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快遞企業在航空領域的角逐愈演愈烈。更有意思的是,近段時間快遞巨頭們在航空物流領域動作頻頻,但它們似乎已不再滿足于擴大機隊、開通航線,而是進一步瞄準航空貨運樞紐這門生意,而這背后的原因究竟為何?
中通入局,航空物流戰事再升級
12月14日,又一投資百億的貨運項目誕生——中通貨運航司及相關產業項目正式落地長沙自貿臨空區。
據悉,此次簽約落地的中通貨運航司及相關產業項目總投資110億元,總用地規模約750畝,包括中通貨運航司、中通快運華中總部項目、中通云商智谷產業園、中通跨境電商總部、中通金融業務及人才配套住宅項目六大板塊。
其中,此次中通與湖南牽手合作組建的航空貨運公司,是湖南首個貨運航空總部基地。加以其他落地的物流產業鏈配套項目,將支持湖南打造成世界級貨物集散樞紐,為湖南高質量發展插上現代物流的“翅膀”。
盡管中通在航空物流領域布局來得晚了一些,但此次落地長沙的項目作為湖南首家本土貨運航司,一出場便是分量感十足,也進一步彰顯了中通將在航空物流領域大干一場的決心。
其實,中通布局航空貨運樞紐并非心血來著,自去年以來,中通便已開始籌備相關工作。2022年10月,中通快遞集團和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方面就雙方在長沙合作組建貨運航空公司相關事宜進行了洽談;今年3月,湖南省省長毛偉明與中通董事長賴海松座談時表示,希望中通能與湖南合作組建航空貨運公司,將湖南打造成世界級航空貨運樞紐;5月,中通副總裁金任群專門調研了長沙黃花機場通用航空基地,稱中通快遞集團非常愿意入駐長沙機場;6月,湖南省商務廳舉行專題調度會,對中通快遞與湖南航空合資組建貨運航司項目相關工作情況進行研究……基于上述密集動作,外界曾紛紛猜測,“中通航空”呼之欲出。
如今伴隨該項目的正式落地,中通快遞的航空布局終于“靴子落地”。那么,接下來賴海松將如何利用好這張王牌,十分令人期待。
快遞巨頭紛紛加碼投建,進展如何
從2023年的布局來看,除了中通準備大刀闊斧地在建設航空貨運樞紐以外,其他快遞巨頭們也都默契地在這一領域持續加碼,以鞏固自身的航空戰力值。
順豐鄂州花湖機場進出港貨量超10萬噸
由順豐參與投建的航空基地——鄂州花湖機場作為我國真正意義上的首家貨運機場,也是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今年以來在各方的不斷加碼下再上層樓。
6月,順豐國內貨運航線逐步轉場至鄂州樞紐,快件轉運中心逐步投入使用。9月轉場正式完成,也意味著鄂州花湖機場成為順豐航空全國最大的中轉分揀中心,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物流將先抵達鄂州,中轉分揀后再運輸至各地。11月初,鄂州花湖機場正式開啟國際快件業務,順豐時效特快系列產品的達成率和航空次晨達覆蓋城市進一步提高……
自鄂州機場投入運營以來,順豐航空依托這一樞紐機場不斷加密國內、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的網絡布局,其中國際航線已經形成由鄂州向歐洲、北美、亞洲輻射的航網布局,并吸引國內外貨物經鄂州集散轉運。隨著航線網絡快速鋪開,截至2023年10月底,截至2023年10月底,順豐在鄂州共開通了44條國內貨運航線,10條國際航線,每天在機場起降的貨運航班近90架次。順豐航空在鄂州花湖機場的國內、國際進出港貨量累計已突破10萬噸。
順豐集團表示,目前正以鄂州花湖機場為核心,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將鄂州樞紐打造成全球供應鏈中心、高端加工流通中心。通過逐步規劃調整空網布局,利用鄂州樞紐打造“軸輻式”航線網絡,實現1.5~2小時飛行即覆蓋全國經濟總量占90%的地區。
圓通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提速
2020年,圓通便與浙江嘉興市政府簽約,聯手建設全球航空貨運樞紐。今年4月18日,圓通嘉興全球航空物流樞紐“東方天地港”正式開工,如今再次提速!
