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余年的高速發展,郵政快遞業已經成為公認的飽和競爭行業。2014至2023年,我國平均快遞服務價格從14.65元下降至9.09元,而以“電商件”為主的“通達系”快遞企業的價格競爭尤其激烈,5月,圓通、申通、韻達的單件收入分別為2.23元、2.01元和2.03元。
對于快遞企業而言,重點“產糧區”的業務格局已經形成且相對穩固,存量競爭異常激烈,企業要發展,須發掘并拓展小而專的壁龕市場(又稱利基市場,指被忽略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力量薄弱的、有獲利基礎的小市場),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目前,針對這一問題,多家寄遞企業正在書寫自己的答案。
01
針對特定市場 拓展同城業務
7月4日,圓通發布消息,面向商家客戶推介同城特快服務。
對于快遞企業來說,區別于倉配業務的同城快遞算不上新事物,但要做好并不容易。尤其近幾年,同城貨運市場快速演變,新業態、新服務層出不窮。時效更快的即時配送和運載量更大的同城貨運,都對快遞的同城業務造成一定擠壓。
但快遞企業沒有坐以待斃,有企業曾對同城業務進行模式創新,以求更快的時效。此前,百世快遞曾在試點城市梳理同城件量大的流向,據此在市區建立數個交換站,快件不經過市級中轉,在交換站實現快速交換,但由于實操難度較大,這一模式沒能推廣。
不過,圓通此次推出同城特快顯然是有備而來。
“目前,我們的同城客戶主要為水果市場中開通直播帶貨的商戶,他們晚上下播后,連夜在網上下單。第二天一早,快遞小哥就到商鋪打包取貨,下午即可送達。”沭陽圓通負責人袁哲人說。
在運作模式上,沭陽圓通的同城件采用“自攬自派”的模式,快件無需送往上級中轉,這意味著分公司必須具備較強的處理能力。目前,沭陽圓通可滿足日均50萬件的操作,可完成對下屬20個承包區的分揀作業,末端實行每日2次的派送頻率操作,可實現快件的快進快出。同時,其在片區建有200余家驛站,服務半徑覆蓋沭陽縣域及所有鄉鎮,這進一步撬動了農村市場的消費潛力。
圓通總部也為同城特快業務提供了技術支撐。總部在系統中為產品面單設置了專屬標識,實行優先攬派、優先分揀、優先攬派。借助圓通的數字化管理工具,電商客戶可直接在客戶管家申請開通同城特快服務,實現訂單批量導入或新建訂單,平臺訂單也可自動同步至客戶管家。分公司負責人、快遞員可分別通過“羅漢”“行者”等數字化工具實時查看業務量、時效達成率、簽收率等核心數據。
“為給水果客戶的直播業務提供支持,分公司還成立了業務小組,其中1人負責選品,2人負責外宣。”袁哲人表示,預計7月中下旬,沭陽圓通的同城業務將出現明顯增長。
目前,圓通的同城服務已在河北定州、新疆昌吉等地試點,與當地蛋糕、百貨、零食等銷售商展開合作。隨著專業市場的發掘、服務模式的成熟以及流程細節的調整,相信同城快遞市場會迸發出新的發展活力。
02
落實“到邊到角” 促進散件攬收
如果說圓通正嘗試在同城快遞市場“小步快跑”,那么中通則已經做好在散件市場大干一番的準備了。今年年初以來,中通全網積極調優模式、賦能快遞小哥,推動散件攬收。在各地的案例中,既有活躍在專業市場的攬件達人,也有深耕社區樓宇的驛站工作者。
“中通對散件的定義是指非協議客戶發寄的快件,平臺逆向件(退貨)、通過自營渠道下單的個人散單等均在此列。”中通方面相關負責人說。
在派件量較大的區域推進散件攬收業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快遞小哥不僅要轉變以派件為主的慣性思維,還要調整工作節奏。“各種場景中,商場、景區等更容易打開局面,居民區散件要求高,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中通相關負責人說。
真實情況也確實如此。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社區中快遞服務站的人員數量大多是2個人,一個看店,負責快件入庫、信息推送、取件等工作,若搭載商業服務,還要賣貨收款;另一個每天要去網點取件,基本是一日兩派的頻率,還要負責部分快件的上門服務。“會有些客戶把快件送到服務站發出,但件量不穩定。”
