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綜合物流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社區團購,一地雞毛

  小區門口便利店的老張感慨最近生意不好做了。

  并不是便利店生意變差了,而是老張兼職“團長”的某社區團購平臺生意難做了。老張說,之前平臺給團長的傭金率是10%,從5月開始下降到5%。

  做不做?不做生意就要被其他團長搶走,做的話即使拿到了這5%,抵上房租、水電的支出,近乎是在給平臺白打工。

  團長的工作內容也不輕松,在收銀臺上排列好幾個社區團購的二維碼,老張夫妻兩人,一個要在社區微信群里發打折商品的鏈接,另一個要整理分裝貨品,等待顧客來提貨,最后忙到晚上一算賬,越算越虧。

  日子不好過的不止是團長,平臺也有一肚子苦水,不久前,蜜橙生活(原同程生活)發公告稱,“幾年來因經營不善,雖經多方努力,但仍然無法擺脫經營困境。公司決定申請破產,現擬提出破產申請。”

  而這其實只是社區團購領域一毛雞毛的一個縮影罷了。

  01

  行業吊詭狀態平臺、供應商、團長都不賺錢

  在擺開談社區團購之前,有必要看一看隔壁的前置倉玩家們——同樣是在生鮮同城零售賽道上,早幾年誕生的前置倉模式已經有兩家企業完成上市。

  它們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每日優鮮在6月25日以13美元發行價掛牌納斯達克,在短短不到3周時間里,其股價已經跌至7.3美元,近乎腰斬。緊隨其后上市的叮咚買菜股價也在次日一波大漲之后,連續多日陰跌,截止發稿前股價同樣創下新低。

  在這背后,是相較于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模式,巨頭蜂擁布局的社區團購玩法更為資本市場所看好。

  簡單地說,前置倉模式要求企業根據訂單密度,在靠近社區、用戶聚集區附近建立倉庫,用戶在線上下單后,騎手可以直接就近取貨配送,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比傳統生鮮電商更高效,用戶體驗更好。

  數據顯示,每日優鮮比傳統生鮮電商價格平均降低了13%,果蔬變質率降低了7%。

  但前置倉也存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巨大痛點,即自建倉儲的重資產模式,想要快速擴張,就要大手筆燒錢,根據每日優鮮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2020年三年凈虧損分別為22.16億、27.77億、15.90億。叮咚買菜的虧損數據更在此之上。

  反觀社區團購依托團長個人資源、次日達、商品自提等特點,是典型的輕資產模式,物流成本低,倉儲成本轉嫁給了團長們,基于商品預銷更強化了訂單的確定性,在團長這一級的經銷商層面大大削減了存貨擠壓的成本風險。

  但社區團購玩家們也沒有實現盈利,在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巨頭入局,紛紛喊出All in社區團購的口號之后,包括興盛優選、十薈團等創業公司也紛紛加入了補貼大軍,頂著虧損用燒錢換增長搶市場,早已多次在互聯網+行業發生過的這一幕在社區團購領域再度上演。

  另一邊則是供應商的利潤、店主團長的傭金也在不斷下滑。

  老張的遭遇不是個例,在成都經營一家便利店的李輝是從去年下半年加入某社區團購平臺的,彼時社區團購正是最火熱階段,李輝說,最開始平臺方面給到的傭金很不錯,傭金比例是營業額的10%,那時候還有一些補貼活動,比如500單補貼200元。

  “最開始的幾個月確實能拿到10%左右的傭金,也經常有活動補貼入賬。進入今年開始,傭金比例下降了3個點,活動補貼也變少了。從4月份開始,能拿到的傭金只有不到5%,也沒有活動補貼了?!?/span>

  在他看來,團長收入下滑只是其一,社區團購訂單牽扯了自己大部分精力,除了接貨、分揀、對接消費者,甚至還要負責售后,而自己的便利店生意也變差了:“尤其是最后兩個月,平臺的單子不止是生鮮了,開始往日用百貨擴張,小到牙刷毛巾,大到米面糧油,你有的東西平臺有,還比你店里便宜,你沒的東西平臺也有?!?/span>

  在做了8個月團長后,李輝最終選擇了退出。

  供應商的日子也不好過,在某海產公司老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供這樣的數據,每天公司供給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的白蝦約為10萬件,價格達上百萬,而利潤只有3000至4000元,這樣高銷量、低售價、低利潤率的打法讓公司處于“表面風光,內里窮光”的尷尬處境。

  另一位興盛優選的供應商老板則坦言,去年12月參加了一場平臺舉辦的大促,收獲了近千萬銷售額,但當月賬面一盤點,留下的是十幾萬的凈虧損。“就因為參與‘秒殺’太多,導致整體無法盈利?!?/span>

  在這條產業鏈上,似乎所有的從業者都在虧損,那么錢去哪了?

