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出臺,旨在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和國際航空樞紐,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支撐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三大產業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海南將基本建成國際化物流設施體系,基本完成數字化物流服務體系框架搭建,基本形成通達全球、服務全國的海洋物流和航空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多式聯運能力明顯加強,基本建成國際航運航空樞紐和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國家大倉庫”。
《規劃》指出,到2025年,全省集裝箱吞吐量達700萬TEU,航空貨郵吞吐量達40萬噸;物流業總收入達13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到13.2%左右。預計到2035年,全面建成數字化引領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成交通強國示范區。建成國際化的港口設施和國際化航空設施體系,全面建成數字化國際物流中心;建成連接全球航運和航空供應鏈網絡體系,形成國際一流的物流服務環境。預計到2035年,全省航空貨郵吞吐量達200萬噸;物流業總收入達32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到10%左右。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海南已初步形成了以海口市、澄邁縣、洋浦經濟開發區、三亞市為核心的西線物流經濟帶發展格局。海口市以倉儲業、冷鏈物流、郵政快遞、保稅物流為主導,澄邁縣以臨港倉儲業為主導,洋浦以港航物流為主導,三亞市以農副產品冷鏈物流業為主導。在此期間,海南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物流裝備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物流業運行質量穩中向好。但與此同時,海南仍面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物流運行質量有待提高等方面的問題。
《規劃》根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產業布局,建設全省物流經濟帶,布局四大物流樞紐群、七個物流園區、完善N站點、構建多航線。形成以物流樞紐群為核心、物流園區為重要節點、城鄉配送為終端的物流設施體系。
具體來看,現代物流經濟帶為,根據海南省西部地區資源稟賦,重點產業園區和交通樞紐的布局,以海口、洋浦和三亞為核心節點,推動物流資源要素在西部地區聚集,提升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促進臨空臨港產業以及引致產業的發展,形成輻射廣泛、集聚效應顯著、服務功能完善、產業引力強大、高效運行的西部物流帶。
四大物流樞紐集群包括海口物流樞紐集群、洋浦物流樞紐集群、三亞物流樞紐集群、東方物流樞紐集群。七大物流園區布局包括新海陸島物流園區、澄邁金馬物流中心、三亞綜合物流園、瓊海綜合物流園、儋州綜合物流園、海南灣嶺農產品加工物流園、萬寧烏場港冷鏈物流園。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