不過,這并非沒有解決之道。目前,中通、圓通等快遞企業正在推進末端直送,由專人負責從網點到驛站的快件短駁,快件箱、高拍儀等智能設備也能減輕服務站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為開展社區散件業務提供有利條件。
但需要正視的是,相較于商場和批發市場,社區散件業務仍存在件量少、需求碎片化程度高、快遞員勞動強度大等特點,要在全網推進散件攬收業務,必須建立公平合理的利潤分配機制,以調動全網快遞員的攬件積極性。
“中通的‘到邊到角’政策給一線快遞員提供了拓展市場的價格空間。”中通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假設一級網點3公斤快件的發件成本是2元,那意味著高于2元的快件都掙錢。如果網點給到快遞員的價格是2.5元,則收件價格在2.5元以上的就是快遞員的收入。“實際上,這是一級網點向快遞員讓渡了一部分利潤,以方便他們拓展市場。同時,在承包區模式下,承包區也需要養人養車,同樣也有成本。”在相對公平的機制下,快遞員勞動與收入的匹配度,則由市場自發調節完成。“社區散件難收,但價格更高。”
在河北中通邢臺南園網點,快遞員郭娜娜的服務面積共3平方公里,內含3條街道,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中小學校以及居民樓等。今年,她拓展了散件攬收業務。目前,她日均攬收散件70至80件,月收入在1.2萬至1.3萬元,其中60%為散件收入。計算下來,郭娜娜單件快遞的攬收收入約3.3元。在北京中通中關村網點,快遞員焦德鵬每日可多攬收近70件快遞,月收入可增加3000多元。這意味著其單件的攬收收入約1.43元。雖然兩者相差懸殊,但社區散件價格高,總量卻相對穩定,鮮有明顯增長;市場散件價格雖低,但潛在客戶群體大,且隨電商促銷會出現周期性明顯增長。
對于快遞員來說,價透明、賬算清、錢到手,他們每日的奔波操勞就有了目標和動力。
03
加強總部合作 強化退貨業務
近年來,電商退貨件市場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但與同城快遞和散件相比,拓展退貨件市場,需要寄遞企業區域總部作出更多努力。2023年3月,江蘇省郵政分公司總結退換貨項目發展經驗,圍繞“提升攬收時效和攬收效能”關鍵點,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各市分公司“參戰跟學”活動,促進退換貨項目快速發展。截至2023年年底,該項目累計實現訂單量3002萬件,同比增長超10倍,形成特快收入2.4億元,日均訂單量突破17萬件。
目前,消費者基本在各電商平臺提交退換貨申請,因此與平臺建立聯系就成為拓展退貨件業務的第一步。為此,江蘇省、市兩級郵政分公司成立項目開發聯動推進小組,與平臺方城市經理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各市分公司積極對接平臺方,迅速開城拓點,2023年累計上線街道(承接平臺方訂單的街道數量)超過600個。在服務供給方面,江蘇省郵政分公司根據區域訂單量、現有人員、綜合能力等數據,分類評估梳理出各市分公司依次可推薦的網點。同時,制定《退換貨項目開辦申請單》和《退換貨項目上線進度單》2個清單,確保上線前所有準備工作到位。
在實操中,江蘇省郵政分公司根據上線退貨業務區域的物流特點、人員情況等總結出“3+X”攬收模式。在訂單密集區,采取專職攬收模式;在訂單分散區,優化現有攬投員作業流程,采取“訂單疊加到段道”模式進行攬收;在退換貨項目上午攬收壓力大、下午訂單少攬收壓力小的區域,采取機動攬收模式,機動調配人力,實現靈活攬收。
在蘇州,郵政企業創新嘗試在南門攬投部、白塔攬投部等自有場地試點配置“試衣間”,方便收件人現場試穿,進一步滿足客戶退換貨需求,主動“造包”。基于良好的合作關系,拼多多陸續與郵政合作上線了44個退換貨街道,當地郵政企業退換貨市占率提升至50%以上,實現了區縣全覆蓋。
在無錫,郵政企業全面分析重點電商平臺退換貨客群的年齡結構、產品需求等要素,充分發揮各專業協同優勢,加快推進郵政各板塊業務綜合營銷工作。攬投員通過發放個人名片等方式,將年輕客戶轉化為特快現費散戶;多渠道回收瓦楞紙箱,將其免費提供給客戶用于退件包裝,提高訂單的攬收成功率。
本文來源于中國郵政快遞報出自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