設,推動區港聯動發展,助推通道沿線陜西、四川、重慶等港口型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國鐵各方協調聯動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的牽頭單位,國鐵集團各方協調聯動,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了新進展。董暉表示,截至8月底,今年累計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3624列,發送3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80%、256%,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一是加強班列運輸組織。

  國鐵集團加強運輸集中統一指揮,重點盯控班列運行,確保運到時限。加強箱源組織和空箱調運,在沿線重要物流節點設置集裝箱還箱點,促進雙向貨流均衡。積極發展中越跨境鐵路運輸,今年1至8月,中越間鐵路國際聯運發送貨物77.3萬噸,同比增長40%。

  二是提升物流服務品質。

  國鐵集團利用好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相關工作機制,協調國內相關海運、港口、企業,搭建運輸協作平臺,提升物流組織水平。給予鐵路運價優惠,積極推動鐵路集裝箱下水和海運箱上鐵路,節省倒箱費用,減免部分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倉儲費用。優化鐵路貨運95306平臺功能,提供“一站式”辦理、貨物追蹤、到達預測等服務,擴展電子支付渠道。與港口合作建設內陸港和無軌站,使客戶發運貨物更加方便快捷。

  三是積極推進鐵路通道建設。

  依據國家“十四五”規劃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國鐵集團組織編制了《西部陸海新通道鐵路規劃建設方案》,規劃了東、中、西三條鐵路主通道。立足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三條通道新線建設和既有線改造,其中渝懷復線、懷柳線電化工程已于2020年建成投產,敘永至畢節鐵路等項目有序推進,今年以來已完成投資21.85億元。下一步,積極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高品質運營。

  推進水陸無縫銜接

  重慶市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在發揮“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功能,促成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銜接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周建池介紹,重慶市圍繞加快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的目標,統籌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區位優勢,著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的無縫銜接。

  統籌布局物流樞紐設施。

  將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的主要始發站點統一布局在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該園區匯集了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興隆場特大型鐵路編組站、重慶鐵路口岸、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重要場站設施,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主要承載地,2020年園區企業營收超過1000億元,服務涵蓋150公里范圍16個千億級產業園區。截至7月底,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始發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班列等國際班列超1.3萬列、日均開行13列。

  推進多式聯運高效銜接。

  著力打通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建成投用果園港、江津珞璜港鐵路專用線,萬州新田港、涪陵龍頭港進港鐵路專用線加快建設。不斷提升樞紐港集散分撥能力,開行長壽、榮昌等“節點樞紐-核心樞紐”集拼集運班列,開通珞璜港與瀘州港、宜賓港水上穿梭巴士,初步建立果園港—魚嘴站輻射聯動長江下游、珞璜港—小南埡站輻射聯動長江上游的集結體系。加快建設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建成后將實現公鐵水空樞紐的更高效銜接。截至今年上半年,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聯運3757標箱,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與長江航運累計聯運貨物2萬余標箱。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政府政策,交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