  02

  先讓消費者薅羊毛再規模經濟盈利?故事正在發生變化

  答案其實很簡單,被蜂擁而來逐利的消費者們“薅走了”。

  如果說社區團購抄了前置倉的后院,那么隨著巨頭們入局,燒錢補貼就是在炒所有從業者的后院,“一毛錢買一袋鹽”、“一分錢買半個芒果”領銜的秒殺、限時搶購、新人專享價等活動成為平臺們拉新的重要手段,“雞蛋4.5元十個”、“雞腿5.9元一斤”等低于市場的售價傾銷商品成為常態,讓消費者們占盡了便宜。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內部員工薅羊毛的身影,就在不久前,浦東警方披露信息顯示成功抓捕兩名違法刷單的詐騙分子。這兩名嫌疑人均為某買菜平臺前員工,他們通過批量注冊新人賬號薅平臺羊毛,再以低價倒賣商品賺差價,造成公司損失45.5萬元。

  然而商業社會的故事,從來都不會以消費者嘗到最大甜頭而告終。

  燒錢補貼跑馬圈地這件事在互聯網+領域中發生了太多次,但不論哪一次都會留下一個相同的經驗教訓,即燒錢燒不出用戶忠誠度。

  所以補貼只會是暫時的——是社區團購平臺擠壓包括且不限于線下菜販、便利店、超市與同行們生存空間的焦土戰術——隨著燒不起錢的玩家們出局,最終活下來的壟斷者不會也沒必要再進行補貼。

  屆時再通過規模經濟效應降低成本、推動供應鏈整合改造構建盈利模式,也讓那些習慣了使用社區團購的消費者們擺脫不了這種慣性。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

  時移世易,隨著監管趨嚴,資本的無序擴張正被遏制。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先是在去年年底聯合商務部約談多家企業,強調互聯網平臺要嚴格規范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其中就包括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或獨占市場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

  此后對橙心、多多、美團、十薈團、食享會五家社區團購企業做出了頂格罰款,5月底和6月初,又先后對十薈團作出行政處罰、要求一眾社區團購平臺規范低價、補貼活動。

  本月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又發布了《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其中對低價傾銷、價格歧視、價格串通、新業態中的價格違法等8大方面做出了處罰調整,最嚴重的將直接吊銷營業執照。

  從某種程度上說,自去年年底開始的這波監管潮已經讓社區團購的補貼熱度大大降溫,間接帶動了團長們的收入下降,卻也意味著互聯網企業燒錢搶市場的打法不再能輕易走通。

  事實上,社區團購的現狀非但沒有砍掉生鮮同城零售的中間環節,還在其中多加了不止一道環節,比如團長們,再比如位于菜品產地和平臺中間,負責給菜品分揀打包的批發商們。

  社區團購的出現是把買菜需求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并沒有多催生新的買菜需求,蛋糕基本不變,分蛋糕的人多了,每個人分到的蛋糕自然就少了。

  既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擴張搭建起規模經濟模型,又沒有基于技術有效優化供應鏈砍環節,眾多社區團購玩家們如今已經陷入了“熬死其他人”的階段。

  更重要的是,還有一重隱憂在于全球經濟步入下行周期,互聯網企業虧損換增長的故事之于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正在減弱,反而是企業盈利能力開始得到看重,這也是社區團購玩家們在活下來之后必然面對的下一道難題。

  03

  寫在最后

  坦率講,社區團購模式中有著不少創新之處,也有其獨特價值所在。

  比如通過設置團長這一環,解決了生鮮電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和倉儲難題。又因為小區便利店老板與小區住戶的“熟人”關系,降低了用戶交易的信任成本。團長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平臺的獲客成本,同時有效提升復購率。

  再比如社區團購也可以幫助便利店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很多線下超市都在嘗試開展社區團購服務即為一例。

  所以其從來都不應該只是巨頭們的新晉導流陣地,也不應該是線下商超、夫妻店的頭號大敵,而應該是與線上下新零售業態一起服務好最廣大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存在。

  當前行業一地雞毛,正取決于巨額補貼的玩法擾亂了市場秩序,更讓社區團購背離了零售生意的本質——用合理的價格完成商品交易。

  所謂合理的價格,是消費者能接受,從業者能賺錢,唯有如此,行業才談得上發展,談得上未來。

  這也才是社區團購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的立身之本,而顛覆傳統同城零售行業的美好故事,更像是一個被瘋狂逐利的資本吹大的綺麗泡泡。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社區團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