7月10日,嘉興機場貨運工程初步設計獲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根據批復,嘉興機場貨運工程主要新建貨機坪和維修機坪,布置23個貨運機位、5個維修機位,以及新建1個9834平方米的維修機庫,計劃2025年與嘉興機場主體工程同步建成投運。
11月27日,嘉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嘉興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發布嘉興機場命名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擬命名“嘉興南湖機場”,定位為客運支線機場,客貨兼顧,以貨為主。
據了解,嘉興機場項目于去年11月全面開工,預計2025年投入運行。民航專用工程按年旅客吞吐量18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萬噸設計,可起降波音747、空中客車A340等四發遠程寬體客機。
其中,圓通與浙江嘉興市政府共同投資的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東方天地港”作為該項目的子項目之一,正在提速建設中,該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總投資約122億元,預計將于2025年在浙江嘉興投入使用,并承擔圓通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長三角商貿集散中心、共享型多式聯運中心三大功能。
據介紹,項目建成后,將引入圓通航空和圓通商貿總部,進一步整合包裹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幫助嘉興、長三角乃至全國企業出海。
京東物流+京東航空持續拓寬航空網絡
京東在航空物流領域的布局一直頗受外界關注。2019年9月,京東航空注冊成立;2021年8月,京東航空獲民航局批準籌建。2022年8月,京東物流旗下的江蘇京東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CCAR-121部《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拿下牌照并獲批引進3架B737貨機。
同時,公開資料顯示,京東航空將以南通興東國際機場作為主運營基地,主要經營國內、國際航空貨郵運輸業務,服務于高端消費、高端制造、醫療、生鮮等時效要求高、貨物價值高的貨運物流。
據悉,南通興東國際機場是江蘇最早通航的民用機場,也是上海國際航空樞紐輔助機場。根據2018年京東集團與南通市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把南通機場打造為京東物流航空貨運樞紐。數據顯示,今年1—8月,南通機場累計完成貨郵吞吐量31943.75噸,較2019年增長25.6%,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今,京東航空正在逐步構建完善的國內航空貨運骨干網絡,重點圍繞南通、北京、深圳、無錫等城市,布局國內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經濟圈的航空貨運市場,并向長江中游、成渝等核心城市群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京東持續拓寬航空網絡,在其官方的規劃中,京東航空將與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以及中心倉、衛星倉和分揀中心等實現“倉運”協同,共同構成一體多面的物流倉配網絡。圍繞著自營貨機、航空基地、地面大倉,打造一個升級版的航空貨運樞紐,實現空地聯運。
菜鳥首個航空貨運中心落地深圳機場
在自建航空賽道,菜鳥作為稍晚出場的選手,實力亦不容小覷。
今年4月3日,菜鳥與深圳機場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打造菜鳥國際快遞全國首個航空貨運中心,引入更多國際航空貨運航線,加大全貨機運力投放,為“國貨出海”進一步提速。據了解,此次落地的菜鳥國際快遞深圳航空貨運中心,是菜鳥全國首個航空貨運中心,并于當月正式投運。
在今年雙11期間,菜鳥國際快遞啟動的全球首個跨境物流實況直播中,菜鳥全國最大跨境物流園區、最大自動化航空貨運中心、規模最大的智能分揀流水線等“黑科技”首次亮相,其中,菜鳥深圳航空貨運中心亦展現了非凡實力。
據悉,該貨站占地面積一萬四千平方米,是菜鳥最大的自動化航空貨運中心,相當于跨境包裹的“VIP候機大廳”。該中心最大中轉吞吐量可達每日300噸,每箱包裹都由專業人員保障有序入庫。在自動升降機加持下,每30分鐘可完成一個單板航空集裝器的組裝,極大縮短了雙11包裹登機的準備時間。
布局航空貨運樞紐成為“必殺器”?
經過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從順豐到圓通,再到京東、菜鳥、中通……中國快遞企業的“空天之爭”不斷涌入新鮮血液,而隨著“空戰”升級,不管是基于爭奪稀缺資源,立足市場競爭所需,還是為了形成自身“護城河”壁壘布局,貨運航空都無疑是快遞企業規劃未來的一塊版圖。
從各企業在航空物流領域的布局來看,也不難看出,無論是租飛機、買飛機,還是如今的投建航空貨運樞紐……在當今的大環境下,頭部企業紛紛布局,形成了新的市場格局,也倒逼著其他快遞企業盡快補齊航空領域這一短板,給人一種“不入局就出局”的緊迫感。
那么,為何快遞企業都紛紛盯上了貨運樞紐這門生意?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一方面,自有航空網絡的建立將有效逐步提升企業自身的快遞時效性,開拓快遞市場;另一方面,擁有自有航空資產,也為滿足冷鏈食品、鮮花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寄遞需求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是各企業布局國際快遞業務、拓展海外市場的有力支撐。此外,有了貨運機場的加持,快遞企業的角色便不只是承接貨運業務,而是從運輸、空運管理、周邊效應等多方面同時共享航空貨運這塊“大蛋糕”。
當下,打造綜合物流服務商已成為頭部快遞企業的共同目標,畢竟在聯邦快遞、UPS、DHL等國際快遞巨頭的發展路子中也有這一關鍵步伐。
而伴隨快遞企業競速航空貨運樞紐,整個行業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暫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如今,在這場新的航空物流之爭下,全行業將迎來全新升級,而身處其中的快遞企業也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